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4年,邓小平称哪3人能代表中国政府表态对港政策
创始人
2025-07-12 03:02:41
0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向英国提出了收回香港的严正声明,经过了多轮的磋商与商谈,最终,据理力争的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发布了联合声明,双方约定在1997年条约到期之时正式交接。

在谈判过程中,英国政府提出了诸多无理要求,甚至利用香港媒体捏造虚假消息向中国政府施压,最终惹怒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他在1984年的一次正式发言中,声称只有他自己、总理和负责具体问题的姬鹏飞,才能代表中国政府表态对港政策。

那么,香港回归中国,经历了怎样曲折的谈判斗争,被邓小平点名能够代表中国政府表态对港政策的姬鹏飞,在这其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中国决定收回香港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一曲深情悠扬的《东方之珠》,唱尽了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历经百年的沧桑浮沉,也唱出了全体香港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心声。

香港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相邻,南临珠海万山群岛,有着全世界都难得一见的优良深水港口。

鸦片战争

后,英国看中了香港的港口优势,强行占领了香港岛,并在1842年与清政府签订了

《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英国又得寸进尺,逼迫清政府签署了

《北京条约》

,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香港,这座位于中国珠江入海口的美丽海港,却因为百年之前落后中国所签下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而沦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而在中国强大之后,收回香港也成为新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建国以前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人民身上的,新中国不会予以承认,这其中也包括了关于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这样的具体历史问题,新中国政府也力求在适当的时机予以解决,建国时的国际形势比较紧张,不宜树立过多敌人,显然还不到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

在1974年,当时英国的保守党领袖

爱德华·西斯

访问中国,毛主席在接待他时也谈到了香港问题,

当时毛主席说,香港问题我们先不谈,到时候怎么办,再商量吧,说完指了指身边的邓小平,说:具体事情由他们年轻人去办了。

这是毛主席对下一代领导集体殷切的期望,统一祖国的重任,也交到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肩上。

而关于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中,最后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约定的99年租期,也成为中国收回香港的谈判起点。

从1898年签订起,租期的最后界限是1997年,随着这一时间的临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国际上对香港未来的命运都持有一种观望的心态,英国政府也开始不断试探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态度问题。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英国政要们,如香港总督麦理浩、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等,还有再次访华的爱德华·西斯,都向邓小平提问过香港1997年租期届满之后的问题。

邓小平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香港主权属于中国是不容置疑的问题,再不收回香港,这代领导人也无法向中国人民交账,现在也到了正式考虑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

同时,邓小平也释放了对英国政府的善意,表示愿意同英国政府接触,用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

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问题,邓小平则认为要维护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要保护和鼓励国际资本在香港的投资,保证回归对香港商业发展不造成影响。

经过了一系列的试探,英国政坛也基本摸清了中国政府的意图,而英国本土也有着尽快解决香港问题,让这个城市的未来有个定论的强烈呼声,当时担任英国首相的

撒切尔夫人

,就此粉墨登场,开始了与中国商讨香港问题的正式谈判。

与撒切尔夫人会谈

1982年9月22日,中国北京的首都机场,降落了一家英国皇家的空军专机,从飞机上下来的正是有着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挑选这个时间点访华,也有着自己的意图,当时英国刚刚和阿根廷就解决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问题爆发了国际冲突,英国仗着自己从日不落帝国残余下来的海军实力,击败了阿根廷,赢得了

马岛战争

借此余威,撒切尔夫人想在北京重演马岛的胜利,延续三个不平等条约,继续让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

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撒切尔夫人在于中国总理的首次会谈中,就表现得十分强硬,坚持以往的不平等条约依然有效,英国应该继续统治香港,如果中国政府同意英国在1997年后对香港的统治,那么英国政府也会考虑中国对香港的主权要求。

这显然违背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原则,于是在接下来的会谈中,邓小平非常明确的告诉撒切尔夫人:

中国对香港的主权是毋庸置疑的,不容许任何讨论。

而1997年中国政府要收回香港也是一个明确肯定的事实,在这个基础上,双方可以共同商讨接下来的15年时间里,双方如何为中国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创造有利条件,平稳衔接过渡。

这样的表态显然震住了撒切尔夫人,她在香港主权问题上再也不敢多话,只能灰溜溜地表示香港只有在英国管辖下才能继续保持繁荣。

邓小平同样义正词严的纠正了撒切尔夫人的说法,表示香港的繁荣,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中国愿意同英国合作,并不代表中国必须依靠英国才能实现香港的繁荣。

无奈的撒切尔夫人还妄想威胁一下中国政府,声称中国宣布收回香港,将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对此,

邓小平从容表示,中国政府在决定收回香港后,就考虑了各种可能性,假如在15年的过渡期内,香港发生了严重的波动,那中国就要考虑收回的时间和方式。

在这样坚决的态度面前,撒切尔夫人也无计可施,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接下来以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有意思的是,在和邓小平这次会谈结束后,

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撒切尔夫人,在记者面前竟不小心摔了一跤,

倒在人民大会堂的石阶上,也许,这次摔到正是她失落心情的表现吧。

艰难的谈判

在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后,中英政府双方开始了关于香港问题的正式谈判,而指导外交部与英方谈判的,正是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兼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的姬鹏飞。

