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甘肃省庆城县一处建筑工地的挖掘机又“闯祸”了!一座北魏“驸马墓”被其铁壁挖塌了墓道,露了出来!
墓葬出土一批陶俑造型独特怪异,简直就是一群“风一般的男子”令人忍俊不禁!
这座大墓,为带墓道和甬道的砖砌单室墓,位于庆城县城关镇封家洞村赵子沟开发区内。墓室为圆角四方形,边长3.54米,起穹窿顶。
靠墓室西侧内壁有棺床,长3.54米,宽2.19米,高0.35米;墓室显得有些混乱,根据现场的勘察,可能经历过唐代和现代(被发掘不久前)两次被盗。
墓内的随葬品只剩下了一些陶俑,横七竖八地置于地面上。
当然,考古队员眼中最重要的文物——墓志还在,这东西对盗墓贼来说,就是一块大石板,没啥用处,倒是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释读墓志铭后,这位墓主人的身份也就直接确定了下来!他叫作穆泰,北魏大臣。本名石洛。鲜卑丘穆陵氏后改穆氏。魏开国功臣太尉穆崇玄孙,南部尚书穆真子。以功臣子孙,尚章武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典羽猎四曹事,赐爵冯翊侯。
换句话说,墓主人是北魏名门之后,骁勇善战的将军、还是一位驸马爷。
虽然墓室已经被盗,却遭受雨水侵袭破坏严重,但是这些散落四处“灰头土脸”的陶俑,却成了这一次考古发掘的“宝藏发现”!
这次出土的彩绘陶俑主要分三类:一是人物俑,如文官俑、侍女俑、杂戏俑、牵驼俑等;二是神怪类的天王俑和镇墓兽;三是陶骆驼、陶马、陶羊等。
今天我们着重说一说人物佣!
笔者将这些生态各异、造型生动、甚至连表情都惟妙惟肖的人物俑称作一群“风一般的男子”!
因为,他们颠覆了我们对于古代陶俑恭顺、威严的印象!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从这些陶俑的长相可以确认,他们都是胡人,通俗点说就是“外国人”。
瞧瞧这一位“穿豹纹皮裤的男子”,它实际上被命名为“彩绘灰陶黑人舞俑”。只见一个身形高大的肌肉男,赤裸着上身只着一条豹纹皮裤,双臂展开自信优雅!
第二位是一位“独眼魔君”,它的名字叫作“彩绘灰陶参军戏俑 ”看看这似笑非笑的邪魅表情,仿佛在对你说:“咋地,不服?”简直是抓住了最经典的一幕……
另外,还有一位“油腻大叔”,当然,它的真正名字叫作“彩绘灰陶袒胸胡人俑”,该胡人俑两臂屈肘反置于身后,似在迷惑他人,正在做“手彩类”的魔术表演。不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他的“大肚皮”!
这些生态各异的胡人俑,真实地反应出了北魏时期中国古代雕塑一个独特魅力。再往后,到了唐代,胡人俑的发展将达到艺术巅峰……
这些高鼻梁、蓝眼睛甚至是黑皮肤的“外国人”,在那个时期生活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之上,他们一定是幸福满满的,因为表情骗不了人!愉悦、兴奋、甚至是自信,统统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北魏到盛唐,几百年的时间里,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辉煌的一段历程,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开放、时尚、乐观向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