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在历史上因为一系列昏招导致了一场灭亡之战。起初,南宋曾跟随蒙古军队一同灭亡金朝,但在蒙古军队开始灭宋的时候,南宋竟然能坚持了40多年。然而,突如其来的在1279年的南宋灭亡却有着深刻的背后原因。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叛徒,一个名叫刘整的汉奸。
刘整,一个标准的汉人,原生于当时金国的河南。随着金国的覆灭,刘整选择投降南宋,成为一名南宋的将军。他以勇猛的作战风格赢得“赛存孝”的美誉,甚至被认为超越了当时的猛将李存孝。刘整的英勇在信阳一战中得以彰显,仅率领20人就攻克了信阳并俘虏了城中守将,其英勇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尽管刘整在南宋立下赫赫战功,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南宋统治下,对原北方逃亡者心存疑虑,认为他们是卖国贼。与此同时,刘整的实力过于强大,引来了其他将领的嫉妒。曾经在嘉定支援守将俞兴抵御蒙古大军时,刘整受到了俞兴的轻视和排挤,导致两人关系恶化。俞兴甚至不按惯例迎接刘整,而且对其颇有微词。在一次冲突中,刘整只能打了俞兴的手下。
这一冲突成为刘整命运逆转的关键。俞兴展开了打击报复,对刘整进行了瞒报和处罚,甚至直接克扣了刘整的粮草,使其陷入困境。在这危急时刻,刘整意识到自己的性命岌岌可危,于是他选择投降元朝,彻底背叛了南宋。
刘整的背叛直接埋下了南宋灭亡的伏笔。刘整深谙南宋的弱点和蒙古大军的失误,向元朝的忽必烈提出了两个关键建议。首先,他指出之前蒙古总是执行先打四川的战略是错误的。他主张先攻下南宋的咽喉之地襄阳,使南宋首都临安难以独存。其次,刘整认为南宋拥有强大的水军,水域防线主要集中在长江。他建议训练水军,并亲自担任水军训练工作。忽必烈采纳了刘整的计策,襄阳很快陷落,南宋也因此灭亡。
总的来说,南宋的灭亡不仅仅是因为蒙古大军的进攻,更是由于内部的腐败和汉奸的背叛。刘整作为南宋的将军,由于才华横溢而受到排挤,最终选择投降元朝,为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他深谙南宋的弱点,向忽必烈提出的建议直接导致了南宋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