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时,除了占据法理的一纸来自长安,还是被李傕郭汜把控朝廷的诏令外,几乎一无所有,甚至连南下的道路也不通,扬州刺史的驻地寿春又被有将有兵的袁术所占据。
刘繇,即将上任扬州刺史的困境场面,与四年前(190年)另一个宗室刘表赴荆州担任刺史时的场面何其相似:外有袁术盘踞在刘表赴荆州的必经之路——南阳;内有地方官据民兵而称霸当地及宗贼盛行。故刘表只得单骑到荆州上任,在宜城里取得荆州豪族蒯氏、蔡氏支持,诱杀当地宗贼首领才站稳脚跟。四年后,刘繇赴任扬州的境遇简直跟刘表如同一辙:外有袁术屯兵寿春(县名,属扬州九江郡,为九江郡、扬州治所,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寿县),封住刘繇南下的道路;内有袁术控制九江、丹阳等扬州大郡。故刘繇未到寿春赴任而是渡江到江东,另辟州治所。《三国志·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时袁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
(县名,属扬州吴郡,治所在今江苏镇江丹阳市)。
扬州之大,又被长江划分为南北两部分,而刘繇却单单选择曲阿为自己新的州府治所,其原因具体如下。
其一,扬州的态势。
《后汉书》里的扬州(刺史部)辖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豫章六郡及寿春、宛陵、皖、山阴、吴、南昌等九十二县邑(侯国)。九江太守陈纪是袁术部将,丹阳太守吴景是袁术举荐,都是听令于袁术;庐江太守陆康、会稽太守王朗、吴郡太守许贡,要么是朝廷任命,要么是袁术敌对,都是与袁术相对抗;豫章太守诸葛玄未定。(《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
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
。而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献帝春秋》:
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
。)诸葛玄,如是袁术所署,则是效力于袁术;如是刘表举荐,则是抗拒袁术。总而言之,地处江北地区的九江郡及江东地区的丹阳郡均是被袁术占据,而江东地区的庐江郡、会稽郡、吴郡、豫章郡均不受袁术控制。因此,相对扬州的江北地区而言,扬州的江南地区还是有发展空间。故刘繇就渡江来到江东。
其二,曲阿的局势。
曲阿县,从中平五年(188年)始置州辖郡起,就属吴郡。吴郡太守许贡,不仅跟刘繇忠实追随者许劭同姓、与许劭堂兄许靖有私交,还跟袁术隔江对立。曲阿的地理位置挺特殊: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东),正北与徐州广陵郡横着浩荡长江相望,正西与袁术占据江北地区隔着长江相拒,占据地利之便。另外,曲阿虽属于吴郡管辖,但在丹阳郡北部边上,反受吴景控制。因而,刘繇选择曲阿为扬州新的治所。
其三,吴景、孙贲的形势。
吴景是孙坚妻弟,在孙坚死后(191年)依附袁术,被袁术上表为丹杨太守;孙贲是孙坚侄儿,在孙坚死后且袁术迁移到寿春投靠袁术,先领豫州刺史,后转丹杨都尉。在吴景为丹杨太守及孙贲为丹杨都尉期间,丹杨泾县盘踞祖郎及临近吴郡乌程县聚焦严白虎、钱铜、邹他等丹阳宗帅。因此,身为太守的吴景根本无法控制丹杨全境,而身为都尉的孙贲压根清剿不了丹杨宗帅。故吴景、孙贲所统领的辖区主要集中在丹阳东北与吴郡北部结合的曲阿县一带。
持有汉献帝诏书的刘繇,历尽艰险到达江东,并在曲阿县重设扬州新治所。至此,一个扬州两个牧,袁术牧江北,刘繇牧江南。
笔者按:独辟蹊径,原是指自己开辟一条路,后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刘繇,作为东汉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反不能到扬州的江北治所上任,只能渡江到扬州江南另辟新治所。正所谓:活人不能叫尿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