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文明元年,也就是唐朝太后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武则天刚废黜唐中宗改立睿宗的当年,广州都督路元睿身在地方,似乎对朝廷大变局没什么兴趣。
如果路元睿尽忠职守,也是一方百姓之福。但他的记载太少,实在不知道他这个都督最初是怎么当上的。他为人暗弱,手下僚属横行,经常侵夺过路商船的财物;他本人也冒取商人的货物。
有一次,有胡人商人告状,路元睿却索要枷锁,想把他们下狱治罪。然而这一次,他遇到了不要命的狠人:一个袖里藏剑的马来人直接登上大厅,当场杀死路元睿及左右十余人,没人敢靠近。凶手登船入海,官兵没能追上。
对武则天来说,抓不抓凶手其实在其次,重要的是广州都督的职位不能没人。武则天选择的继任都督名叫王方庆。
严格讲,这位新都督的名字应该叫王綝,方庆是表字。但古代有的人表字比名字更出名,即所谓的“以字行”。
王方庆十六岁就入仕,做了唐太宗的儿子越王李贞府上的参军,向李贞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后来任希古迁太子舍人,王方庆也跟随他继续学习。这里无从查考任希古效力的是哪位太子,大概是李贞的嫡弟后来的唐高宗吧。
唐高宗永淳年间(682年—683年),王方庆升迁为太仆少卿。永淳元年,高宗突发奇想,想在皇太子李哲健在的情况下,立李哲的嫡长子李重照为皇太孙,并开府置僚属,于是咨询吏部侍郎裴敬彝和吏部郎中王方庆。
高宗问,这事有先例吗?王方庆说,没有。高宗又问,那我来开这个头,可以吗?王方庆说,可以。
高宗很高兴,但最终未能为皇太孙设立府僚。李哲继位后就是中宗,但甚至还来不及把李重照正名为皇太子,就被母后换人了。
此事以后再提,现在先说王方庆到任广州以后的事。
王方庆一反前任所为,诚实廉洁不受贿。他知道辖区内有些部落首领因为长期贿赂官员而蒙受特殊照顾,便禁止官员和他们交通,并拘捕了最贪腐的部落首领们。当时议者认为唐朝建立以来,再无人管治广州能超过王方庆。武太后也下诏褒奖,赐瑞锦、杂彩,褒其善政。
天授元年(690年),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上书王方庆,王方庆大为嗟赏,说:“此子必能致远。”这个少年叫张九龄,他以后确实会成为名臣,本文不表。
天授是武则天作为周朝女皇帝的第一个年号,这时候唐朝已经被这位当家主母改成了武周,睿宗被降为“皇嗣”。
证圣元年(695年),武则天召回王方庆为洛州长史,不久加银青光禄大夫,封石泉县男;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转并州长史,封琅邪县男,尚未就职,又迁鸾台侍郎,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实质宰相;不久转凤阁侍郎,仍居相位。麟台少监李峤为王方庆上表辞让,未果。
凤阁、鸾台,就是中书省和门下省。
神功元年(697年),武则天伯父武士让之孙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武攸宜破契丹回朝献俘,按传统应由军乐队奏乐,但因正值高宗去世当月,内史(中书令)王及善请求备鼓吹但不奏乐。王方庆不同意,引用晋朝先例,称只有正值高宗忌日时才该不奏乐,建议仍然奏乐,武则天同意了。
一次,武则天去万安山的玉泉祠,上山的道路很险峻,想乘腰舆上山。王方庆反对,称作为君主这样做太危险了,她同意了。同年,她升他为石泉县子。
当时,还有每月一日于明堂行告朔之礼的仪式是否废止的争论。王方庆倡议维持,武则天同意了。
王方庆重视礼法,当时朝臣在大功臣去世之后没有按礼法致哀,他于是上书反映,武则天接纳其说,并责备了不遵守礼法的官员。经过这些事件,在朝的官员们都很敬畏他。
武则天不仅欣赏王方庆的能力,也欣赏他的家世。王方庆出身琅邪王氏,祖上能追溯到东晋丞相王导的第三子王洽,家族本来定居丹徒。后来南北朝时期,西魏攻破南梁都城江陵,王方庆的曾祖王褒被俘,和子孙从此效力西魏、北周、隋唐,这一支也就在咸阳繁衍了。王方庆的祖父王鼒,任隋朝安都郡太守;父亲王弘直,历任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之子汉王李元昌和荆王李元景的“友”也就是幕僚。
王方庆家族最出名的,可能还得是东晋书圣王羲之。武则天慕名,问王方庆可有收藏王羲之书法?王方庆答,当年唐太宗年间,王家早已将王羲之的四十余份书法呈上,只剩一轴了,但我愿意呈上十一世祖王导、十世祖王洽、九世祖王珣、八世祖王昙首、七世祖王僧绰、六世祖王俭、五世祖王骞、高祖王规、曾祖王褒及九世从祖王献之等其它28人的书法;献上书法时,又由李峤作表。
武则天却也没有白拿,她在武成殿将这些王家书法展示给大臣们,令中书舍人崔融作序,号为《宝章集》,并重新赐给王方庆,士人以为荣宠。
王方庆下次出镜,便是为了废帝唐中宗了。唐中宗被废后,被贬为庐陵王,丢到房陵。大约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问宰相狄仁杰自保之策,狄仁杰说:你可以劝陛下迎回庐陵王。
这里说的迎回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庐陵王一旦被迎回,绝不可能是探个亲就回去,下一步必然是被重新立为太子。睿宗虽然名为“皇嗣”,却不是严格意义的皇太子。庐陵王作为高宗的太子和传位对象,更能代表唐朝皇统的合法性。将来若他能够再次登基,每个曾经推举他的人也都可以期望得到他的报答。
虽然已有王及善、王方庆赞成,但狄仁杰不会嫌本方人太多。不仅仅张易之,武则天的近臣右肃政中丞吉顼和张易之的弟弟也是武则天的另一男宠张昌宗也都站过来了。张易之和张昌宗不止问过狄仁杰,也问过吉顼。
那么后来的发展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