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人为什么把前面的头发剃掉,后面却要留一条辫子?原因在这
创始人
2025-07-11 05:33:40
0

清朝男子前光后暗的发型,似乎与我们的审美观格格不入,然而,这一难看的造型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朝人这样做头发呢?

一、中国人头发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社会,头发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意义,这种重视头发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些深层文化观念和社会制度。

根据中国古代典籍《孝经》的记载,人的身体皮肤和头发都来自父母,是父母赐予的生命精华,因此,个人对自己头发的爱护和保护,被视为对父母的孝顺。

在古人看来,随意伤害身体,轻易剪去头发,都是对父母恩泽的亵渎,也是对生命本身的伤害,

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古人极少主动剪发,即使头发过长也会小心保护,只有在功过犯罪或出家修行时,才会剃光头发。

平日里,不管男女老幼,都会把头发打理得整齐干净,梳成发髻盘在头上,这在当时的祭祀、婚嫁等礼仪场合尤为重要,都是出于对头发的珍视。

可以说,在古人心中,头发与生命密不可分,断送头发,等同于伤害生命,是对父母的亵渎,所以古人视护发为保命,断发为伤命,这成为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不同身份阶层对头发有不同的要求,头发的长短代表了一个人的高低贵贱。

据历史记载,只有皇室成员和士大夫阶层才能留长发,而奴婢必须剃成光头,平民百姓也只能留较短的发型。

头发多寡的不同,成为识别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因此,古人视长发为尊贵的象征,不轻易剪发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

这种现象在古代的宫廷和军营中尤为明显,宫女和太监都要剃成光头,而皇室成员必须留发为“发冠”。

在军队中,辫子的多少代表军衔高低,一般士兵只能留一小辫,可以说,头发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具有强大的身份象征意义。

另外在古人看来,个人的头发与生命力有直接的联系,头发如果浓密有光泽,代表个人生机盎然,相反,头发稀疏、干枯,则被视为生命力衰减的征兆。

因此,古人非常注重头发的养护,以求增强自身的生命活力,他们认为,剪断自己的头发等于削弱了生命力,所以极少主动剪发。

与此同时,一个家族的香火传承,也需要子孙不断发,以示生命的延续,个人擅自断发,会被视为断送香火。

可见,头发在古人心目中,是维系自身生命力和家族生命延续的重要标志,它超越了单纯的身体组织,而具有生命本身的意义,这也是古人如此看重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古代的法律和刑罚中,剃光头发也曾被用来作为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手段,这种“髡刑”对犯人的伤害要远大于肉刑。

剃光头发后,犯人会失去生命的一部分,并受到极大的耻辱,这种屈辱远超过肉体上的痛苦。

曹操曾因违反军规,主动削发来惩罚自己,也可见剃发之刑的残忍,在古代社会,受髡刑者会被人唾弃和避之不及。

可以说,在古人心目中,头发的重要性仅次于生命,它占有着极高的地位。

断发等同于断送生命,这种观念深刻影响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刑罚,对头发的尊重和保护,使它在古人心中地位非常崇高。

那么为何满清入关后,人们的开始普遍剃发了呢?

二、满清强迫剃发背后的种种缘由

其实之所以剃发,是满清统治者为了彰显对汉族的统治权。

满清入关后,曾要多次强迫汉人剃发,这在汉族中被视为对忠孝传统的践踏,因此激起了强烈反抗。

1645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多尔衮再次颁布剃发令,要求全国官民必须在十日内剃去头发,只留发辫,这严酷的政策遭到汉族百姓的强烈反抗。

其中,扬州百姓的抵制最为坚决,当地人民深知剃发令意味着对汉族忠孝的践踏,决心不从,他们联合起来,趁驻军力量空虚之时,赶走了扬州的清军。

消息传到多尔衮耳中,他大怒,立即调兵镇压,多尔衮残忍嗜血,此次也毫不留情,他下令攻下城池后必须强行剃光头发,敢抵抗者格杀无论,即便老弱妇孺也不可饶恕。

面对如此残酷命令,扬州百姓誓与剃发令抗争到底,清军进攻时,十几万扬州人老少女孩登上城墙死战。

父老乡亲持刀枪反抗,妇女抛瓦砾自城楼,一时间瓦砾如雨点般飞落,哀嚎与尖叫此起彼伏,面对百姓的抵抗,清军亦难以取胜,直到第四天,才终于攻入城中进行血洗屠杀。

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持续十天十夜,死难者数十万,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哭号、恸哭与刀刃声混杂,绝望至极。

为达到剃发的目的,多尔衮残杀手段极其残忍,屠城惨状无以形容。

这场屠杀过后,许多汉人被迫剃发并留辫,当地百姓深恶痛绝满清的残暴,但在趋利避害下也只能就范。

然而也有一部分壮志未酬的汉人宁死不屈,要么继续抵抗被杀,要么逃亡海外避难,要么出家当和尚以拒绝。

这些人无不宁折腰不屈膝,情愿赴汤蹈火,也不愿在发式上向满清低头。

满清之所以一再强制剃发,是为了彰显其对汉族的征服和统治权,它通过破坏汉族的发型传统,摧毁汉人的身份认同,达到心理上的摆布和奴役。

可是为什么以前的满族人,都偏爱这种独特发型呢?

