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中国成立,大家都以为“战争”终于结束了,从此就能过上安逸的日子。可只有国家的领导人才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开始,如果我们不在那段举步维艰的时光里创造出更多的东西,那么新中国的未来依旧是“阴云密布”!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因此,当时的中国虽然“一穷二白”却也要发展国防、科技和航天,这正是在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毕竟只有当你拥有了“利剑”,其他国家才不会将你视为可利用的棋子或者是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鱼。就这样,一批批有着报国之志的科学家回到了中国,这其中,钱学森应该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位。
钱学森
而在大家关注钱学森对国家的巨大贡献时,往往忽视了站在他身后支持他工作和保证他安全的人,这个人就是聂荣臻元帅。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聂荣臻在看到钱学森的专车后,重新给他换了辆普通黑轿车,对于这种做法大家当时都很不解,事后才知其高明。
聂荣臻对钱学森的保护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造诣极高,所以他在36岁的时候,就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因此当年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他的才华使得美国当局十分忌惮。所以当时美国对其威逼利诱,先给钱学森开出各种优待,看他不动摇,就开始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年轻时期的钱学森
后来在中美大使的交涉之下,美国同意中国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国战俘来“交换”钱学森回国。就这样,在1955年的8月4日,钱学森终于收到了可以离开美国的消息。并且于9月17日下午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正式返回祖国。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终于再度踏上了故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
钱学森一家回国
在他回国之后,我国很快就出台了《建立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并且让钱学森成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院长。当时聂荣臻就是航空工业委员会的主任,与钱学森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交集。聂荣臻作为领导,对于钱学森的工作和生活都关怀备至。在这期间,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钱学森和聂荣臻
别看聂荣臻身居高位,甚至在1955年就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可是他本人却非常的“爱才”,而且懂得怎样才能为科学家营造出良好的研究环境。在“两弹”事业的发展当中,聂荣臻一直起着运筹帷幄的作用。
李瑞环曾经感慨地说:“过去搞原子弹、导弹、卫星上天,聂帅忠实执行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令,亲力亲为抓这项工作。这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兵力打赢‘两弹一星’攻坚战。”
聂荣臻在一基建工程峻工验收合格鉴定书上签字
而关注到钱学森的科研实力之后,聂荣臻对钱学森更加关照。这种关照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都能体现出来,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钱学森因为身份的特殊,可能面临着不少来自外敌的威胁,所以保护他的人身安全就成为了聂荣臻首先需要安排部署的事情。据悉,在1957年时,聂荣臻就明确提出,国防部五院要为钱学森的安全充分考虑,避免有“不法分子”混在他的身边对其造成威胁。
聂荣臻伏案工作
因此在聂荣臻的关注之下,钱学森的衣食住行都要受到严格的安全审查,甚至大部分时间,聂荣臻都要亲自进行审批和查看。比如在交通出行方面,他就明确表示钱学森不能乘坐飞机,因为飞机一旦发生意外那么纵使想帮忙也力不从心。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乘坐飞机,就连乘坐汽车,聂荣臻都会仔细斟酌。大家都知道,钱学森回国的时候新中国正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所以供领导使用的专车其实都不多,因此钱学森的出行有时候就经常遇见麻烦。
钱学森回到北京
在这种情况下后勤部部长接到了指示,立即为钱学森定制了一辆专车,其外形是天蓝色的看起来十分惹眼。据悉,这辆车并不是国产的,而是从美国进口的,所以不论是舒适度还是外观都是头等的。按理来说,这辆专车确实很不错,而且钱学森在美国乘坐的应该也是这种,所以这样的搭配算是非常贴心了才对。
钱学森和聂荣臻
可哪知道,聂荣臻在看到钱学森的这辆专车以后,立即就让手下把它换掉,换成了普通的黑色轿车。当时他的秘书范济生非常不解,不明白为什么放着美观高级的轿车不用,反而要用普通的。
但是聂荣臻的一番话让他幡然醒悟,原来聂荣臻指出,这辆车子不论是颜色还是外观都太特殊并且“扎眼”了,很可能会被有心之人盯上。要知道,当时在暗处想要对钱学森做什么的“不法分子”可不傻,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出动。
钱学森
由此可见,聂荣臻确实高明。当将轿车更换成普通的之后,人们就很难根据这一点来判断坐在轿车里的人,由此为钱学森排除掉了不少安全隐患。而除了安全方面,聂荣臻在工作上对于钱学森表达出来的关怀和信任也让这位科学家十分难忘。
聂荣臻对钱学森的信任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回国之后的科研进展虽然很快,但是很多人对这位“海归”科学家却不信任或者说是嫉妒。这使得在做一些关键决定的时候,钱学森总是会接收到各种反对的声音,使得研究无法顺利进行。
在这时,聂荣臻就给予了他绝对的信任和权力,他多次强调,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就听钱学森的,不用“纠结”。
钱学森每每回忆起这段时光,总是深情地说:“在聂帅手下工作的那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钱学森与聂荣臻等人在试验场视察
比如当实验遇见不确定的因素时,即使钱学森再三表示这种情况自己在国外做试验时遇见过,但是大家却还是按照规定行事不敢发射。后来在相关人员询问聂荣臻之后,他只是简单直白地说,这一点钱学森说了算,钱学森认为没问题就可以发射。
钱学森
在这样的支持下,钱学森的研究工作进展变得愈加顺畅,两人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不仅一同在黑暗的旧碉堡之内观看太空火箭发动机点火的情景,还一同视察导弹研究的相关工作。1991年,在得知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奖项之后,聂荣臻还专门写了一篇贺词。
聂荣臻
实际上,当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不仅是钱学森受到了聂荣臻的关怀,这位元帅对于国防科技人才都表现出得十分爱护,甚至有自己专门的“管理”方法。
十分“惜才”的聂荣臻
聂荣臻本人虽然是一位军人,但是他认为在对待国防科技人才的时候不能像管理部队那样做。因为科学家或者说知识分子是特殊的,作为管理者必须要结合实际,给予他们应有的支持。
最直白的体现就是在政务处理上,当时钱学森回国担任院长后,繁琐的政务使得他的科研时间被压缩。因此聂荣臻当时立即就通知五院领导,除了技术的工作以外,日常的政务工作都不要拿去打扰钱学森。
可见,聂荣臻是真正关心科学家的科研工作的,在必要的时候,他并不认为完全按照规矩办事就是好的。甚至一直强调,要把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去掉,确保科研人员有六分之五的科研时间。
1960年12月26日,聂荣臻在国防工业部干部会议上提出:“当前,不少的工厂、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里,都有一个通病,即会议太多,使人们没时间在政治上和业务上学习提高、做研究实验和阅读文献,也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聂荣臻晚年
聂荣臻确实是站在科研工作者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从他对钱学森的关怀就能看出。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聂荣臻总能以恰当的方式处理好矛盾,让科研工作者专心地搞科研,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也使得,不少人对于这位元帅都心存感激,非常的尊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