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考古发现的商王世系表,证明商朝存在,但颠覆了《史记》这些记载
创始人
2025-07-13 14:03:47
0

本文为林屋公子“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010:周祭谱

上一期我们讲了夏朝,因为目前所见记录夏朝的文献最早只在周朝,所以关于夏朝的存在一直有争议。但商朝却是明白无误的存在。这当然要归功于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当然,与商代甲骨文同期的还有金文,不过商代金文记录的信息远不如甲骨文多,所以重要性也就颇不如。

甲骨文作为一种古文字被发现,一般认为始于晚清的王懿荣。1899年,古董商范维卿携带从河南安阳小屯购买的有字甲骨,到北京请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鉴定。王懿荣认出这是一种古文字,遂重金收购并访求。在暴利的引诱下,小屯村民疯狂挖掘甲骨。直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展殷墟考古,才代表正式的科学发掘开始。此后一直到今天,在殷墟发掘有字甲骨多达3万余片。

如何证明有字甲骨就是商代之物?除了对甲骨的碳14鉴定、文字的字形研究外,最重要的是“商”“中商”“大邑商”“天邑商”等记录反复出现,直接证明这是一处称号“商”的王国遗址。不仅如此,商朝先王、先妣的世系也被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整理了出来。最早是罗振玉先生整理出一些先王先妣名,接着是王国维先生根据两块甲骨断片,缀合起来就是商朝六位先公: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的名字。

《史记·殷本纪》中的先公,从契开始,接下来就是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在甲骨文里,有高祖夒、高祖河、高祖王亥、高祖乙四位“高祖”。高祖乙即商汤;高祖夒和高祖河对应的是文献中的谁,暂不明确;高祖王亥即振,《山海经》《天问》《竹书纪年》都有记载王亥的故事,此处《殷本纪》讹误。上甲即微,《竹书纪年》作“上甲微”,而之后的报乙、报丙、报丁三代,与文献记载相反。

王国维之后,又有董作宾先生发现了“周祭”制度。所谓“周祭”,是祖甲、帝乙、帝辛对先公、先王有条不紊轮流进行的五种祭祀,十旬一个周期。周祭制度排列出来的祀谱,就是“周祭谱”。可见,周祭谱本身不是一件甲骨,而是在若干甲骨中提炼出来的信息整合。这样的结论当然会存在一定争议,目前一般以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的排列作为依据。

根据常玉芝先生的观点,“上甲三报二示”这六位先公为周祭谱第一旬,第二旬至第十旬分别祭祀商汤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小甲、大戊、雍己、中丁、外壬、戔甲、祖乙、祖辛、羌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己、祖庚、祖甲、康丁等二十五位先王,补上不在周祭谱的最后四位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就祖成了一张完整的商代世系表。

甲骨文的先公先王,大体能印证《殷本纪》的世系。这就说明,殷墟甲骨文确实是商代的文字,商代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这就将我国信史开端提前到了商代。当然,大体印证不等于完全对应,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而应通过周祭谱去校正史书的疏漏、填补空白。

第一是人名、世系的问题。上文提到的先公“二示”字形和“三报”世系就是如此。在商王中也有几例。比如,《殷本纪》中商汤的太子太丁早逝,所以由太丁之弟外丙、中壬先后即位,然后中壬传给太丁子太甲。这长期被认为是商代实行“兄终弟及”的证据。然而在周祭谱中,商汤之后却先后是大丁、大甲、卜(外)丙,并无中壬。这说明或许商朝就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至于卜丙作为叔叔为什么即位,韩江苏先生认为与“伊尹放太甲”有关。

第二是记录了直系先王的配偶。比如,周祭谱里太甲配祭的有妣辛,而卜丙没有配祭,我们就说明,卜丙之后的大庚不是他的后人,那么应该仍是太甲的后人,与《殷本纪》一致。而武丁有三个配偶,分别是妣辛、妣癸、妣戊,因为这三位妻子的儿子都称王,分别是祖己、祖庚和祖甲;但其中只有祖甲有配偶妣戊配祭,说明他成为了直系先王。值得一提的是,文献记载太子太丁、太子祖己都早逝,但在周祭谱里同样被作为先王对待。

