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曾向周恩来提出:“我想加入共产党。”结果周恩来拒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谈及此事,周恩来惋叹道:“我党失去了一位元帅啊!”
周恩来为什么拒绝张治中入党?又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一、张治中偏向共产党
张治中和周总理结缘于黄埔军校,两人一见如故。
1924年回国后,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当时国共正处于合作期间。1925年1月初,张治中也进入黄埔军校任职。
初次见面,周恩来就走过来,热情地说:“您好,张先生,我是周恩来。”
张治中回应道:“您好,周主任,久仰大名,我一到学校就想来拜会您。”
因为性情相投,彼此的认同感很强,两人很快发展为挚友,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的时候,张治中还自掏腰包,为他们办了两桌酒席。
在周恩来的影响下,张治中对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内心越来越倾向共产党。
蒋介石执政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岌岌可危,黄埔军校内的斗争也愈演愈烈。
由于张治中与共产党交好,他时常受到国民党右派攻击,心情郁闷,而共产党这边对他一如既往地友好。
有一次,与蒋介石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时,张治中说:“两党之间应坦诚相待,团结起来。”
蒋介石嗤笑道:“文白啊,你怎么这么天真,猫和老鼠能成为朋友吗?你以为共产党对我们有多真诚?他们狼子野心,不得不防,不得不除!”
张治中反驳道:“总理不是一向主张联俄联共吗?”
蒋介石变了脸,咬牙切齿地说:“那只是权宜之计,等时机成熟,我要让他们通通都完蛋!”
看着蒋介石狰狞的模样,张治中不敢再多说,不然恐怕他都会自身难保,原来他还是把蒋介石想得太简单了,这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前路。二、申请加入共产党
1926年的一天晚上,张治中和周恩来在院子里散步,见张治中一脸愁容,周恩来问道:“文白兄,你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话都变少了。”
张治中叹息道:“唉,国共关系现在这个样子,如果真有一天撕破脸,我该站哪一边啊?”
周恩来问道:“你想站哪一边呢?”
张治中说道:“大家在一起朝夕相处,同吃一锅饭,都是兄弟,我当然希望双方不要打起来。共产党的作风我都看在眼里,要真说立场的话,我是偏向共产党的。”
周恩来说:“文白兄,我理解你的左右为难,所以你打算怎么做呢?”
张治中突然抓住周恩来的手,说:“不然我加入共产党吧!你介绍我入党,行吗?”
周恩来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张治中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他对好友的态度感到欣慰。
周恩来说:“我清楚你的为人,当然愿意吸纳你入党。不过,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我回去向组织汇报后再给你答复。”
几天后,周恩来带回了令张治中失望的消息,他说:“文白,我个人欢迎你加入我们,但是国共之间有过约定,中共不能吸纳国民党高级将领,你的职位太高,没办法啊!”
张治中表示理解,说道:“好吧,没关系,那我以后就继续和我的稀泥,希望两党都能好好的吧。”
只是后来,两党的关系还是向张治中不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治中是唯一一个没有带兵打过红军的国民党将领,相反,他参加过很多次国共谈判,每次都抱着友好的态度,是真心希望两党能和平相处。
张治中无法改变蒋介石的决定,他只能守住自己的初心。三、周总理的感叹
1956年,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算是完成了父亲当年没能完成的心愿。
这年国庆,张一纯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参加烟火晚会。看到周总理时,他眼睛一亮,立马跑过去,抓着总理的手说道:“周叔叔,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周总理为张一纯感到高兴,亲切地说道:“祝贺你!看来文白把你教育得很优秀呀!希望你以后更加谦虚谨慎,做我们党的好同志呀!”
张一纯应道:“我一定会的。”
周总理又笑道:“你父亲估计都要嫉妒你了,当初他也曾提出过加入共产党,不过当时形势所迫,他还是留在了国民党。”
周总理给张一纯讲了当年的事,然后说道:“如果文白当初加入了共产党,以他的能力,肯定要么是元帅,要么是革命烈士,我们党失去了一个人才啊!”
对于当初没能让张治中入党,周总理始终心有遗憾。不过当初只能那么做,不然就是“挖墙脚”,有违道义。而且,中央认为,当时张治中留在国民党比加入共产党作用更大,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
不过兜兜转转,张治中虽然没能加入共产党,但也算是共产党的一名“编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