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3年叶帅拜访朱德,竟没有警卫拦截:怎么没人拦我?
创始人
2025-07-11 17:02:50
0

1973年某天朱老总正在家中休息,叶帅直接走了进来,一边和朱老总打招呼一边询问为何门口连个警卫也没有?朱老总夫人亲手给叶帅端来了茶杯解释道原来当天晚上有演出,朱老总夫妻二人给警卫们放了假,这才出现了朱老总家门前没有警卫的情况。

那么叶帅到底因何来拜访朱老总?后续事情又是怎样发展的?这次谈话后发生了哪些改变中国的大事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推荐治理军队的人选,中央领导人们心照不宣

事实上1973年叶帅的这次拜访确实有事要和朱老总这位军队领导人商量,两人见面寒暄后,叶帅提出了想要朱老总推荐一个有能力、有魄力可以好好整顿军队的人。朱老总思索后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邓小平”。

叶帅也很赞同朱老总的慧眼识英雄,并表示自己也是这个意见,并将想法上报了毛主席,主席也对邓公这个人选很满意。不过邓公当时正在国务院任职,如果想要在军队兼职的话,具体做什么职务恐怕还要朱老总和周总理等几位老帅商量。

1973年12月21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见到了邓公

,并提出了想要邓公在军队中挂职的建议,期间谈到了之后将进行了军队建设问题。会议开始后,毛主席正式提出了八大军区对调的策略,希望这项措施能够提高军队活力消除当前存在的一些弊病和问题,加强军队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

八大军区对调目的毛主席也在会议上进行了解释,这次行动的主要就是对当前国内的几大军区司令员进行换防对调,原因是“

在一个地方久了,人就会变油,”

并表示这个意见是几位老帅深思熟虑后的出来的建议,随后询问参会的司令们是否有什么意见。

期间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提出,担心军区司令对调或许会造成司令们到达新任职地点后,工作出现困难不容易展开,毛主席表示不要有这种顾虑,困难都会有,但慢慢来总会顺手。军区司令员们对调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军队建设,让战士们再次提升战斗力,提升军队活力,想要做好这件事就务必专心,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兼任其他职务了。

周总理也对毛主席的意见进行了补充,“只有军队建设搞好了,国家才能稳定,才能更强大。”会议最后,毛主席正式提出了邓公兼任军委委员的任命,由邓公专门督促后续具体的军队建设工作。

也就是从

1973年开始,邓公担任军委委员后对国内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改革为之后的大动作进行了铺垫,从1975年开始邓公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政策,进一步影响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历程。

整顿军队,是邓公的改革之路

1975年1月25日当时的军委副主席和兼总参谋长邓公

召开了一场针对团级以上干部的大规模军事会议,并在会议上直接指出了当前军队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从井冈山时期传承下来的军事传统已经随着和平时代的推进丢掉了,这就导致了现在军队出现一些臃肿不堪、纪律差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战斗力下降,所以军队整顿是当务之急。

关于如何整顿的问题,邓公和叶帅等领导人也进行了多次商讨,最终在同年6月再次召开军委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整顿和修正军队现状的办法,并进行了下发。这次会议后,这场针对军队整顿的大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军队臃肿的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将队伍进行精

简,裁汰系列不必要的军队和支出,把省出来的军费用于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军事建设上。在这次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中,

海陆空各兵种精简人数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六以上。

第二个军队整顿措施就是进行部队领导班子的革新,提高军队领导者的能力、文化、思想政治觉悟等各方面素养

,同时也要着重培养、提拔一批年轻干部,尽最大可能为军队注入新的活力,当前主要方法就是将40岁左右的军队干部进行集中的培训和学习,以尽快弥补他们在军队管理上经验不足的问题。

第三项整顿措施就是加强战士们的战斗力,注重各方面的军事训练,务求由单兵作战能力提升影响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各项训练内容不但要恢复还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加强,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设计、投掷等技能训练,还有跟随时代发展融入一些提升新型武器使用、战斗能力和战术技能的课程与实操。

(七十年代的解放军战士)

第四点就是加强军队军容、军纪以及风气的整顿

,恢复原有优良军事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军队的风气,将已经出现的风气问题进行整理和规避,萌芽阶段的不正风气进行扼杀。同时在邓公的指示下,

军队还重新修订了军队的纪律条令和内务条令

,将纪律和风气整顿贯彻到底,从上到下要焕发出军队的生气,不仅要耳目一新还要真正提升作战情况下的实战能力。

而这些整顿措施一经发出,确实对当时的中国军队整顿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达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对军队问题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在邓公的带领下,军队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为后续将要展开的几场大规模整顿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万大裁军”,将军队建设得更强更好

