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主将,他有着优秀的战斗指挥能力。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山东战场上曾经多次挫败日军。可是就在这个时候1940年,徐向前元帅突然被调离了前线战场。
之后他被安排到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以及抗日军政大学,去开展其他的工作。直到1945年才又回到了战场上。而这背后毛主席之所以做出了这样的安排,也是考虑到徐向前元帅自身的原因,以及组织的需要。
一、意外受伤
建国之后在1955年的时候,我国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军衔授予仪式。而在这次仪式上,我国总共评选出了10位元帅。而这10位元帅,都是在革命时期,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前辈。这10位元帅当中,有的擅长政治思想工作,有的擅长战斗指挥。
还有的,应组织需求,先后到过不同的工作岗位。而在这些一身才能,先后胜任过多个岗位的革命前辈当中,就包括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元帅出生在清朝末年的山西,读过师范学校。后来在自己23岁的时候,在机缘巧合之下,考到了黄埔军校。
作为正经军校毕业的军人,徐向前元帅在26岁的时候加入了共产党队伍。在这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徐向前元帅参加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战役。到1930年的时候,29岁的徐向前元帅,就已经是红军第一军的副军长。
而他之所以能够在不到30岁的年纪,就成为一军之长,这和他出色的战斗指挥能力是分不开的。而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更是在一系列反围剿战役当中展现了他优秀的指挥能力。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徐向前元帅成为了八路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
因为徐向前元帅有黄埔军校几年的学习作为基础,所以徐向前元帅在指挥战斗的时候,总能够总结经验,并且开辟出新的作战方式。有很多日本军官,都先后在徐向前元帅手下吃过败仗,他是抗日战争当中,山东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可是没想到,后来徐向前元帅却突然被调离前线。1940年的时候,徐向前元帅到了陕甘宁晋绥边区,接受组织的安排领导联防军。其实徐向前元帅离开前线战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的身体原因。
因为长期在战场上和敌人展开战斗,并且为祖国还有人民的未来感到担忧。日积月累之下,徐向前元帅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虚弱,后来病倒了。而刚好那时候徐向前元帅的左腿也骨折了,所以断断续续将近休养了一年的时间。
二、联防军副司令
可是长时间吃不好、睡不好落下的病根,并不是用一年的时间就能休养回来。身体差不多休养好了之后,徐向前元帅就想要回到战场上。但是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不适合再回到战场上,所以就把他拍到了陕甘宁晋绥区。
因为当时的陕甘宁晋绥区,并不是主要的战场。当时联防军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战斗而是生存。因为长期以来,共产党不管是医疗设备,还是武器装备都十分紧缺。再加上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到后面,连战士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所以徐向前元帅成为了联防军的副司令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带着士兵们生产、练兵。从一线战场上退下来从事生产工作,徐向前元帅的心里一定会有一些落差。但是他是一名思想成熟的共产党人,不会因为岗位的变动而对革命失去热情。
所以徐向前元帅,迅速地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轰轰烈烈的带领着边防军士兵们,开始生产活动。同时为了给后续的战斗做好准备,徐向前元帅一边带领士兵们搞生产,一边带着士兵们练兵,对他们的军事素质有严格的要求。
三、抗大校长
后来又过了两年之后,陕甘宁晋绥联联防军已经初具规模。这个时候,组织上又把徐向前元帅安排到了其他的岗位上。那个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943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已经度过了。而随着战斗进行到后半部分,红军队伍当中涌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
可是这其中很多新的士兵,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军事教育。所以为了能给共产党队伍以及红军队伍,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组织上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在伟人的建议之下,组织上决定让徐向前元帅担任代理校长。
一方面,是因为徐向前元帅有黄埔军校读书的经历,所以他掌握着基本的战斗军事方面的理论知识。而另一方面,他在反围剿战斗期间、还有抗日战争的前期,都在战场上有过出色的战斗指挥经验。
所以综合来看,徐向前元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知识,完全可以负责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培养工作。就这样,徐向前元帅又成了抗大的校长。虽然再次更换了岗位,但是有徐向前元帅对革命的信仰,以及他出色的个人能力。
不管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他都能完成好组织交给他的任务。这样看来,徐向前元帅这样一位出色的军事主将,从1940年到1945年之间,大概有五年的时间没有上过战场、指挥过战斗。而毛主席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这背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徐向前元帅自己的身体,不允许他承受高强度的战斗活动。而第二个原因,毛主席是考虑了组织上的需要。第三个原因,就是徐向前元帅有出色的个人能力,能够胜任这些工作。
四、总结
徐向前元帅的革命经历,充分体现出了他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而徐向前元帅的战斗精神,并不只是体现在对敌人的战斗当中。当然首先作为一名战士,徐向前元帅在战场上,从不退缩、总能打胜仗。
除此之外,徐向前元帅的战斗精神,也体现在他对自己的要求上。
作为一名前途一片大好的军事主将,突然离开的前线,心里一定会存在落差。但是徐向前元帅却从不抱怨,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组织的生产工作需要他,那么他就到负责生产工作的岗位上。
抗日军政大学需要他,那么他就去到学校里。徐向前元帅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擅长指挥生产工作、擅长教育活动,但是为了组织,他却硬生生的把自己逼成了一个全能型的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