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长达2000多年的的封建历史,其中相继出现了400余位皇帝,在如此多的皇帝之中,秦始皇嬴政算得上是一位极其“与众不同”的帝王了。
嬴政执政时期,吞并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在嬴政看来,自己创下如此辉煌的功绩堪与三皇五帝相比肩,故而他给自己的称谓为“始皇帝”。可在史学家及世人的眼中,嬴政的功绩虽高却也依旧是位毁誉参半的帝王。统治残暴、法律严苛、焚书坑儒、不惜劳民伤财地修筑长城……这位名扬千秋的帝王在民间的骂名似乎超过了他的功绩。
嬴政的性格霸道暴虐、冷酷无情,但如此性情却并非天生,他童年及青年时期的一系列曲折苦楚的经历最终造就了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这其中,伤他至深的当属生母赵姬的所作所为。
政治投机家吕不韦将赵姬当作棋子送给秦国公子赢子楚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采取“连横纵合”、“联姻质子”、“远交近攻”等方法以求存自保、互相依附、联手制霸。秦国的昭襄王为了拉拢赵国,便提出要从儿子安国君的子嗣中选出一人派往赵国充当质子,以示秦赵两国亲好。众多儿子当中,安国君最不喜爱公子子楚,便将这个儿子推了出去。于是,公子赢子楚就来到了赵国充当质子。
赵国都城邯郸当时有个赵姓富豪之家,家中有个女儿天生丽质、姿容俊美,还擅长歌舞,此女名为赵姬。赵姬家道败落之后,她流落于市井之中,后来被在邯郸做生意的富商吕不韦当作家奴买了回去。赵姬先是成了吕家的一名歌姬,后来因其容貌出众而被吕不韦收做小妾。
吕不韦本是卫国人,他年纪轻轻就来到赵国经商,因为他独具商业慧眼、对行市走向预判精准,很快就成了赵国的富商巨贾。吕不韦把钱赚够了之后,想进入政界为官,于是,他就暗中物色可以成功打入政界的端口。
在一次应酬晚宴上,吕不韦见到了在赵国做质子的赢子楚。虽说彼时的赢子楚看起来懦弱无能,但眼光一向很好的吕不韦却窥见了一个新契机——何不扶助赢子楚登上秦国王位,一旦此事成功,赢子楚也势必会加封一个官职给自己,如此一来,自己入仕的梦想就能轻松实现了!
此后,吕不韦便找机会频繁地接近赢子楚。待二人熟络了之后,吕不韦就伺机向赢子楚提出了欲全力助其成为秦王的想法,没想到此番言语正合赢子楚的心意,吕不韦此后就与赢子楚终日厮混在一起,为了讨好赢子楚,吕不韦还时常将公子子楚带到自己的府邸,献上歌舞和美女,以博得赢子楚的欢心和倚重。
没成想,赢子楚在吕府唯一看上的美女却是赵姬,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吕不韦立刻满面含笑将赵姬送给了赢子楚。赢子楚得到美人后,日夜宠幸爱护,很快,赵姬就在赵国给赢子楚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嬴政。
经历了当人质、被欺凌、受冷落,嬴政养成了阴狠独断的性格
为了早日回到秦国,吕不韦自己出巨资,不断以赢子楚的名义向秦王宫及咸阳城内的绅士贵胄馈赠礼品和礼金,博得了一部分秦国贵族的好感和接纳。时机差不多了,吕不韦就与赢子楚回到了秦国,留下赵姬和嬴政继续在赵国为质。母弱子幼,留在赵国的数年间,嬴政受到了很多白眼和无端的欺凌。嬴政知道自己的身份尴尬卑微,却无力改变周遭的一切,因此,他的内心逐渐产生了暴躁及狠虐的一面。
回到秦国的吕不韦,一边替赢子楚登上王座而四处铺路打点,一边想办法将赵姬母子俩解救回秦国。秦国彼时的国力已经远超赵国,为了不引发战争,赵国国君最终还是同意放赵姬和嬴政回秦国。
吕不韦一直关注着赵姬母子的归国行程和安危,相比之下,已经颇有政治地位的赢子楚则早已志得意满,在公子府内众多姬妾的环绕之中纵情欢乐,几乎完全忘掉了赵姬和嬴政的存在。初回秦国的赵姬母子俩曾遭到秦国上下的怀疑和审视,秦国害怕他们是赵国的奸细,幸好吕不韦站出来作保,亲自将赵姬和嬴政迎回了赢子楚的公子府。
