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你学过的课本知识就是真实的吗?”
答案就是未必。
就拿历史来说,现如今留下来的史书、资料并不少,但其中有多少存在偏见、故意隐藏甚至是子虚乌有全凭“杜撰”出来的历史典故?
恐怕不在少数!
为何?因为历史都是由后人记载出来的,而后代统治者出于某种不可言说的“原因”,自然要写有利于自身统治的一方,甚至不乏对前朝抹黑、杜撰之能事。
如此一来,历史记载还能够保持“客观、真实”的一面吗?
一个国家内部是如此,不同国家之间也同样如此!
在讲述外国史料时,国家之间也很难保持“客观”的一面,尤其是涉及到两国之间“敏感”问题时,更是如此!
所以,一定程度上,不同国家之间的“评价”也能够反应出背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
那么,关于对中国历史的描述,其它国家是怎么看待的,今天我们就拿与我国关系比较“密切”的俄罗斯来看,看看它是如何“看待”中国历史的?
“俄罗斯教科书”中的中国
在历史上,俄罗斯跟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土并不接壤,所以,两国之间并没有接触,甚至长时间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直到“契丹”民族的兴起,建立起了强盛一时的“辽”国,并且在其后的岁月里,对中亚一带展开了血腥的“征服”,从而让俄罗斯民族认识到了古老的中国。
正因为在过去,中国跟俄罗斯之间没有多少实质的接触,所以对于中国过去的历史评价,俄罗斯保持了“客观、公正”的一面,甚至不乏“溢美”之词。
比如,称赞中国是少数几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古老国家之一,发明了“火药”、“活字印刷术”等,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了力量。
甚至在书中详细列举了古代中国的“茶叶、瓷器、绸缎、青铜器等”引以为傲的产物,赞美了中国人民杰出的智慧以及伟大的创造力。
这一点上,俄罗斯做法比较公正一些,至少比欧美一些国家要好一些,在欧美人的观念中,中国的古老文明是不如古埃及、美洲古文明等,甚至是古印度的。
而这,明显是欧美国家背后强烈的“民族”心理在“作祟”,从而有意将中国的评价落后于其它古国,这与实际历史并不相符。
到了近代,俄罗斯的扩张跟清朝有了实质上的领土“接壤”,沙俄对土地贪婪成性的丑恶嘴脸下,在中国北方边界处挑起了众多的战争。
因为国家贫弱,俄罗斯趁机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不仅从中国掠夺了大量钱财,更为重要的是,割让了中国近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如果再加上在沙俄的挑唆、支持下,独立出去的外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还有中亚等原本属于中国的藩属国地区,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再翻上一番。
由此可见,沙俄对于中国领土的严重侵占,在整个近代史上来看,沙俄这头“北极熊”一直以来都是掠夺中国资源最为“凶狠、野蛮”的民族,没有之一。
所以,面对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时,俄罗斯的历史课本则显得“猥琐”了很多,不仅“避重就轻”一笔带过了占领中国大量领土的事实,甚至还拉上了其它列强充当自己的“同僚”。
而是在其它方面,如关于中国国家虚弱,民族开始觉醒并学习西方的史实详细了描绘了一番,并从中“称赞”了中国“发愤图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国家的道路而欢呼。
很显然,俄罗斯选择了有意“隐瞒”自己“罪恶”的一部分,并通过褒扬中国的某一方面试图维持国家之间的“友谊”。
所以,俄罗斯的历史教科书并没有全面如实讲述俄罗斯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俄罗斯的青年孩子并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是如何野蛮侵占其它国家赖以生存的土地的。
而到了现如今,传闻俄罗斯对于自己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甚至连一丁点“痕迹”都不想再留下记录了。
原因则是因为侵占中国领土的做法跟现如今“俄乌”冲突中关于“乌克兰”领土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俄罗斯无法自圆其说,只能选择“修改”历史。
如果教材“修改”成功,恐怕日后俄罗斯的年轻一代甚至都不知道曾经从中国侵占了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事实,“海兰泡”、“乌苏里江”等死去的中国老百姓冤魂恐怕都难以瞑目。
这便是“北极熊”这个国家的真实面目。
尽管,近代以来,历史上中俄之间也曾经有过“亲密”合作的时段,甚至不少上岁数的一代还对苏联老大哥怀有感情。
但不要忘了,中苏合作破裂时,苏联曾经短时间内快速撤走了大量“援中”的专家技术人员,而事后中国也偿还了苏联的援助。
这一点上,中国并没有“欠”俄罗斯什么。
反倒是苏联,仗着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地位,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野蛮”的内政干涉,也正是这一点,引起了中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感。
两国关系破裂后,苏联还曾经用核弹“威胁”中国,甚至在我国北边陈列了百万大军,试图用武力侵略中国。
所以,在历史上,俄罗斯从来都不是一个对“中国”友善的民族,甚至也难以与其它相邻国家友好相处,其“贪婪”、“野蛮”的本性一直都未曾改变。
这一点,我们国人应该高度警惕。
而俄罗斯“穷兵黩武”的做法,也让其国内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仅仅靠着贩卖“原油”维持自己所谓的“大国”地位。
而随着国际对其能源依赖程度的降低,俄罗斯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如同一个虚弱的老人一般,“外强中干”秉性暴露无疑。
这也给我们国家提供了警示,在坚持和平的原则下,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国家繁荣富强,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