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王塔察儿:少年袭位的东道主,忽必烈称汗的第一功臣
创始人
2025-07-11 20:32:33
0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内战中,很多人都认为忽必烈能够胜利,全靠汉人世侯的支持才打败阿里不哥的,功劳都是汉人世侯的,却把真正的功臣忽视。

其实,忽必烈能够抢先召开忽里勒台登上汗位台,全靠一个人首倡拥戴、全力支持,这个第一功臣,就是忽必烈同曾祖的堂兄弟、东道诸王之长——国王塔察儿。

01,左翼诸王之长

国王塔察儿(约123?/1240—约1274),是铁木哥斡赤斤的嫡孙,铁木哥兀鲁思第二任汗,父亲只不干。

塔察儿的祖父铁木哥是成吉思汗的幼弟,和几个兄弟被分到东道左翼,铁木哥分到的千户是最多的,有五千户,还继承了母亲诃额仑太后的三千户,因此成为左手诸王之长。

铁木哥兀鲁思最初的封地西至根河、得尔布尔河下游,与合撒儿的封地相邻;南在哈拉哈河流域以南,与按赤台的封地相邻;东抵金长城,占有辽东大片土地,统治中心就在哈拉哈河右岸。

做为成吉思汗的幼弟,还获准可以向大兴安岭以东发展势力,蒲鲜万奴被消灭后,铁木哥家族的势力就扩展到嫩江、松花江流域,东北地区的一半都成他家的。

1978年,黑龙江省宝清县出土了一枚铜质“管民千户之印”,上面有“塔察国王发”,“甲寅(1254)年六月日造”字样,这颗大印的千户就是塔察儿国王的下属官员,被塔察儿国王任命的,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塔察儿的权力,至少不低于任命“千户”这一级别的官员。

在宝清县发现这枚印章,也说明了塔察儿在位的时候,他的家族势力已经占据整个大兴安岭北段。

02,少年国王

铁木哥在母亲和大哥的溺爱下,一直顺风顺水的,窝阔台死后,铁木哥还对汗位有过问鼎企图,拥兵进入汗庭,不过,在乃马真后的质问下,铁木哥又胆怯,改口拥立贵由汗继位。

贵由继位当年(1246),曾经对铁木哥有过清算,当然也没敢对这个小叔祖本人有啥伤害,就在当年或者次年,铁木哥去世。

铁木哥的嫡长子只不干早卒,嫡长孙塔察儿年纪还小,他的庶长兄帖木迭儿就想谋夺兀鲁思汗位。黄金家族的规矩从来都是立嫡,庶子是没有资格承袭王位的,帖木迭儿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支持。

铁木哥的王傅、辅弼大臣撒吉思派人飞驰汗庭报告,贵由汗的生母乃马真后做主,指定塔察儿承袭他祖父的汗位,还把当初成吉思汗授给铁木哥的“皇太弟玺”授予塔察儿,年幼的塔察儿就成了铁木哥兀鲁思汗,还是东道诸王之长。由于塔察儿年幼,政务就由王傅大臣撒吉思与火鲁和孙共同治理。

贵由在位不到三年就驾崩,他的皇后海迷失监国,窝阔台的子孙们为了大汗之位一个个争的斗鸡眼似的,不想拔都却在阿拉脱忽剌兀召开忽里勒台,准备拥戴蒙哥登上汗位。成吉思汗四个嫡子就分成两派,老大老四一派,老二老三一派,左翼诸王的态度和支持就起决定性作用了。

按说塔察儿能够保住汗位多亏了窝阔台汗的乃马真后,在这个关键时刻,好像应该无条件支持窝阔台系的候选人。

但是,身为东方诸王之长的塔察儿却带领其他几个小兀鲁思领主赶赴阿拉脱忽剌兀去参加忽里勒台,塔察儿的行为让窝阔台和察合台一派瞬间成为势弱的一方,蒙哥顺利登上汗位,塔察儿的拥戴定策功是跑不了的。

03,被蒙哥汗猜忌

蒙哥继位时,国王塔察儿的年龄不会超过二十岁,父祖早亡,他一个少年郎又是东道左翼诸王老大,跟辽东土皇帝似的,大汗对他是礼让,东道其他小兀鲁思对他是尊重还有隐忍,塔察儿自然不免就有些骄纵。

塔察儿不但在辽东扩张,还和祖父一样,对高丽有觊觎之心,派人到高丽收拾民户,擅自管领。而汗庭则是从窝阔台汗开始,经略高丽从不动用铁木哥兀鲁思的军队,就是为了防止铁木哥兀鲁思染指高丽。

