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平津战役爆发,为了保证胜利,东野12个纵队80多万大军奔赴华北战场。
开赴华北前,东野首先派遣10万人首先赶赴华北。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那么东野要这样做呢?
平津战役前,国民党华北最高指挥官傅作义手中有60万大军,但这60万大军却构成复杂,有傅作义绥远的部队和国民党中央军。面对我军两个方面军的进攻,傅作义是绝对打不过的,这种情况下,傅作义只想保全自己22万绥远嫡系部队,如果战败,自己可以向西撤退。但老蒋却让傅作义向长江以南撤退。
为了使自己的部队尽量减少损失,傅作义把绥远的部队布置在北平到张家口的战役西线,这里并不是战役的主要战场,可以减少损失。而却把中央军的30多万人布置在北平到天津、塘沽的战役东线,这里直接面对我军的进攻。如果东线失守,傅作义自己本身也不会有多少损失,直接让这些人南渡就可以。#历史冷知识# #历史回眸# #漫话五千年#
傅作义这样安排下的的防线很容易就会被我军突破,但目前我军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歼灭更多的国民党军。为了这个目的,东野首先派出程子华将军的10万军团进军华北,首先围困傅作义的绥远军队,这样绥远部队就无法逃脱 。
先遣兵团进军华北后,迅速包围了张家口的孙兰峰兵团,为了解救孙兰峰兵团,傅作义派出了自己的王牌35军,但我军将计就计,在新保安战役中歼灭了35军,使得傅作义陷入了被动局面,最终选择起义。
东野派出先遣兵团的做法十分明智,是解放战争中一个出色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