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评判一个人是否美丽不仅仅要看外表,还要看内在,更何况于凤至二者兼有。
对于民国四大美女,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她们分别是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与周璇,在拥有绝世面容的同时,她们内在的修养也远超常人。
林徽因是中国建筑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与丈夫梁思成共同开拓了中国古代建筑学;
陆小曼不仅仅是画家、作家,更是翻译家,还擅长戏剧,集多种才艺于一身。
阮玲玉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演员,代表着中国无声电影时代表演的最高水平;
周璇既是歌手又是演员,曾婉拒了“电影皇后”的荣誉。
我们能看出,民国四大美女各个才艺不凡,也许这才是世人将她们当作民国女子风向标的主要原因。
然而有些人喜欢把于凤至和她们相比较,认为前者并不输于民国四大美女,那么这个于凤至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
笔者认为,于凤至的美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容貌出众
有关于凤至的容貌,史料中基本没有提及,不过我们可以从她是张学良原配妻子这一身份看出,于凤至必然有着非常出众的容貌,否则连进东北王张作霖家门的资格都没有。
除此之外,爱新觉罗溥杰曾描述过于凤至的容貌:
“她生就一张很古典的脸,清清秀秀的,宛如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花,长得很美。”
从于凤至留下来的年轻照片中我们能感受到,她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既不像周璇的精致可人,又不是阮玲玉那般妩媚撩人,而是如同盛开于寒冬中的梅花,清冷孤傲,这种气质给她加了不少分。
二、聪明贤惠,平易近人
于凤至与张学良的婚姻其实具有父母包办的性质。当初张作霖徜徉于山林草泽之间(当土匪),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对其多有照顾,对此张作霖一直心怀感激。
后来张作霖得知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便许下心愿:如果出人头地,就让自己的儿子与于凤至结为夫妻。之后张作霖翻身做主当上奉天督军,就让张学良娶了于凤至。
一开始张作霖包办这段婚姻,一方面是出于对于文斗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是为了拉拢于家的势力,然而于凤至表现出来的聪明贤惠、平易近人让他打心底认可了这个儿媳妇。
在大帅府内,于凤至做事情有板有眼,并且很有见地,其他人遇到事情都愿意与她商量,当初张学曾与张怀曈想要给许夫人办寿酒,也是找到于凤至出主意。
张作霖有好几位夫人,其中卢夫人与于凤至的关系最好,也最得她的敬重,于凤至对待卢夫人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因为后者视冠英、学良、学铭如己出的美德让她钦佩不已。
于凤至身为少帅夫人,身份尊贵,但一点也没有架子,反倒是平易近人,府中下人都愿意接近她。
在多种优良品德的帮助下,于凤至很快就得到府中所有人的尊重与赞誉,张作霖更是对其刮目相看,据说每次张作霖发怒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敢上前劝说,而只要于凤至一出马,他立刻就能消气,可见张作霖多给这个儿媳妇面子。
三、宽容大度,忠贞不渝
于凤至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还是她的宽容大度以及忠贞不渝。
早年张学良结交了许多英美的朋友,耳濡目染之下对于“民主、自由”充满了向往,所以他非常反感传统思想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为了使张学良同意这段婚姻,张作霖提出折中的处理办法,他要求张学良必须娶于凤至做正房,但允许后者在成亲后自主安排其他的情感婚姻问题。话都说到这一步,张学良只好选择答应。
于是乎在1916年,年仅15岁的张学良娶了年仅18岁的于凤至做妻子。
结婚以后,于凤至既扮演着妻子的角色,又扮演着姐姐的角色,将张学良照顾得无微不至。后来她觉察到张学良用情不专,在外面有了其他女人,可即便如此,于凤至也没有选择像传统女孩那样大哭大闹,或者厉声责怪张学良,而是装作不知情,对张学良仍然一副温良恭顺的样子。
1927年,张学良邂逅了赵一荻,两人很快便坠入爱河,有关他们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不过于凤至依旧没有丧失往日的风度,与这个第三者情同姐妹。对此张学良深受感动,没有为了赵一荻与于凤至离婚,三人一起进进出出,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软禁,远在英国的于凤至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急忙发电报给宋美龄,请求她将张学良捞出来,可惜电报石沉大海,于是于凤至又亲自来到南京。
她见到了宋美龄与宋子文,可后者使出浑身解数仍然无法改变让蒋消气。无奈之下,于凤至又请求与张学良关押在一起,好照顾对方的生活起居。
就这样,于凤至陪着张学良从南京转到浙江奉化、安徽黄山、江西萍乡、湖南郴州、沅陵、贵州修文阳明洞等多个地方,一起度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
在长期颠沛流离、特务刁难虐待以及苦闷抑郁心情的共同作用下,于凤至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1940年的春天被诊断出乳腺癌,为此她只能选择离开张学良,远赴美国治病,可谁曾想这一走竟是永别。
在张学良好友伊雅格的资助下,于凤至渐渐康复,当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时发现,原来金钱这么重要。在美国生活、供给孩子上学、看病治病这些都需要钱,虽然伊雅格会提供经济援助,但这终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就这样,于凤至带着巨大的压力走进了华尔街股票交易大厅,凭借着敏锐的嗅觉与稳中求进的性格,于凤至很快就在股市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后她又将赚到的钱投入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哪怕在华尔街她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在华尔街奋斗的日子里,于凤至最挂念的还是她的丈夫张学良,然而她最终等到的不是团聚,而是一纸离婚协议书。
1964年,于凤至听闻张学良发表了《西安事变忏悔录》,第一件事便认为这是蒋假借张学良名义伪造出来的,于是她在美国掀起一波“为夫叫屈”的传媒大战,打算用舆论的压力逼迫蒋释放张学良。
然而于凤至的做法不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进一步加深了蒋对于张学良的忌惮,他甚至一度想要后者成为第二个杨虎城。
还在当时国民党政权高层要员张群提前洞悉了蒋的想法,为了张学良的生命安全,张群先是说服张学良同意离婚,又携带着已经办理好的离婚协议书来到洛杉矶比佛利山上于凤至的住所,向后者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于凤至思考再三,最终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就这样,从1940年赴美治疗后,她再也没有见过张学良,直到1990年3月20日突发心脏病离世,享年93岁。
于凤至对张学良忠贞不渝,哪怕后者处境危险也对其不离不弃。并且她非常宽容大度,公开允许第三者赵一荻的存在,甚至最后成人之美选择放手,如此优秀的妻子配上一个少帅那是绰绰有余。
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于凤至的美可以体现在容貌出众、聪明贤惠、平易近人、宽容大度、对爱情忠贞不渝这几个方面,相比较某些私生活混乱的民国四大美女,于凤至显然更加优秀。
只是可惜她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因为种种原因,张学良最终与之离婚,并与赵一荻走到一起,这或许是于凤至一辈子的遗憾。诸位读者,对于于凤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