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金宰相李纲不是安徽人,为何马鞍山建有李纲纪念馆
创始人
2025-07-11 22:32:12
0

(本文为图书《岳飞与安徽》所写,原文较长,有删节。图片为本文作者所摄。)

在马鞍山博望区,与岳飞有密切关系的人文景观有两处,一处是郡马公孙德昭墓,一处是李纲纪念馆。孙德昭是岳飞抗金的得力助手,而李纲则是提携岳飞的恩人。在岳飞的生命中,有三个人对他有知遇之恩,张所、宗泽和李纲,李纲是唯一没有与岳飞见过面的恩人。

艰难的主战派

在所有关于岳飞的故事里,“出镜”最多的两个伟大人物就是李纲和宗泽了。没有李纲和宗泽,岳飞的人生会被彻底改写,列名南宋“中兴四将”的机会微乎其微。宗泽对于岳飞有再造之恩,相当于岳飞的人生导师。而没有李纲,又何来宗泽呢?没有李纲,又何来张所呢?如果没有张所,岳飞或许永远只是一员河南小兵。在两宋主战派群体中,枢纽式的人物其实是李纲。

很多人了解岳飞的故事是通过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或小说《说岳全传》,在评书和小说中,李纲与宗泽都类似于戏曲中的“老生”角色,而岳飞类则是“小生”。而实际上三人中,年龄最长的是宗泽,他比李纲大24岁,而李纲比岳飞大20岁。在岳飞抗金的黄金岁月中,李纲还是中年人,而宗泽才是年过花甲的老将。这三个人恰好是三代人。

为什么说李纲是主战派群体中枢纽人物呢?那是因为李纲是文臣,他成功组织了开封保卫战,在中央权力层面率先脱颖而出,官拜宰相。而宗泽是武将,当时已经66岁了,还是一个地方官,在中央没有军权。

赵构在应天府继承大统以后,招李纲为相,李纲一上任就做了很多军政方面的改革,革除了蔡京、童贯为首的“北宋六贼”主政以来的众多弊病,为后来南宋的中兴做了重要的铺垫。在用人上,李纲大胆启用了抗战派的诸多将领,其中就有宗泽和张所。靖康之耻是1127年元月,宗泽已经68岁,在古代绝对是个老人了,实际上离他去世的1128年7月,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宗泽在河南率军抗金,岳飞成为他的下属,此时的岳飞因作战勇猛冒进,不听主将王彦号令,是可以按军法治罪的,但宗泽念其骁勇善战是个将才,而不予追究,给了岳飞难得的成长空间。在宗泽手下,岳飞连打几个胜战,受到宗泽器重,宗泽教授他排兵布阵之道,而岳飞说出了著名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让宗泽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遗憾的是,当时的宋高宗等都是坚定的投降派,对主战的声音非常反感。由于根本路线上的截然差别,北宋的主战派一直是郁郁不得志,所以宗泽在他七十高龄病逝的时候,高呼“渡河!渡河!”再后来,岳飞转战的范围更加向南,在苏北、湖北、安徽、甚至洞庭湖一带作战,最北打到河南的朱仙镇,还是没能渡过黄河。

再说李纲,只做了77天的宰相,就因为和赵构的军事主张不和而被罢免。李纲的想法和岳飞等一样,收复河北,驱逐金人;而赵构的心思是如何保住江南,稳住政局,再和金国讨价还价。李纲下课后,南宋兵败如山倒,赵构被逼航海逃生,好在“中兴四将”力挽狂澜,逐渐将战局挽转,才有了南宋的短暂中兴。

在宋高宗当政的时候,李纲一直受到排挤,再未进入南宋的权力中枢。他在当宰相的时候,岳飞军阶还低,因此是不可能在宰相的位置上见过岳飞。李纲被罢相后,有时被贬官,有时又被提拔,但都是当个地方官。李纲在做湖广宣抚使时,岳飞经广德“六战六捷”已成名将,驻守九江、池州,正是李纲部下,为何两位主战派的中坚还是未能见面呢?

主张不同,期盼如一

尽管李纲、宗泽、岳飞都是主战派,在抗金大方向上目标一致,但在具体的军事策略上还是有差异。以李纲与宗泽的矛盾为例,宗泽对于金军的态度,一向主攻,坚决反对和议,也反对退避防守。但李纲的主张与宗泽颇有不同。他赴任宰相之初,就向宋高宗上“十议”,总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各种应对方略,李纲的规划在于先修内政,重整军力,然后再行北伐。在对金的战术层面,李纲也明确反对主动进攻,力主坚守。宗泽显然不赞成这种被动防御的主张,他在《上李丞相书》中,借河东百姓及太学生之口,希望李纲能迅速恢复故土,最后还严肃地劝诫他“毋蹈东晋既覆之辙”。所以在抗金战略上,李纲与宗泽是有矛盾的。