蒙哥继位初期,命合撒儿兀鲁思汗也古(合撒儿嫡长子,塔察儿堂叔伯)征伐高丽,也是不找塔察儿,塔察儿和也古之间就有些不愉快,也古愤而袭击塔察儿的营地,为了调解双方,蒙哥汗只好罢免也古征伐高丽的职务,另外任命征东元帅。

不过,随即在年底,蒙哥再次任命也古领军征高丽,让他成为蒙哥时期征高丽的主将,对东道势力最大的塔察儿始终弃而不用。

当然,只是不让塔察儿沾手征伐高丽的事,蒙哥汗南征宋国时,就征调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塔察儿对蒙哥的行为肯定不满,带领部队一路上牵羊抢猪、寻欢作乐,搞的满地鸡毛。南下后围攻襄樊,正遇到阴雨连绵,几次攻城无果,塔察儿这货就撤退了。

听说塔察儿的战况,蒙哥汗很恼火,严厉斥责他,让他佯攻两淮,又传召之前被他冷落雪藏的弟弟忽必烈迅速南下,取代塔察儿的统兵权。

在之后的战事中,塔察儿表现的依旧很糟糕,蒙哥汗对这个堂弟很无语,召他赶赴四川行在,随后,蒙哥汗在钓鱼城之战中丧生,黄金家族的内战再次一触即发。

04,支持忽必烈汗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中,西道诸兀鲁思和漠北本土都是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的支持者寥寥无几,还都没有势力。

被蒙哥汗屡次训斥的东道诸王之长塔察儿,成了忽必烈首要争取的对象,毕竟塔察儿所拥有的势力和影响力是目前没站在阿里不哥一方最大的,忽必烈的亲信谋士郝经评价塔察儿说:“其士马精强,尝代主上帅东诸侯,是蒙古东道诸侯之长”。

再说,塔察儿的领地在东北,对忽必烈来说,如果得不到塔察儿的支持,他势必陷入和林的阿里不哥和东北的塔察儿夹攻的险地中,更何况,塔察儿还和山东的世侯李璮有姻亲关系,塔察儿的妹妹嫁给了李璮,为了自身的安全,忽必烈必须取得塔察儿的支持。

因此,忽必烈派亲信廉希宪去见塔察儿国王,廉希宪给塔察儿带去一份特殊的礼物,就是忽必烈自己的膳食,古人讲究“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表示亲近和恩宠,蒙古人也有这个传统。

塔察儿面对廉希宪带来的膳食,明确表示感动,廉希宪在他面前把忽必烈好好的夸了一通,称赞忽必烈“圣德神功,天顺人归”,是大汗的最佳人选。力劝塔察儿赶赴开平,去拥戴忽必烈为大汉,把首倡拥戴之功捞到手。

塔察儿听了满耳朵,心里盘算,因为蒙哥防止他染指高丽,又屡次斥责他,塔察儿对蒙哥政府自然有抵触心理,如果阿里不哥当了大汗,他继承蒙哥汗,势必会继承蒙哥汗的政治路线,那他铁木哥兀鲁思还是被打压的命运。如果他支持忽必烈,忽必烈总得给他好处吧!比如,对他在辽东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塔察儿的心腹重臣撒吉思也劝告他推戴忽必烈,因此,盘算好利弊,塔察儿对廉希宪表示,一定拥戴忽必烈王子。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塔察儿率先上书劝进,当时与会诸王的拥戴之心还不够坚定,忽必烈当众公布塔察儿的劝进书,诸王才迅速附和表示支持,忽必烈才得以顺利登位。

05,丰厚的回报

为了向塔察儿表示感谢,回报他的拥戴定策功,还因为和阿里不哥的内战,忽必烈在军事上要倚重东道诸王,自然对塔察儿恩宠倍加,多方优容。

中统元年(1260)六月丙子,“诏中书省给诸王塔察儿益都、平州封邑岁赋、金帛,并以诸王白虎、袭剌门所属民户、人匠、岁赋给之。”

不但给予他厚赏,还把塔察儿叔叔白虎、侄子袭剌门(帖木迭儿儿子)所属的民户、人匠、岁赋都转给塔察儿,这明显是对塔察儿全力支持忽必烈的回报啊!

