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关东军进军关内,抗战全面爆发,在与日军进行的几年抗争里,对于日军的兵锋正盛,对于日本军队的绝对打击,我国军民皆陷入了悲观消沉的情绪当中,如果再这样下去,不用日军多么有力的进攻,军民自己的情绪就能打败自己。
在此种情况下,急需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情绪来振奋人心,于是在1940年,我党中央组织发动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
在百团大战的过程中,有一场战斗,揭开了我党军队战斗力与日军的真实差距。这就是关家坳战斗。
我军以8个团的优势兵力,对日军冈崎大队500人进行阻击包围战。但是战斗的结果,却是让人很无奈。
我军不仅没有取得战役的胜利。反倒以损失2000多人的伤亡,不得不无奈转移。而日军500人的军队,仅以损失200多人的代价,成功的返回自己的防区。
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距,事后我军的指挥员曾返回关家坳战场去观察总结过失败的原因:
一、地理与战略的双重考验
关家垴战役的地理条件对八路军极为不利。日军冈崎大队利用地形优势,构建了坚固的防线。可以说是居高临下对我军进行绝对的打击,火力交叉点使得我军士兵往上冲多少,便牺牲多少。可见地理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不言而喻,关家垴战役便印证了这一点。
二、武器装备的现实差距
武器装备的劣势是关家垴战役中我军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日军的火力配置远超我军,这直接导致了战场上的不对等。日军不仅火力充足,武器装备精良,甚至还配备了一个山炮中队。再加上日军还有飞机在天空支援打击。造成我军伤亡巨大。
三、时间与空间的紧迫选择
在关家垴战役中,时间成为了我军的敌人。日军作战往往都是统一联合作战,如果有落单的部队,附近的部队会很快支援,为了防止被反包围,我军不能和敌人拖太久,于是在无奈之下,我军只能撤出战场。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意味着胜利或失败。
可以说,我军是用人数来和敌人打消耗的,虽然关家垴战斗的结果令人遗憾,但战士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挺直腰杆的力量源泉。
如果我军有和敌人同样的武器装备,如果敌人没有外来支援,不用考虑时间因素,即使敌人占据关家坳的有利地形,我军也会让敌人全部葬身在这里。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