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是由东汉末年曹操所建立的政权,作为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曹魏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曹魏的运气却不怎么好,自曹操之后连续出了两代短命天子。野史中记载曹丕患有肺痨,本就命不久矣。不过他欺瞒有术,骗过了曹操,加上曹操又没有其他人可以选。
因此曹丕可以登上帝位,不过能骗过自己的老爹,却骗不过生死簿。早死照样还是早死,但曹丕早死也就算了,毕竟他死时还有成年的儿子。可他儿子曹叡遗传了他的优良基因,也不长命,并且情况更糟。曹丕至少还留下了成年的儿子,曹叡连成年的儿子都没留下。
曹魏两代短命天子造就了曹魏政权巨大的权力真空,这给了一位权臣绝好的夺权机会。这位权臣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是谁,本文今天讨论的倒不是他能够成功篡权的原因。恰恰相反,本文今天探讨的是站在曹魏宗室的角度,有没有办法防止司马懿夺权?
就历史的记载来看,曹魏被司马懿篡权,最根本的原因,倒不是司马懿有多么位高权重。恰恰相反,司马懿在曹叡死前,主动辞去所有职务,换取了曹叡的信任,没有被曹叡所杀。曹叡死后,所有权力都掌握在宗室大臣曹爽手中。也就是说,白板的司马懿,照样夺了手握大权的曹爽手中的权力。
从这一点来看,曹爽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无论给他多大的优势,他被司马懿夺权基本上是必然发生的。这种情况下,指望曹爽基本没有可能,所以还得曹叡生前自己想想办法。杀死司马懿自然是最好的办法,可曹叡能杀早就杀了,他不杀自然有不杀的理由。
那不杀司马懿要怎么对付司马懿呢?我想提升宗室诸侯王的权力是唯一的办法,曹丕在位时,因为忌惮自己的诸位兄弟。所以使出浑身解数打压宗室诸王,诸侯王们不但没有军权,连封国地方的事务也不能插手。这种情况下,诸侯王们就是顶着个王头衔的花瓶。
不能威胁曹魏皇帝,也不能为曹魏皇帝提供任何帮助。在太平时代,防止诸侯王们夺权,自然可以这么玩。可在曹魏中央皇室权力真空,权臣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这样做无异于自取灭亡,我想曹叡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做出改变,第一还是担心诸王篡位。
第二则是有些轻信司马懿会忠于曹魏,并且过于高估曹爽的能力。如果他能够提升诸侯王的权力,就算如后世西晋一般发生八王之乱。那天下还是曹魏的,不可能落到司马懿手中。更不用说内部斗争基本都发生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曹魏时代蜀汉东吴未灭。
有外部敌人的情况下,曹魏内部反而更容易团结。相较于被司马懿夺权,这样的后遗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