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共九大,毛主席讲话时见徐海东坐在角落,周总理:给他换个位置
创始人
2025-07-09 13:32:32
0

1969年春天,中共九大召开,毛主席走到台上,高兴地环顾环顾周围。看着看着,毛主席开口道,“徐海东同志来了吗?”“主席,我在这儿。”徐海东说。周总理这时笑着说,“海东同志,你怎么坐在角落呀,快给他换个座位。”

徐海东做过什么?为何让毛主席如此惦记?

“猛虎”将军

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引来了许多非议。也不怪大家讨论,主要是徐海东退出战斗一线已经快20年了。

1940年徐海东从战场上受了伤,便被送到医院治疗。之后徐海东的病情也不见好转,但国家尚在战乱之中,徐海东怎能放心休养?

他向中央请求重返战场,遭到了驳回。为此,毛主席还特意来看望他,说道,“天塌下来你都不要管,我们扛着,你就放心休养。”

之后徐海东听从中央安排,退出战斗一线,安心养病。即使这样,毛主席还是十分关心他,授予他大将军衔。

有一年,毛主席来广东视察工作,知道徐海东也在这里,第一时间便去他家里看望他,休息的地方也定在徐海东家的隔壁。

由于工作地方太远,毛主席需要乘坐汽车。他嘱咐司机,“汽车启动声音太大,我们把车停远一些,不要吵到海东同志休息。”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徐海东的关心和照顾。除了毛主席,周总理、贺龙元帅等众多领导也十分重视徐海东。

我们不禁好奇,徐海东身上到底有什么传奇经历,让众多领导如此钦佩?

“猛虎”的革命征程

说起徐海东,凡是跟他一起战斗过的人都会说,“他就像一个猛虎。”著名的红色记者斯诺也对他称赞不已。

1925年,徐海东加入我党后便投身到革命战斗之中,老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徐海东在家乡动员乡亲们参加黄麻起义。

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时任团长的徐海东不幸身负重伤,送往医院救治。徐海东刚醒过来便要求重返前线,可他之前的职位已经被人顶上去了,一时间徐海东去哪里成了问题。

徐海东也没有抱怨,坚定地说:“做不做官都不重要,只要能让我上战场,去哪里都行。”

有如此决心,中央必定不会让他寒心,一年后徐海东便被调到一个新团担任团长。

1932年夏天,潢光战役打响。徐海东带领军队向敌军负责进攻,当时双方兵力悬殊,要想打赢这一战十分不易。

在和陈赓的配合下,敌军进入圈套,徐海东一声令下,带领军队冲在最前面,歼灭近万名敌人,缴获了无数物资。

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被迫转移,时任27师师长的徐海东负责掩护,为大部队撤离争取时间。敌军的兵力多出我军十倍,但徐海东及其部下并没有畏惧。

在徐海东的领导下,27师在根据地与敌军英勇奋战,最后成功打退敌军。

1933年,徐海东担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由于队伍刚刚组建不久,军队只有2000余人。可国民党军已经集结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大别山。

面对国民党的十万大军,徐海东临危不惧,依然顽强坚守在大别山。

1934年,红二十八军转战葛藤山。敌军听到消息后,立刻派兵围攻。徐海东对当地地形进行分析,从实际出发,让几个排的战士利用当地“特产”——葛藤悄悄爬下山,再安排两个排假装修建防御工事迷惑敌军。

敌军果然中了计,下令从三面包围葛藤山,一举歼灭我军。

正在他们洋洋得意之时,殊不知爬下山的战士们早就绕道后面,将他们反包围在葛藤山里。在这次战斗中,我军活捉了敌军师长。

敌军师长输得心服口服,向徐海东问道,“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徐海东骄傲地指着远处的崇山说:“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虽然徐海东将军没有上过学,但他在军事上的造诣很高,一点也不亚于那些军校出身的军人。每次交战时,他都能第一时间看出对方破绽,攻其薄弱之处,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此后,敌军一听带兵的人是徐海东,斗志立马就减了一半。

葛藤山之战后,徐海东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1934年冬天,受中央指示,红二十五军要从河南出发,开启艰苦的长征之路。

