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道光帝的勤俭节约,是不值得提倡的,而是要遭到谴责的呢
创始人
2025-07-10 10:33:53
0

勤俭节约,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然而,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清朝道光皇帝的勤俭节约,却是不值得提倡的,不仅如此,他的这种行为还要遭到谴责。

请看下面为您解答其中的原因。

一.面对困境,只重视节约开支

道光帝,指的是: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他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生于紫禁城撷芳殿中所。年号道光。为清仁宗嘉庆皇帝的第二子。

道光帝即位时,清朝已经走向衰退,他面临的是内忧外困的局面。起初,道光帝对内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扼制奢靡之风,对漕运与盐政实行改革;对外他平定回疆张格尔,还开展了严禁毒品鸦片的斗争。

然而,道光帝在位期间因循守旧,很少有创新举措,面对国势衰败,只重视节约开支,没有去着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结果自己虽然成了生活简朴的“模范”,但国家却没有得到振兴,民众生活也无法得到改善与提高。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这位皇帝是如何节俭的:

道光帝即位后,内务府依照惯例给他准备了40枚方砚,这些砚的后面都镌有“道光御用”四个字。道光帝知道后认为方砚太多了,他用不了,闲置了又可惜,便将它们分给臣下使用了。

以前皇帝用笔必须是紫毫中最硬的。在笔管上还刻有“天章”、“云汉”字样。道光帝觉得这样太浪费了,就让户部尚书英协揆到民间去买一般常用的纯羊毫、兼毫两种,作为御笔使用。

一次道光帝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他就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就是常说的打掌)。他的臣子们一看,皇帝都穿补丁裤子了,我们赶快来效法吧。于是,就出现了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廷上交流打掌的费用是宫里贵啊,还是民间贵的奇特场景。

道光帝实行的二项改革措施,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如以海运代替河运,既解决了漕运的困难,又节省了运费开支;而用行票盐制,则使两淮盐政实现了“弊肃风清”。然而,这些措施只是以“节流”为主,没有起到明显增强国力的作用。

道光帝从即位之初,就不断发布诏命,对外严禁鸦片的输入,对内也禁止鸦片的贩卖、吸食和罂粟的种植。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还采纳严禁派的建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禁烟,并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次年他又批准提出的《查禁鸦片烟章程三十条》。该章程成为清代颁布的最严厉、最周密的禁烟令。

但是,因为国民经济实力不济,造成国家军事力量长期薄弱。所以,当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清军节节败退,陆续丢失了重要城池,最终逼迫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二.这样的“勤俭节约”,应遭谴责

道光帝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就开始苟且偷安、姑息养奸,他甚至拒绝变革,从而让内忧外患的国势日益严重起来。残酷的事实充分证明:道光帝这样的“勤俭节约”做法,不仅不值得提倡,而且应该遭到谴责。

因为,作为一个临危受命的国家领导人,在国家遭遇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没能勇挑重担,为国为民分忧,大胆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国力,在“开源”上去做大文章,而是只看重“节流”工作,这根本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反而只会让国家加速衰亡。

道光帝的碌碌无为,还体现在他所重用的大臣们,都是不思进取之辈,如重臣曹振镛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哲学。其他大臣所上的奏章也“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告”。

特别是当鸦片战争战败后,前方的将帅们还不断谎报战绩,将失败报为胜利,应该对失败负重大责任的指挥官奕山,竟被钦命为“交部优叙”,还赏了白玉翎管。真是荒唐之极。

道光帝虽然在其执政仅半月,就于九月十一日下诏清查朝政的陋规,他如数家珍,揭露了各地的弊政现象,还说出了其致弊的源由,然而,他没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措施与办法,结果是空谈一番,毫无结果,朝廷与各地方政府的腐败现象,则是愈演愈烈。

可悲的是,道光帝这种只注意“节流”,不重视“开源”的做法,导致了国民经济不强盛、国家军事力量不强大。以至于在鸦片战争中,他立场动摇,指挥失败,使中国蒙受了极大的耻辱。

当一开始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道光以为并不可怕,妄想“天朝”可以速胜。但当英国舰船北犯,到达天津海口并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赔款的要求时,道光傻眼了,害怕了,他立刻从主战的立场转变为主抚即妥协的立场。

而且道光听信谗言,撤了林则徐和原任两广总督后为两江总督的邓廷桢的职。改派投降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与英国谈判,直至后来与英军签订清朝第一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而掀开了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序幕。道光帝成为了中国历史的罪人。但更为可悲的是在此事件之后道光没能反思,没有任何振兴王朝的举措。

总之,清朝道光皇帝的“勤俭节约”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而且还要遭到谴责。这是因为,在国家危难之际,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抓不住主要矛盾,只注意“节流”,而不重视更重要的“开源”,没有实施改革创新,去增强国力,强盛国家军事力量。最终造成落后挨打,国家与民族受辱的恶果,自己也落下个历史罪人的恶名。

我们应该接受道光帝的教训,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结合国情国力,抓住主要矛盾,敢于改革创新,努力为国强民富而奋斗终生。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诡事录2》宋阿糜身份是段轨后人,自小在太阴会长大,成年后嫁给...
2025-07-10 04:33:49
原创 ...
1938年春天,正值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处境最艰难的时刻,之前一直...
2025-07-10 04:33:33
原创 ...
1956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瑞雪让整个北京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君臣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这...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越王勾践,历史上被赞誉为卧薪尝胆的英雄,他的坚韧不拔和反败为胜的故...
2025-07-10 04:33:14
原创 ...
太监这一特殊群体在历史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们经历酷刑后被迫进入宫...
2025-07-10 04:32:56
原创 ...
在明朝时,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生产效...
2025-07-10 04:32:53
原创 ...
1947年5月16日清晨,孟良崮的枪声已经不在像前两天那么密集,第...
2025-07-10 04:32:43
原创 ...
? ?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启了秦国内的第...
2025-07-10 04:32:37

热门资讯

岳飞临死前大喊:我无罪,狱卒冷... 历史长河中,岳飞被誉为忠臣良将,他的一生堪称传奇,但在临终之际,竟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 岳飞临终前...
原创 1... “同志们,咱们再努把力!记住,现在多挖一锄头,打仗时就能少挨一颗子弹!” 1942年6月8日夜晚,八...
原创 拥... 秦国统一天下后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秦朝,秦朝的建立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一方面它使得国人...
原创 杨... 回首历史,我国的民族抗日事业经历了十分动荡的阶段。在抗战开始前,老蒋就妄想一家独大、对我党穷追猛打。...
原创 长... 1950年,在新中国诞生不久,就迎来了一次关乎于中国命运的一次抉择。新中国的邻居朝鲜在朝鲜战争中节节...
原创 吕... 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却也突然死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在《新三国》中关于吕蒙的死法是这么处理的...
原创 他... 他辅助刘邦打下天下,刘邦:你的一个点子,顶项羽百次胜仗! 文/那些年的历史事儿 刘邦可以得天下,依靠...
原创 平... 国民党军内斗的毛病,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改不了。即使是三大战役过程中,蒋家王朝已经日薄西山,各家大佬仍...
原创 不... 现在正值汛期,江西北部和其他地区已经发大水了。我们可爱的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生命和信仰在保护...
原创 2...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2万科威特军队为什么只坚持了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