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火烧上方谷,一度困住了司马懿父子,然而,天意却在关键时刻降下大雨,让司马懿趁机突围而出。为何孔明没有下令放箭射死司马懿呢?这涉及到整个战局的背景和双方的策略。
首先,诸葛亮为解决粮草运输问题,六出祁山,制造了木牛流马,并与当地百姓共同开荒种田,解决了粮草供应问题。这些举措让蜀军能够与魏军长期相持,削弱了司马懿的坚守不战策略。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在上方谷建了粮仓,派人用木牛流马往谷中运粮,制造了假象。
司马懿察觉到了这一情况,派人搜捕蜀军俘虏,了解到诸葛亮亲自去上方谷,每天运粮的消息。看到蜀军囤积大量粮草,司马懿决定趁势出击,瓦解了蜀军的策略。
在这个时候,谷口的马岱等少数蜀军驻守,司马懿则亲自率领援军前去攻打祁山大寨。当蜀军回援大寨时,司马懿亲自率军前往上方谷,准备烧毁蜀军囤积的粮草,迫使诸葛亮无粮可用。
然而,计策并非十全十美,当司马懿率领司马师、司马昭杀至上方谷时,却发现草房上堆积的是干柴。就在这时,谷口两侧突然丢下无数火把,山上的蜀军用火箭和地雷阻止了魏军的前进。局势危急之际,狂风大作,劈雷打下,一场瓢泼大雨瞬间扑灭了大火,也使得地雷停止了爆炸。司马懿惊愕之间,雨水浇灭了火势,使得蜀军趁机反击。
在混乱中,司马懿的计划遭到了彻底的颠覆。他曾经哭泣着说:“我父子三人都要死在这里了。”然而,意外的狂风、雷雨以及蜀军的猛烈反击,使得司马懿等人摆脱了绝境。他趁着大雨逃离了上方谷,带着两个儿子艰难地脱离了险境。
这一战的结局令人唏嘘,诸葛亮并没有下令射死司马懿的原因在于,此时司马懿已经不在弓箭的射程之内,而且局势混乱,蜀军也无法迅速追击。只有谷口的马岱等少数蜀军尚可拦截司马懿,但面对司马懿庞大的援军,马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司马懿成功逃脱,也无法追击。
总结来说,这场战斗中,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意外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局。司马懿巧妙地利用了谷中的火势,而诸葛亮则在阴差阳错的天气变化中失去了对战局的掌控。这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不仅体现了军事谋略的复杂性,也让人深感历史的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