李纲与岳飞在用兵主张也有类似情形。李纲赴任湖广宣抚使之前,对朝廷动向异乎寻常的关切,这是他的宰相视野决定的,也是他爱国之心的体现。若说他对当时“中兴四将”的关切程度,莫过于最年轻的岳飞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都不在他的跟前,其资历都很不浅,李纲不能怎么人家。而岳飞就不同了,人很年轻,才三十出头,统领的兵马在当地是最多的,二万不足,一万有余,湖南一地就依仗他了,所以李纲对岳飞表现了格外的关注。当时岳家军驻守九江、池州一线,准备率军马前去襄汉(今襄阳),而李纲反对,主张岳家军要随时支援局势不稳的淮西,而岳家军前往襄阳,难以兼顾淮西,淮西一旦有失,对南宋极为不利。但岳飞没有听从“老首长”的主张,其中谁是谁非难以认定,军事主张的不同实属常态。

虽然具体用兵方略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以李纲的宰相胸怀,他不会因具体主张的不同而改变对岳飞的总体看法。当岳家军以少胜多,大破号称荆湖一带最强悍的曹成匪军。岳飞得到李纲的热烈赞扬,称“异时决为中兴名将”,对岳飞的期盼从未改变。荡平曹成之后,岳飞随即奉命离开荆湖路,而此时李纲尚未到达任所,两人失去了会面机会。绍兴六年,韩世忠攻淮阳军失败,李纲对其用兵提出批评;而对岳飞的第二次北伐深表赞叹。他比较韩岳二将的优劣,特别写信致岳飞,期盼他“屡承移文,垂示捷音,十余年来所未曾有,良用欣快……早建大勋,为中兴功臣之首”。宋朝实行的是保守的文官制度,文官们往往鄙薄武将。李纲与岳飞虽未曾谋面,但显然经多方的打听和了解,苦心寻觅多年,方得有此语,当然绝不是客套话,而是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他超脱文官普遍的积习和偏见,认为唯有武将岳飞,方是合格的“中兴功臣之首”。现在看来似不算什么,而在宋代,简直是石破天惊之语,真切地反映了李纲的远见卓识。

有句话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其实南宋并不是没有相,而是败类太多,如同洪水猛兽,将这些良相给淹没了。李纲最后在1140年病故,享年58岁,两年之后,岳飞被害,只有39岁。

博望为何建有李纲纪念馆?

李纲是两宋之际的抗金英雄,祖籍福建邵武,出生于江苏常州。邵武建有李纲纪念馆并不意外,为什么博望区坡塘村也建有李纲纪念馆呢?

坡塘村,是马鞍山有名的忠孝村。村里大多数居民姓李氏,据该村《李氏宗谱》记载,他们是李纲的后代。李纲在开封保卫战胜利之后,很快被苟安的宋钦宗和投降派们排挤出权力中枢,赶出京城,当金国第二次攻打开封,岌岌可危之际,宋钦宗想再次启用李纲,但时间已经来不及,李纲还在路上,京城已被攻陷,宋钦宗自食恶果,和他的父亲、太上皇宋徽宗一起被俘,是为靖康之变。北宋都城开封府被攻克以后,李纲一子曾经在坡塘村附近组织过抗击金兵的军事行动,终因寡不敌众战死坡塘村。李纲后裔中有一支族人为李纲及其子建祠祭祀,香火不断,绵延至今。李纲纪念馆是近年来,李氏后人出资出力,在祠堂旧址上扩建而成,如今已是AA级景区,馆内用图文和实物的方式,介绍了李纲的功勋事迹,以及在坡塘村这一支李氏后人的历史沿革。漫步在这样一处古香古色的建筑群内,游人能感受到浓浓的忠孝精神。正如一位游客在参观李纲纪念馆后,深情地写道:“历史从未远离,传承一直都在。无论时空如何转换,世间如何沧海桑田,那活泼泼地忠孝文脉在这一方不大的土地上,顽强的生长着,繁衍着,涅槃重生着,一次次焕发新芽。”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第19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 7月8日,第19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总决赛)在乌兰察布市体育馆开赛,来自全国155所高校的10...
原创 末... 大家都知道溥仪是末代皇帝,而溥仪的父亲并不是皇帝,而是清末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载沣是清末最后一个摄政...
原创 朝... 提起公主,许多人都会想到迪士尼里, 住着城堡,穿着美丽的裙子,头戴王冠,身旁还有一群随时待命的佣人。...
原创 古... 也许很多人通过影视剧作品了解到一些古代作战的场景,但是那些只是为了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很多真实作战原理,...
原创 顺... 康熙是清朝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他为人所熟知与其传奇经历离不开关系。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铲除...
原创 为...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意思是最强大的大堤,其实不怕波涛汹涌的洪水,也不怕外...
原创 明...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下朝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叫住宋濂,乐呵呵的问他昨天晚上吃...
原创 想...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韩愈对他的先辈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评价,可见韩愈...
原创 文... 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宗凭借过人的智慧缔造出许...
原创 咸... 1861年10月的一天早晨,北京菜市口上围满人,这些围观的人,都身着锦衣华服,手里还拎着酒肉吃食,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