李学勤先生认为周祭谱的意义有四:一是“为证实商朝世系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二是“为殷墟甲骨的分期提供依据”,三是“为商代礼制的探讨提供系统的材料”,四是“研究商代历法的一项重要凭籍”。所以我们读《史记》时必须配合周祭谱的解读。

除了周祭谱之外,甲骨卜辞还能修订谥号、庙号的问题。《殷本纪》中先后有两个太丁,一个是商汤的太子,一个是商纣的祖父。而在古本《竹书纪年》里,第二个太丁作“文丁”,这也能够被甲骨文证实,此外文丁还称“文武丁”,这应该是最早的两字谥号;《殷本纪》里有太宗太丁、中宗太戊、高宗武丁,而今本《竹书纪年》却说中宗祖乙,这也得到甲骨文的证实,“太宗”、“高宗”称呼目前没有发现,但可以证明商代存在庙号。

周祭谱可以被视为商王的世系表,而一般贵族也有世系表问世。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件,一是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儿氏家族的十一世祖先私名;另一件据说是河北易县发现的商代青铜戈,上面刻有诸祖父、诸父、诸兄的日名。所谓日名,就是甲、乙、丙、丁这种天干十日为名号。日名表达的什么日子?有人认为生日,有人认为死日,有人认为祭日,李学勤先生则认为是占卜选定的名称。

郭沫若先生从此受到启发,认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是“兄日辛,祖日辛,父日辛”之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引《商汤盘》的铭文,但实际上这种文体,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金文中从未发现,那么还真可能只是碗假鸡汤了。

参考文献:

韩江苏江林昌:《〈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征》

孟世凯:《商史与商代文明》

张利军:《甲骨文史话》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系列:

这件文物记录了夏朝历史,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夏朝不存在?

这件文物说华夏先祖“知母不知父”,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文化隐喻?

出土三千年前的一片牛肩胛骨,颠覆了《尚书》《史记》的重大记载

新世纪香港发现的一件青铜器,或许能解开史前大洪水之谜

中国为什么叫“九州”?这件文物道明了来历,与传世文献两点不同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1935年5月29日...
2025-07-13 04:33:34
原创 ...
当殷商的历史传承到帝辛时,商朝初年的鼎盛早已不复往昔。尽管我们不知...
2025-07-13 04:33:32
原创 ...
孙绍祖,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
2025-07-13 04:33:27
原创 ...
《史记》中有记载一段孔子所说的话:“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
2025-07-13 04:33:18
原创 ...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上海沪宁火车站出现一声枪响,被誉为“...
2025-07-13 04:33:06
原创 ...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四十三)支道林 谈到中国传统的宗教问题,无非就...
2025-07-13 04:32:5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是一句民间谚语,最初的解释是黄河改道,...
2025-07-13 04:32:51
原创 ...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
2025-07-13 04:32:45
原创 ...
文 ┃文化三家店 一说起赵普,人们立马想到 “半部论语治天下” ,...
2025-07-13 04:32:41

热门资讯

全省第23届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本报讯(记者裴云锋)7月10日,山西省第23届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晋中学院开幕。本届运动会由省教育厅...
原创 聪...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翦在攻下赵国邯郸之后继续北进,一直推移到燕国边境的易水河畔。燕国太子丹为了...
原创 李... 谈到李世民和武则天,许多人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那就是武则天嫁给了李世民多年,却一直无儿无女。相反,嫁...
原创 武...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很多的王朝建立,也出现了很多的帝王。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
原创 毛... 今天,世人这样评价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说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哲学家、...
原创 朝... 文|探古论今人 编辑|探古论今人 1964年8月一天的一个夜晚,向来亲民的毛主席正带着解放军总政部主...
原创 晚... 【一名义和团拳民被英军俘虏】义和团是晚清山东、直隶一带由拳民、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村村有拳...
原创 陪...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当朱元璋登上九五至尊的那一刻,他内心的骄傲与自豪...
原创 神...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拥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在这样的历史中,不少能人异士出现在其中,当然后来的学者为了更好...
原创 项...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将历史上一些大名鼎鼎的名将放到一起来“关公战秦琼”、分个高下,一直是很多朋友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