事实上在

1984年的百万大裁军正式开始前,1982年中国军队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裁撤铁道兵整个兵种的举措。

中国铁道兵由来已久,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发挥出重要作用,尤其是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斗中,连对手美军都对铁道兵的能力高度赞许,正因为有着他们的存在才保障了志愿军战士们在前线可以正常战斗,让大家有武器、有子弹、吃得饱、穿得暖。

裁撤铁道兵的建议1974年被首次提出,当时的铁道兵自抗美援朝后进行了大幅度的发展,曾一度为国家的铁路建设立下了功劳,可进入80年代后,祖国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到了之前建设的铁路和交通线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刻,而此时已经拥有了几十万的铁道兵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像邓公说的一样,铁道兵的特殊使命已经完成,裁撤是为了让国家更好地发展。

1984年会议中邓公首次给出了军队裁撤数字的建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解放军部队裁军数字将达100万

。要知道

当时中国的军队总人数为400万人,相当于裁撤了四分之一的战士,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无疑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不过邓公也给出了理由,进入现代化军事建设时期,全球都在发展国家的经济、科技等领域,人类已经进入了和平年代,再有大规模战争得到可能性极低,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军队的实力不再只要求数字,而是更注重质量。军队在精不在多,一支拥有着超强战斗力的现代军队远胜千军万马。

与裁撤铁道兵不同,当时现有的军队人数过多已经导致部队和国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军费投入过多,影响了武器的更新换代和发展,而且现有军队军官和战士们的构成比例也十分不合理,每四个战士中就有一个是军官,这种不合理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军队的行动效率,也是阻碍军队发展的重要因素。

1985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公正式宣布了裁军100万的重大举措

。为了达成这目的,与裁军伴随的就是进行国内几大军区的撤销。

6月14日邓公签署了撤销武汉、福州、昆明、乌鲁木齐四个军区的文件。

作为国内的老牌军区,不管是裁军还是裁撤军区都令很多军队领导人和战士们在感情上极为不舍。为了坚决执行这项措施,邓公决定从战争年代刘邓大军麾下的原二野部队昆明军区“开刀”,当时的昆明军区还在西南地区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还承担着中越边境的作战任务。

知道邓公的打算后,很多人提出了裁撤成都军区保留昆明军区的建议,但都被邓公否决了,邓公认为成都军区所在的川渝地区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是大西南地区绝对的经济文化中心,离西藏地区也近,应该予以保留。

昆明军区正如邓公等中央领导人计划的那样被顺利裁撤,有着昆明军区的例子在前,其余三个军区的裁撤问题也就可以顺利实行了,很快四个军区就正式离开了中国的军事舞台。裁撤了军区后,百万裁军紧随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战士们对番号和部队的感情很深,但军人的首要标准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很多人都是含泪离开部队。

不过邓公也为离开部队的战士们做好了打算,早就规划了战士们转业和其他的安置问题,不会让这些被裁撤的官兵战士们受到冷落,并发表了相关文件鼓励当地政府妥善安排使用被裁撤官兵。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魄力和行动力,两年后百万大裁军正式完成。

百万大裁军是中国军事历史上的一项最重要的举措,它的实行体现了邓公高瞻远瞩的战略发展眼光,也体现老一辈人坚决拥护国家和军队的精神面貌,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一天是军人,终身是军人,他们都是为了新中国发展而牺牲自我的英雄,值得所有人尊重,向老一辈领导人和战士们致敬。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末... 大家都知道溥仪是末代皇帝,而溥仪的父亲并不是皇帝,而是清末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载沣是清末最后一个摄政...
原创 朝... 提起公主,许多人都会想到迪士尼里, 住着城堡,穿着美丽的裙子,头戴王冠,身旁还有一群随时待命的佣人。...
原创 古... 也许很多人通过影视剧作品了解到一些古代作战的场景,但是那些只是为了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很多真实作战原理,...
原创 顺... 康熙是清朝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他为人所熟知与其传奇经历离不开关系。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铲除...
原创 为...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意思是最强大的大堤,其实不怕波涛汹涌的洪水,也不怕外...
原创 明...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下朝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叫住宋濂,乐呵呵的问他昨天晚上吃...
原创 想...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韩愈对他的先辈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评价,可见韩愈...
原创 文... 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宗凭借过人的智慧缔造出许...
原创 咸... 1861年10月的一天早晨,北京菜市口上围满人,这些围观的人,都身着锦衣华服,手里还拎着酒肉吃食,嘲...
原创 几... 导语:历朝历代皇帝登基之后都会由画师为他们画下专属的画像,之后在重要时刻或者有名画师到访时皇帝也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