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新四军第1支队2800人在司令员陈毅、副司令粟裕率领下,东进苏南地区,进入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重兵环伺的茅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刚到苏南,就连续主动出击,与日伪军交锋30余次,先后袭击新丰、高姿车站,并攻入句容县城,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和投降派的嚣张气焰,也让苏南广大群众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和希望。
开明绅士也被反动宣传蒙蔽
但苏南地区毕竟是日寇的核心统治区域,也曾经是国民党的“治安模范区”,人们长期受到欺骗宣传,对新四军的认识一时间转变不过来,尤其是商人士绅更是听信“共产共妻”之类的谣言,对新四军避之唯恐不及。溧阳县颇有名望的地主陈湘甫就是其中之一,他出身书香门第,清朝末年曾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秀才,因此闻名乡里。后来他又在村里创办小学,教书育人,加上处事公道,待人和善,因此受到乡民爱戴。
但他由于长期听信国民党的宣传,一直对共产党新四军敬而远之,后来他得知二儿子陈练生经常往新四军营地跑,更是整日坐卧不宁。陈练生也曾是个饱读诗书的有志青年,还在父亲开办的小学教过书;全面抗战爆发后,还在乡民的支持下组建自卫队,防范土匪乱兵骚扰。但他眼看日寇横行,国民党当局却变本加厉抽捐抽税,导致大片国土沦丧,在报国无门的极度苦闷下,陈练生从满腹牢骚逐渐演变成自暴自弃,甚至醉生梦死,沾染了酗酒、赌博等多种恶习。
在新四军影响下浪子回头
知书达理、为人清高的陈湘甫一直对二儿子的沉沦而忧心如焚,但国事如此,他也无从劝解;此番,爱子又与国民党当局宣扬的“叛军”“奸党”搅合在一起,更让陈湘甫产生了戒心,生怕惹来杀身之祸。但他虽然反复规劝,儿子却仿佛着了魔一般,跑得更频繁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湘甫惊喜的发现,儿子和新四军接触以后,精神面貌极大改观,再也不是以往那种昏沉沉、醉醺醺的样子。
恰在此时,陈毅主动登门拜访陈湘甫,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表示“大敌当前,最重要的是携手合作,一致抗日。”陈湘甫毕竟是乡里第一个剪辫子、第一个组织乡民迎接北伐军的开明绅士,很快消除了对新四军的误会,并主动对自己昔日听信谣言而产生的不正确看法致歉。随后,他积极支持儿子参加新四军,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回头浪子当上抗日民主政权的县长
找准了方向的陈练生也的确争气,他不但很快改掉了所有恶习,还利用自己昔日的威望和社会关系,积极帮助新四军筹款扩军,最多的一笔多达3000大洋;他还多次编练地方武装,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交给新四军改编为正规军。由于陈练生的表现出色,很快被群众选举为抗日政权的溧阳县县长。
国民党顽固派也开始对其百般拉拢,甚至派部队跑到其老家,将家中财物抢掠一空,并派人告知:“只要脱离新四军,立即将所有财物归还;1个月内仍执迷不悟,就烧他家的房子。”陈练生不为所动,最后家中3件楼房、2间厢房都被烧毁。此举非但没有让陈练生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和家人的革命意志,很快陈练生的女儿、侄子和还在上学的儿子都加入了新四军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