姬鹏飞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他是军医出生,早年参加了红军,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考验,在建国后,他转到外交战线工作,在外交部任职长达二十年,担任过外交部长。

外交经验丰富的姬鹏飞,直接主抓中英谈判的日常工作,既坚持高度的原则性,又在谈判中适度保持灵活,照顾英方的接受程度,推进双方磋商的实质性进展。

虽然姬鹏飞等中方外交代表尽力推进,但不愿轻易交出香港统治权的英国政府,在谈判中不断使绊子,提出各种挑战中方原则的无理要求。

同时,英国还利用在香港多年统治基础,不停煽动民意,鼓吹只有在英国管理下才能实现香港繁荣,还在幕后操纵英国财团从香港撤资,大量抛售港币,人为推动香港经济动荡。

为此,邓小平又一次警告英方,不要再搞小动作,要把精力放在好好商量香港过渡期怎么安排,怎么促进香港今后的繁荣,这样才对中英双方有好处。

在这之后的谈判,才进入了正规,英方不再妄图实现对香港的继续统治,在中国1997年以后实现香港的所有主权和管治权的基础框架上,开始扎扎实实地讨论香港过渡期的安排和回归后的制度建设。

而在香港回归后的安排上,关于中国政府是否驻军的问题,又引发了一场风波。

对中国而言,在自己的领土上派驻军队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中国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象征,关于这一点,中方的表态一直十分明确且清楚,邓小平也有过斩钉截铁的表态:

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中国一定要在香港驻军。

但在这一点上,英方和香港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士,一直在煽风点火,在驻军问题上不断发表各类评论,反对中国在香港驻军。

更为过分的是,部分媒体竟然引用虚假的消息源,放出风声来扰乱视听,

当时香港《明报》还专门刊登了一则报道,声称中央一位负责人明确对记者表示,中国不会在香港驻军。

这则报道刊登后,在海内外引起了一定反响,很多人因此而怀疑起中国政府在香港行使主权的信心。

此时正值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也在会见香港澳门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时,就这次风波也专门发了言。

邓小平神情严肃地告诉大家,在中央对香港问题的表态中,除了自己本人、中国政府总理和负责具体问题的姬鹏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发言都是无效的。

随后,他也再一次表明了中国政府一定会在香港驻军的决心和信心,连驻军的权力都没有,那还叫什么中国领土,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繁荣的保证。

在这样的表态前,在座的港澳代表们,也纷纷表示支持中央的决策,绝不会以讹传讹,破坏香港的稳定。

在邓小平的保驾护航下,以姬鹏飞为首的中方谈判代表,历经多轮的辛苦磋商,最终就关于接收香港的一系列具体政策达成了一致。

在1984年12月19日,代表中英双方谈判结果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字,然后两国于1985年5月27日互换了批准书,使香港这个延续了一个半世纪的遗留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之后,

姬鹏飞又历经五年心血,牵头起草了香港基本法,

他为香港回归所作的艰苦努力,也得到邓小平的充分肯定,尤其赞扬了姬鹏飞牵头起草的香港基本法,对全人类都具有长远意义,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

1997年夏天,香港即将正式回归祖国,已经重病缠身的姬鹏飞坚持要前往香港,出席政权交接仪式和特区成立的盛典。

在外交战线工作多年,又为香港回归立下汗马功劳的他,希望能亲眼见证与祖国分离了百余年的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情景。

在香港回归前一晚的6月30日,姬鹏飞在深圳发着高烧,但他不顾亲属和医生的劝阻,执意在医生的紧急护理后,乘车跨过了深圳河,前往典礼现场。

仪式当天,时为中央代表团成员的曾庆红同志扶着姬鹏飞颤颤巍巍地走上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主席台,在台上又搀扶着姬鹏飞起立,向在政权交接盛典上升起的中国国旗行完注目礼。

英国国旗在香港徐徐降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和香港紫荆花图案的区旗在香港冉冉升起,也标志着中国香港终于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史,重回祖国母亲的温暖怀抱。

参考文献:

《外交尖兵姬鹏飞的港澳情》,《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7月

《香港回归中的邓小平》,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年7月17日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长大学子三下乡:雷锋精神,薪火...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英雄的事迹如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着后人的道路。雷锋,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他的...
原创 锦... 锦州是明朝在关外的军事重镇,广宁中屯卫和广宁左屯卫都设在这里。自从后金占领辽沈地区以后,锦州的战略地...
原创 为... 1947年的时候,黎玉受到了党内同志的批判,因为这次批判,使得黎玉此后在军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原创 毛... 前言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 然而,你是否知道,就在最后的时光,甚至是在逝世的前...
原创 美... 美国会因为动乱、病毒沦为二流国家吗? 我的答案是,并不会。因为,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黑命贵运动,都无法...
原创 德...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当德国侵略苏...
原创 他... 1927年发生了一件事,我党的革命事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想必大家看到这里都知道这件事就是蒋介石丧心...
原创 慈...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慈禧太后和牛慈禧老佛爷,如果不死大清朝,不可能这么快就灭亡! 这句话呢,确实有...
原创 章... “卖烟卷了,卖烟卷了,过来看看吧,很便宜的。” 一位穿着粗布衣服,守着香烟摊叫喊着的中年妇女,此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