那个时候,赢子楚已经养了好几房妻妾,膝下也有了以嬴成蟜为首的几个儿子。因此,当嬴政上前叩拜父王之时,态度冷淡的赢子楚也只是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让他们休息去了,并未像慈父那样展现出对儿子嬴政的疼惜和不舍。
嬴政感受不到父亲的关爱之心,日子久了,他发现父亲和其他人都对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成蟜异常亲切关爱,仿佛成蟜才是父亲唯一的儿子。等到赢子楚成了秦王,大家对成蟜的赞美和奉迎更加明显了,嬴政心里清楚,大家这是将成蟜默认为了秦国的世子、未来的储君。
少年嬴政逐渐感到自己的势单力孤,他明白,在偌大的秦王宫中,唯有自己自强才能有出路,只有权力才能成为终生的护身甲胄。这一时期的嬴政,已经养成了阴狠独断的性格。
13岁的嬴政依靠吕不韦的助力成功登上了王位
吕不韦因为扶持赢子楚登上王位有功而被封为秦国丞相,嬴政知道在整个秦国,除了自己的生母赵姬站在自己这一边以外,就只有丞相吕不韦可以信任及倚靠了。为了打败成蟜、登上世子之位,嬴政极力拉拢吕不韦支持自己,而吕不韦一直以来对赵姬和嬴政都是以真心相待的,他选择支持嬴政。
在吕不韦的倾力支持下,嬴政果然压倒了公子成蟜,稳稳地坐上了世子之位。公元前247年,庄襄王赢子楚去世,13岁的嬴政登基为王,成了大秦的君主。而庄襄王在去世前,认为嬴政尚且年幼,便留下遗诏,让赵姬和吕不韦帮助嬴政一同协理政事。
嬴政杀掉赵姬后来所生的两个幼子,个中原委吕不韦心知肚明
嬴政登上了秦国的王位只是一个开始,此前他所经历的一切都默化成了一个真理:只有王位永固、大权在握才会安身立命、永远不再受制于人。
赵姬虽然人至中年,但却兼具风韵与风流,她先是与吕不韦暗通款曲,后来又在自己的寝宫中养了几个男宠,整日以享乐为人生目标。作为太后,赵姬在深宫中养几个男宠其实并不算什么大事,但坏就坏在赵姬头脑一时冲动,与最心爱的男宠嫪毐缔结了珠胎,相继生下了2个儿子。
不知赵姬是不是年纪大了有点糊涂,她将自己与嫪毐所生的2个孩子说成是嬴政的兄弟,还纵容不知廉耻的嫪毐在朝中兴风作浪,与吕不韦争夺权势。
对赵姬生子的事情,嬴政知道后却也无可奈何,虽然这件事表面上比较丢人,可嬴政终究还是不能去斥责自己的生母。对于赵姬在后宫的作为,嬴政本想选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但后来,嬴政还是果断地杀掉了赵姬与嫪毐所生的那2个孩子,这究竟是为何呢?
事情的原因说起来还是由嫪毐所起,嫪毐借着赵姬对自己的完全宠信,再加上二人生下了2个男孩,不知天高地厚的嫪毐便开始觊觎大秦的王位和权力,他希望早早地为自己和赵姬所生的2个儿子谋划未来,甚至暗谋取代嬴政、染指皇权。
后来,嬴政收到密报,得知赵姬竟然计划好了在嬴政的成年仪式上起兵造反,这让嬴政既悲痛又恼怒,来自生母的背叛叫嬴政痛彻心扉。举行成人仪式的当天,嫪毐果然挑起了反旗,早有准备的嬴政当场就平息了叛乱,不仅将嫪毐的党羽诛杀殆尽,还将赵姬软禁起来。最后,嬴政命人抓住了赵姬与嫪毐所生的2个孩子并将他们立即处死。
吕不韦在一旁冷眼观瞧,他深知嬴政早已经不是稚嫩顺从的黄口小儿,而是深谋远虑的成熟帝王。被软禁起来的赵姬在幽闭的岁月里,始终难以明白为何嬴政非要杀掉那2个孩子,她不认为嬴政会如此冷血残酷。但这个问题在吕不韦那里,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一件事。
首先,嬴政早年的经历让他无法容忍任何人企图染指皇权,嫪毐死得其所,但嬴政也担心嫪毐的2个儿子成年后会伺机替父报仇,因此,嬴政才痛下狠心将其诛杀殆尽。
此外,那两个孩子是赵姬所生,他们的存在无形中昭示着赵姬品行的不端与放荡,而嬴政出生在赵国,如今贵为秦王的他最怕有任何风言风语质疑其皇室血统的纯正性,嬴政肯定不希望将来有人拿赵姬的荒唐和放荡做文章,继而怀疑起自己的血统。因此,嬴政终究还是要灭掉赵姬放荡的“证据”——那两个与嬴政同为一母所生的“孽种”。
吕不韦纵然十分聪明,但他却没料到自己最后也是被嬴政的一封信而逼上了自杀之路。吕不韦服毒自尽后,嬴政才算是彻底收回了大秦的一切权利,他真正地成为了一代帝王,君临天下,而后成功地踏上了政治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