第二年春天,徐海东所带领的红二十五军成功抵达陕南地区。这一路走来,红二十五军不断壮大人数已经接近四千人。

同年5月,国民党军集结兵力,向徐海东所在地区发动“围剿”。徐海东自知兵力不足,不能与敌军硬打。

于是,他决定先拖住敌人,等到敌军松懈时,再进行反击。时机已到,徐海东带领二十五军在荆紫关与敌军展开激战。

我军大获全胜,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几天后,在袁家沟歼灭敌军一个旅的兵力,粉碎了敌军的“围剿”计划。

1935年夏天,徐海东得知中央即将北上,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派红二十五军西进牵制敌人,迎接红军大部队。

走到双石铺时,我军歼灭了胡宗南的4个连。此战彻底惹怒了胡宗南,他派遣军队从四面八方包围红二十五军,试图将其一网打尽。

徐海东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北上。历经10个月的艰苦行程,行军近万里,徐海东所带领的红二十五军成为第一个到达陕北的军队。

五千大洋援主席

1935年秋天,红军结束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但红军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眼看着马上进入冬天,中央红军既没有充足的粮食,也没有保暖的棉衣。

粮食还算好解决,毛主席派人向富商借了一些粮食,足以度过这个冬天。最让毛主席头疼的就是过冬的棉衣了,毛主席让后勤部估算解决棉衣问题需要多少钱,后勤部大致估算一下,全军的棉衣至少需要三千块大洋。

但此时,中央红军只有一千块大洋了,毛主席不禁蹙起眉头。

毛主席派人找来杨至成,对他说:“你拿着我的借据,去向徐海东同志暂借2500块大洋试试吧。”杨至成拿着拮据,马不停蹄地前往徐海东的阵地。

杨至成到了之后,看红二十五军也并不富裕。但受到毛主席嘱托,他还是说出了此行目的。杨至成把借据交给徐海东,徐海东看了之后十分内疚,竟然把中央红军的过冬物资给忘了。

主席轻易不开口找人帮忙,现下肯定是遇见难处,徐海东是断然不会拒绝的。他马上找到供给部长问道:“中央红军方面物资紧缺,我们现在还能拿出多少钱?”

供给部长说:“我军现在也不富裕,最多能拿出一千多块大洋。”徐海东又找来后勤负责人,二人研究到凌晨。经过研究后,徐海东终于凑出了五千块大洋。

他把这笔钱交给杨至成时说道,“钱要是不够,我就再想办法,绝对不能让中央红军挨冻。”

这笔钱无疑是雪中送炭,每次毛主席想起时都会说:“徐海东就是革命的功臣。”

1938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徐海东从战场上受了伤,导致旧疾一并发作,不得已退出抗战一线。

之后徐海东向中央请求重返战场,但遭到毛主席的拒绝。毛主席对他说,“天塌下来也不用担心,你就安心养伤。”

从此,徐海东就留在了战争后方。1969年,徐海东被通知参加中共九大会议。他十分高兴,但又觉得自己休养休养十余年,大家肯定都忘记他了,因而选择在角落坐下来。

可赫赫有名的“猛虎”将军徐海东又怎会被人遗忘呢?

徐海东将军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取得无数丰功伟绩,我们会永远牢记徐将军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的精神。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走进延安,追寻红色足迹,聆听历... 上世纪30年代,一支起源于南方的新型人民军队,经万里长征后落脚陕北,一步步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站起来...
原创 清... 一百多年的光阴,只是历史长河中沧海桑田的一瞬。 然而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出现过怎样...
原创 苏... 在北宋的文化繁荣之时,苏轼和王巩这两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因共同的艺术追求和相似的人生遭遇结下了深厚的友...
原创 淮... 淮海战役对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对于这场战役的真正指挥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
原创 人...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文章的话请点击上面的“关注”哦!可以的话当然也不要忘记点赞,小编在这谢谢大家...
原创 李... 古代的婚姻观念与现代大相径庭,注重血统的纯正与传承,甚至存在着亲上加亲的现象。在这个时期,皇宫贵族的...
原创 1... 1973年,邓小平回到了中央,毛主席为了给他铺路,特意主持了“八大军区”对调,还特意让王洪文“点名”...
原创 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问三不知”,却鲜有人能说清这“三不知”是何指。其实,这短语起源于战国时期...
原创 卧...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三国演义》开篇首语,这部记述天下枭雄的演义小说,无一字不...
原创 建... 1945年8月15日,当得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时,全中国人民陷入到民族解放胜利的狂欢之中。 透过真实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