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外国留学生在华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在华的待遇也很好,古代也有留学生,他们当时的待遇是什么样子的呢?中国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都是世界上的超级强国,百夷臣服,万邦来朝。所以周边的国家都喜欢派遣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文化。
中国开始接收国外留学生,要从1400年前的隋朝开始,到了唐朝,赴华的留学生群体更加庞大。开元时期,长安有近10万来自新罗、日本、高句丽等各个国家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统一被称为遣唐使,而且能被派遣来华学习的人,无一不是当时各个国家的王侯贵族后裔。这些人被统一安排在国子监学习。
国子监是朝廷的官方学院,外国留学生来华后,就开始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也没有什么特别照顾,期间一律中文授课。所以不管这些外国学生是王室宗亲还是高官显贵,都要接受汉语水平测试,就像现在留学要考托福雅思一样。汉语水平没有达标的人是没有资格入学的,任何人都没有优待。唐朝时候的国子监,吃住是全免的,外国留学生也一样,唐朝还不差这点钱,但是来学习的名额是他们国家上贡换来的,而且名额有限。虽然吃住全免了,但是平时纸墨笔砚的开销那得自己花钱,再加上孝敬师长的礼物,请同学喝酒听曲,这些钱通通自费。
总而言之,华夏文明可以包容四海,但不是包容外国留学生的免费游四海。外国留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没有优待,日常生活中更有严格的规定。据《唐律》记载: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只要你惹了事,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皇子王孙,一律按唐律处罚,外交豁免权?那是个什么玩意儿?不过那时候的留学生都很乖,当时的中国毕竟是扛把子国家,他们哪敢惹是生非。况且国子监中严厉的考核制度已然让这些留学生们一心苦读了。唐代规定,留学生们期末考试不及格、辱骂老师、违反校规校纪等等都会被遣送回国,没有商量的余地。
其实中国那时候对这些外国留学生已经很好了,不仅一视同仁,而且成绩优异的还能入朝做官。最出名的阿倍仲麻吕汉名叫晁衡,不仅与李白、王维等人交好,还做到了安南节度使。对于古今国外留学生的待遇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