中统二年(1261),国王塔察儿拜中书平章政事,十一月,与阿里不哥大军在昔木土脑儿之地,塔察儿为左翼,诸王合丹、纳陈驸马为右翼,诸王拨绰将中军,斩杀阿里不哥大将合丹豁尔赤,分兵奋击,大破阿里不哥军,追击五十余里,忽必烈下诏不要穷追,塔察儿诸人才回师。

因为军功卓著,塔察儿又在中统四年(1263)代忽鲁不花为左丞相,忽必烈表示对塔察儿非常看重,但凡召开宗王会议,必然少不了塔察儿的首位。

中统元年(1260)十二月,赐“诸王塔察、阿术鲁钞各五十九锭有奇,绵五千九十八斤,绢五千九十八匹,文绮三百匹,金素半之。”阿术鲁是斡端的儿子、铁木哥的孙子、塔察儿的堂兄弟,元史记载他是塔察儿的儿子有误。

中统二年(1261)八月,“赐诸王塔察儿金千两、银五千两、币三百匹。”朝廷还专门为国王塔察儿设置“管领种田打捕鹰房民匠等户万户府,秩正三品,掌归德、亳州、永、宿二十余城各蒙古、汉军种田户差税。”

“三年正月,诸王塔察儿请置铁冶,从之。请立互市,不从。”塔察儿申请设置炼铁的场所,忽必烈同意了,塔察儿又申请和高丽设立互市,忽必烈立即拒绝,身为大汗的忽必烈,还是和前任大汗一样,防着铁木哥兀鲁思染指高丽。

为了笼络塔察儿,忽必烈不惜物力财力,赈济塔察儿的饥民,赏赐他币帛和布匹,因此,塔察儿成为忽必烈朝势力最大的宗王。

塔察儿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是在至元十一年(1274),他曾向辽西嗣国王头辇哥(屠寄认为头辇哥国王是木华黎曾孙忽林池)传旨,之后,就不见塔察儿的相关记载,所以,可以判定塔察儿的卒年就在至元十一年。

06,猴格说

做为铁木哥斡赤斤继承人的塔察儿国王,拥有人数众多的军队和兀鲁思,当初分封的五千人,以及继承太后的三千人,因为繁衍变成一只庞大的军队,让塔察儿享有很高的威望。

而铁木哥兀鲁思最鼎盛的时期,就是忽必烈在位时的塔察儿时代,但塔察儿一直被忽视乃至无视,很多人把他当作普通宗王看待,猴格以为,要想了解忽必烈初期的政局,就不能无视塔察儿国王所起的作用。

忽必烈没有经过传统的忽里勒台,依靠少数宗王拥戴战胜阿里不哥,除了他自身的原因加持外,的确也因为汉地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为基础,对战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

但是,忽必烈能够取胜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和他得到东道诸王之长的塔察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塔察儿才是忽必烈有底气问鼎汗权的最大功臣。

就是因为知道塔察儿的影响力,忽必烈才在塔察儿死后,开始有意无意的打压铁木哥兀鲁思,最终酿成了乃颜之乱,乃颜国王就是塔察儿国王的孙子,带领东方几个兀鲁思发动叛乱,被忽必烈镇压。

铁木哥兀鲁思从乃颜之乱被平定,从此势力大减,再没有国王的称号,沦落为二流宗王。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图片不代表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元史、史集、新元史、张岱玉诸王表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末... 大家都知道溥仪是末代皇帝,而溥仪的父亲并不是皇帝,而是清末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载沣是清末最后一个摄政...
原创 朝... 提起公主,许多人都会想到迪士尼里, 住着城堡,穿着美丽的裙子,头戴王冠,身旁还有一群随时待命的佣人。...
原创 古... 也许很多人通过影视剧作品了解到一些古代作战的场景,但是那些只是为了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很多真实作战原理,...
原创 顺... 康熙是清朝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他为人所熟知与其传奇经历离不开关系。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铲除...
原创 为...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意思是最强大的大堤,其实不怕波涛汹涌的洪水,也不怕外...
原创 明...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下朝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叫住宋濂,乐呵呵的问他昨天晚上吃...
原创 想...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韩愈对他的先辈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评价,可见韩愈...
原创 文... 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宗凭借过人的智慧缔造出许...
原创 咸... 1861年10月的一天早晨,北京菜市口上围满人,这些围观的人,都身着锦衣华服,手里还拎着酒肉吃食,嘲...
原创 几... 导语:历朝历代皇帝登基之后都会由画师为他们画下专属的画像,之后在重要时刻或者有名画师到访时皇帝也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