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这位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手握大权后,他选择了负气出走,并带走了几十万精兵,这一举动不仅深刻影响了太平天国的命运,有人说负气出走的背后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一决策隐藏着他对洪秀全独断专行作风的失望,以及对自己在太平天国内部日益被边缘化地位的不满。洪秀全为了牵制石达开,将自己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封为安王和福王,这种政治安排无疑加剧了石达开的不安与不满。面对这种局面,石达开选择了离开,以避免成为第二个杨秀清,重蹈天京事变的覆辙。
然而石达开的出走并非简单的负气之举,根据《李秀成自述》和《石达开自述》等史料记载,石达开在离开前已经察觉到了生命的威胁。他因洪秀全的猜忌而心生恐惧,最终选择偷偷逃离南京城,前往安庆军中避难。这种“逃走”而非“出走”的表述,揭示了石达开当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石达开在逃离南京时,带走了几十万精兵。这一举动并非轻率之举,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这些精兵是石达开多年征战的嫡系部队,对他有着深厚的忠诚和信任,石达开深知,只有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才能在外部建立一支制衡太平天国内部的力量。
此外石达开带走精兵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如果这些精兵留在太平天国,很可能会遭到洪秀全的清洗和报复。因此,石达开选择将他们一起带走,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石达开对部下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军事家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石达开出走后,曾试图在江西等地建立根据地,以图谋霸业。然而,由于进军路线不佳和清军的优势兵力,他的计划未能成功。尽管如此,石达开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继续为太平天国而战,他率领部队转战南方各省,一度取得了不少胜利。
石达开的出走和带走几十万精兵的行为,无疑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衰落进程,太平天国内部因此陷入了更加混乱的状态,军政一时无人主持,陷入瘫痪,洪秀全虽然事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请求石达开回归理政,但石达开已经抱定了远走的决心,没有再回头。
石达开的出走与带走几十万精兵的行为,是他在权力漩涡中做出的艰难抉择,这一抉择不仅深刻影响了太平天国的命运,也展现了石达开作为一位军事家、政治家和革命家的复杂性格与深刻智慧,这与他一生充满波折与坎坷的离奇遭遇或许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