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西方白种人的近现代殖民中把大量非洲的黑人当作奴隶肆意的卖往欧洲充当劳动力,这件事一直到现在都是国际社会关注和批判的焦点。其实在我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其他国家的人种成为贵族们炫耀的资本,这就是唐王朝时期的“昆仑奴”。那么所谓的“昆仑奴”究竟是什么人呢?
其实他们并不是来自于昆仑一带,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旧唐书》中的一个记载,当时的昆仑不只是代指昆仑山也是黑身卷发人种的称呼,也就是说这是一类拥有黝黑皮肤的奴隶。我们通过史料的记载可以发现“昆仑奴”是拥有卷发和黑色身体的非洲人形象。不过也有学者指出这种奴隶并非是来自非洲的黑人,而是来自于东南亚地区皮肤略带黑色的尼格利陀人,他们很有可能是西方商人带到中国的。还有学者认为“昆仑奴”更像是南亚和中亚一带的人种,各种说法争论不休。
其实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毕竟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很多国外的商人都携带各种“奇珍异宝”来到中国以寻求贸易的契机。但如果说这种奴隶是来自非洲的黑人似乎不符合逻辑,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441年前后黑人才被贩卖到世界各地,撒哈拉以南更是处于原始社会,这显然和唐王朝所存在的时期不同,因此来自印度和南洋地区的人种可能性会比较大。
当时在唐朝昆仑奴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他们不仅仅是奴隶还是优秀的保镖,因此稀有且珍贵。一些贩卖昆仑奴的贩子还会根据卖相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平日里还会让他们加以训练变得更加壮实。所以这种看上去很强壮的昆仑奴带在身边很有安全感,给唐朝的贵族们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
其实唐朝贵族如此喜爱这种奴隶,原因之一也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贵族们的好奇心,他们有一种非常刺激的心态,毕竟他们平日里也是游手好闲,无事可做。总得来看唐朝贵族圈子里盛行和引以为傲的“昆仑奴”应该是体格健硕的南洋黑皮肤人种,且在中国的数量稀少,价格昂贵,因此人们在拥有之后会感觉是一种特殊的荣耀,也是身份的象征,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唐朝贵族手中更像是一件稀罕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