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对于军人来说如高山一般巍峨,如深海一样汹涌,更如烈火一样炽热。一道命令的下达重则一将成名万古枯,轻则成百上千的生命就此陨落。但是作为军人又必须绝对的服从,这才是军人的使命。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在历史上留下盛名的部队无一不是命令一到,便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而留下骂名的部队也都是无人听命、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的部队,因此命令的执行率就成为了考验一支部队战斗力的标准之一。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场我志愿军刚进入朝鲜时,所执行的一道命令,在这个命令的字里行间之中就能看出志愿军绝对是一支充满血性的部队。
入朝首战
这一仗是志愿军入朝后的东线第一仗,其发生的时间是1950年10月25日,地点是黄草岭。
这一天是志愿军与“联合国军”中的韩国部队分别于东、西两线交火的时间,西线是温井之战,东线就是黄草岭之战。无论东、西两仗发生的时间几乎相同,因此这一天也被正式确定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
黄草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北朝鲜东北部的门户,其紧邻40公里的峡谷地带,烟台峰、草芳岭、松茸洞等制高点都在这附近犬牙交错的排列。“防守住了这里就会将联军守在门外,如果这里被联军占领那么朝鲜东北部就会门户大开。”
因此双方都将这里看成是抢占先机的地点,而向北而来的韩国“首都师”分别由一个机甲团、两个步兵团,和一个榴弹炮营组成,有1万人的规模。其势在必得……因为在此时的联军眼中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拦他们奔向鸭绿江了,他们也不知道志愿军已经进入朝鲜正严阵以待。
据说“首都师”是李承晚的近卫师,那应该在韩国部队中堪称精锐了,不过韩国部队虽然装备精良,但是作战意志却非常薄弱,因此这里的战斗成为了我们42军战史上的一次辉煌纪录。
那我们的士兵到底接到了怎样的命令呢?
正当士兵们因为后勤补给乏力,而忍饥挨饿、极度疲劳的在冰天雪地间构筑工事时,上级的命令下达了,其中写道:“据险坚守,决一死战,把黄草岭变成鬼门关,除了敌人的游魂和俘虏外,一个也不能放过。”
这就是志愿军入朝第一仗来临前接到的命令,这个命令是如此的铿锵有力、如此的坚定不移。虽然一个也不能放过难免夸大其词,但是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是非常明确,那就是死战到底,人在阵地在。而且这一仗也是首战,必须打出中国军人的气势,打出国威。
就这样,在长达13天的战斗中,士兵们和韩军“首都师”、第三师以及美国陆战一师反复鏖战,直到11月7日我第42军124师在完成了防御任务后,才奉命撤出了他们坚守了13天的黄草岭、烟台峰等阵地。这13天的战斗和西线的温井、云山之战一样都是第一次战役期间的战斗,也是和美韩等联军部队的首战之一。
这些战斗让我们了解了敌人的风格和战斗力,同时也是双方之间的互相了解。在前几天的战斗中由于志愿军是突然发起进攻的,这导致韩军被打的措手不及,损失比较严重,志愿军遍地抓俘虏,就算有美国空军在空中支援也救不了这些败退的韩国士兵。
一直以来韩军都是以美军做后盾,但刚交火时他们的靠山也帮不了他们了,谁让他们被美国人派去打头阵,也活该他们遭遇到损失。
如今这次战争已经快过去70年了,再来回首有时难免会让人感觉像是在“炒冷饭,”但是在那道命令中所能感受到那坚定的言辞、必胜的信念、决一死战的气势,依然是如今我们不能遗忘的使命,也是军人誓死维护的尊严,这种使命和尊严是无论何时何代都必须用生命来捍卫的。
报告:抓获了一名俘虏,长得像中国人!麦克阿瑟:绝对不可能……
3分钟战斗,却让美国大兵牢记50年,队友的惨叫声让他无能为力!
长津湖战役美军有多惨?难以想象,随军记者的一段话让人难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