综述
回顾中国古代历史,两千多年的实践当中,没有一个政权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朝代更替几乎是每段时间都会出现的,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所谓的千秋万代,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在天子和臣子之间,似乎从来都保留着一丝防备,皇帝会担心自己的将领功高盖主,大臣也会因为皇帝的种种作为而出现不满,发展到最后,就是双方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如果皇帝比较有手段,那么就有机会继续稳坐江山,否则,江山易主就是眨眼间的事情。
比如曾经有一个皇帝对自己的将军起了杀心,这位将军知道真相之后,索性直接对他的心腹们说,皇帝让我把你们都杀了,这背后的目的不言而喻。
可见这位将军,还是非常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后汉的大将郭威。
大将郭威
郭威的名字,可能不像很多著名将领那样家喻户晓,但是,他的经历可以说也是非常精彩的。
我们知道,因为历史上的朝代更替非常频繁,所以一个人活得越长,他所见证的朝代兴衰就越多,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两朝元老、三朝元老这样的说法,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而郭威相较之下就要厉害得多了,他整整经历了五个朝代的兴衰变化,从它们的建立到最终走向灭亡,都成为了郭威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在郭威三岁的时候,后梁政权正式确立,而他虽然身为大将的后代,但是也没能逃过战乱之苦,他的父亲在混战中被杀,年幼的他只能跟着母亲四处逃命,最后连唯一的亲人也在路上死去,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
等到他成年之后,国家的局势依然没有稳定下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简简单单地过日子,安安稳稳地走完一生无异于痴心妄想,所以还不如参加军队,至少还能够求得一官半职,让自己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
凭借一身本事,郭威很快便得到了赏识,进入了亲军当中,但是也只是作为小兵,要想出人头地,对一个没有背景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过艰难,但是幸运的是,他很快遇到了自己的贵人。
他的贵人也就是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刘知远的帮助下,郭威有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渐渐地获得了更高的职位。
后来,这位节度使起兵建国,确立了后汉政权,郭威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第一功臣,一直都颇受赏识与重用,一度坐到了将相的位置。
起兵称帝
40多岁的时候,郭威依然在尽心尽力地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心中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但是他自己没有并不代表别人不会这样想。
尤其是刘知远死后,新一任的皇帝登基,郭威因为是前朝老臣,所以一开始也是十分受敬重,为了帮助新帝巩固江山,他也竭尽全力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而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想到新皇帝对于这些前朝的老人非常不喜欢,觉得他们处处对自己进行干涉,所以开始想尽办法打压他们。在一段时间之后,朝堂上的老人死的死,回家的回家,留下来的已经没有了实际权力,有一些人甚至被逼造反。
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威依然没有选择背叛皇帝,甚至还亲自带兵帮他镇压了反贼,可惜的是,这一番表忠心并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对方依然想要置他于死地。
只不过那个时候郭威还在外地,山高皇帝远,新帝也很难亲手解决掉他。就这样,实在没有办法,皇帝就想了一个借口——派人前去传令,意思就是要让郭威自我了结。
到这个时候,郭威也算是真正看清了这位皇帝的面目,也不愿意再为他鞍前马后了,更不要说付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这样一位心狠手辣的皇帝。
于是,他转过头便联合自己身边的心腹,篡改了皇帝的圣旨,意思是皇帝要杀的不仅是他一个人,还有整个军队当中的将领。所有人都信以为真,他们当然不肯无缘无故地就这样丢了小命,于是便怂恿郭威,让他起兵造反,毕竟这样,至少大家还有一条活路。
很快,郭威集结兵马,浩浩汤汤地开进了京城。而事实证明,这位皇帝根本不堪一击,很快便失去了自己的政权,郭威的军队占领了皇宫,只差最后一步就可以建立起新的国家,再选出一位新的皇帝。
郭威作为发起者,当然是人心所向,虽然他一开始十分推辞,但在士兵和将领的坚持下,还是当上了皇帝,他所建立的政权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后周的朝代。
历史资料告诉我们,后周是那个时代少见的一个稳定政权。这就要归功于郭威了,他是一位非常英明的统治者,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政治慢慢进入正轨,经济发展起来。只是非常可惜,这位皇帝没有自己的儿子,所以在后来传位的时候,只能将皇帝之位传给他的外甥。
结语
应该说,郭威本人是非常值得敬重的,即便是到了造反的最后一刻,他其实也没有想过要当皇帝,只不过皇帝对他不信任,疑心病重,才逼得他没有选择,也幸好他成了皇帝,才让当时的百姓能够有一个好日子过,留下了一段为人称赞的政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