三、剃发由来:纪念女真英雄突发树机能

女真族人喜爱留长发,常常编成多条细辫垂肩而下,这是他们的传统发型,但是,女真族中也出现过一个与众不同的英雄人物,他的发型打破了常规,却也成为女真人纪念先辈的方式。

这位英雄名叫突发树机能,一说因其前额和两鬓天生就秃发,得此绰号,突发树机能生活在三国时期,当时中原动荡,各族人民生活困苦。

公元268年,陕西地区发生大旱灾,灾情严重,司马炎派兵前去镇压,引起民变,突发树机能带领灾民起义反抗,先后击败晋朝名将胡烈和苏愉,声名远扬。

突发树机能不仅抗击晋军,还率军攻占凉州、金城等地,连年征战,扩大了地盘,晋武帝被逼不得不屡次发兵讨伐,才终于将突发树机能制服,突发树机能的事迹为后人津津乐道,被奉为女真族的战神。

数百年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他非常欣赏突发树机能的英勇事迹,决定效仿他的发型,以纪念这位先辈。

突发树机能天生秃发,只能留一两条小辫,努尔哈赤遂将头发束成辫,留下两鬓,这称为“金钱鼠尾”,这种发型成为清朝皇族和武将的标志,也见证了女真族的发展历程。

突发树机能的故事通过这种特殊的发型,成为女真人心目中不朽的英雄传说,后人剃发留辫,既是对突发树机能的缅怀,也令这个族群铭记自己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当然除了传说故事外,以前的满族人喜欢这种发型还有很多现实原因。

四、满族人为什么要把前半部剃光,后面留辫子?

满族人的传统发型与其他北方游牧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生活环境的需要,他们形成了剃去前额头发、后脑留一小辫的独特发型,这一发型背后反映了满族悠久的历史变迁。

满族的先民生活在东北地区森林与草原交汇的地带,属于典型的骑马游牧民族,寒冷的气候是剃头发的第一个原因。

满族人经常需要在野外奔波,汗水很容易在头发上结冰,粘连在一起,剃光头发可以避免这一困扰。

而后脑留下一小撮头发辫成辫子,是为了区分不同部落,也能增强部落内聚力,类似的发型在历史上鲜卑、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中也有出现。

除了气候原因,满族人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发型,满族发型讲究“留发不留胡”,与汉族“留胡不留发”形成对比,作为游牧民族,满族人生活辛劳,很难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果像汉人那样披头散发,污秽很难清理,而留一小辫子要整洁得多,也较长发不易扰乱视线,有利于骑马射箭,所以满族人的发型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满族人进入中原后,上层贵族逐渐接受汉族文化,放弃游牧生活方式,但是剃发留辫的习俗仍然保留了下来。

这成为统治民族的象征,也是对被征服民族的统治与歧视,所以满族发型的演变反映了这个民族独特的历史,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的需要。

满族发型变迁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满族语中,“保宁”意为头发。

传统上,满人认为头发是父母赐予的,不可随意切割,只有在成年、建立家庭后,才能剃去前发以示成熟,头发与生命也有密切联系,繁殖和成长都需要“保宁”。

所以传统满族社会对头发有精细的习俗规范,它与生老病死等人生阶段紧密相连。

五、结语

头发的长度和发型,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状态,短发与长发,各有其意义,重要的是,不管选择何种发型,都应当尊重他人,包容差异。

历史充满悲喜际会,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离开个体层面,看到整体的文化进步,就是一种进步,当代中国的发展,正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实在是太幸运了,不但有了以李世民为首的能征善战...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中国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要论排名则西施居首...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名字很重要,尤其在古代,这位将军就是因为乳名没起好,葬送了性命,同...
2025-07-11 00:33:43
原创 ...
秦国,一个从边陲小邦逐渐崛起为统一六国的霸主,其辉煌背后,有一位关...
2025-07-11 00:33:41
四川眉山出台土地储备考古前...
8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眉山市文物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夯实眉山地下文...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当时脆弱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结...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穷困国家要发展成为发达国家,那是需要经...
2025-07-11 00:33:27
依恋长城的威廉•林赛一家人...
    英国人威廉•林赛198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987年成功...
2025-07-11 00:33:03
原创 ...
首先张良和韩信的感情一般,没有必要冒着生病危险去救韩信;其次张良不...
2025-07-11 00:32:49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公元1399年8月朱元璋在去世之前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燕王朱棣与已经登上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彻底撕破脸...
原创 隋... 在隋朝的历史长河中,杨庆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宗室成员。作为隋朝宗室,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变迁,而他的种种...
原创 哪... 哪吒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人物,可谓家喻户晓,素有“三太子”之称。那为什么哪吒的父亲李靖不是皇帝,而哪吒却...
好望角踏勘(旅人心语) 士 心 印象中,南非的好望角是非洲大陆最南端。不少史料介绍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是1488年“带领船队...
原创 普... 古代的女子都以进宫为荣,以为成为了皇帝的妃子就可以光宗耀祖,甚至可能母仪天下,获得女子的最高尊荣。但...
原创 永... 8月30日夜晚,91岁的戈尔巴乔夫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结束了他执掌苏联的历程。这位曾经扑倒苏联的“猛虎...
原创 南... 南北朝,中国历史上一段漫长的分裂时期,持续了超过一百年。这段时期涌现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原创 他... 唐开皇十年(590),江南发生叛乱,内史令杨素奉命镇压。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封德彝,...
原创 宋... 关于宋江被毒死后,吴用却慌忙在其坟前自尽已逝,历来有众多说法,有人说是因为吴用发现了一个朝廷的秘密,...
原创 他... 水浒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用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江湖气和男人义气的世界,展现了北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