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丞相的活谁来干呢?
创始人
2025-07-07 18:33:04
0

过去有句俗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的就是丞相这个职位。

文官一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当上丞相,享受一下万人之上的敬仰和权力,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时间来到大明,强人明太祖朱元璋一心要废除丞相制,皇帝亲掌相权,将所有的权力都控制在手中。

公元1380年,大明胡惟庸被杀之后,中国最后一个丞相被消灭了,他的活谁来干?

一人之下

丞相和宰相都是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管理国家行政的最高长官,总之就是在皇帝一人之下,统管全部工作的大臣。

历朝历代官职不同,丞相的名称有所不同,但是这个职位一直都存在,发挥着作用。

西汉中后期的宰相都是参与管理台阁的公,东汉之后的宰相基本都是台阁长官,都是明确的职事官。

唐初以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台阁长官为宰相,是职事官宰相。

宋朝的宰相一般有两位,都是使职宰相。

元代短短百年,三省合并为中书省,设左右丞相,之后出现五丞相、中书和尚书丞相各两位、最后就剩下右丞相一名。

可到了朱元璋这里,他怎么就敢废除上千年的制度呢?

朱元璋看到了元代的经验教训,丞相制度,是朝局混乱的根本原因。

元代不到一百年,皇帝却有十一位,有的在位时间只有一两年,可见朝局的动荡,在皇帝的更替中,总有相权的影子。

元顺帝是元末代皇帝,他继位时只有13岁,权力集中在右相伯颜手中,此时朝中还有左相,后被右相打击,被撤除,伯颜成了独相,将权力控制在手中。

《元史》中记录“诸卫精兵收为己用,府库钞帛听其出纳”。

权势熏天顺帝之上,以致“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已”。顺帝忌惮丞相,终于在继位后的第七年,至元六年(1340)将他杀了,可天下的乱象,却无法收拾了。

前朝教训犹在眼前,朱元璋一早就准备废除丞相,只是在等待时机。

大明前期功勋集团,占据着重要位置,老朱利用杨宪一案,让李善长和刘伯温退出,他就是在做准备。

之后胡惟庸接替了杨宪的活,他完成老朱的一个个任务,人也变得轻狂。

但是他不知,老朱祖设置布政使司,直接管理地方,丞相属于中书,他已经没有管理地方的权限了,他的权力被压缩,架空。

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提出“胡元之世,政专中书。........是致民情不通,寻至大乱,深可为戒”。

老朱已经开始造舆论了,两年后胡惟庸被诛杀,他趁机废黜了丞相制度,还牵连了一大批淮西勋贵,一箭双雕,消除了两大皇权威胁。

洪武二十八年,下诏子孙永不得恢复丞相制度。

谁来干活

朱元璋是一个勤奋、控制欲极强的人,他决定自己来干丞相的活。

大臣们自然不敢多嘴,可老朱有没有思考过,在他之前那么多明君,都没有发现丞相威胁皇权,却让它存在上千年呢?

因为皇帝实在太累,得要找人帮忙干活。

朱元璋废中书省和丞相且不设置替代机关,但很快老朱感到太累,于是找来新一代秘书,殿阁大学士帮忙干活。

这是模仿宋代建立的,大学士以殿阁衔为官名,内阁大学士就出现了。

洪武年间,这些大学士权力有限,官阶只有五品。只是皇帝的秘书,没有权利。

可架不住朱元璋的后代,没有他这么强,干不了这么多活,到了明仁宗朱高炽时,他加强了内阁大学士的职权。

信用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给他们加上了从一品的“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头衔,更给予他们起草诏令,批答奏章的“票拟”权力。

这样一来,内阁辅臣的权利和地位,逐渐压倒了六部,“阁部之争”也贯穿了整个明朝前期。

到了宣宗继位后,正式确定了内阁为辅臣的地位。

内阁和丞相有哪些不同呢?

关键就是决策权上,丞相是可以对政事下决定的,甚至绕开皇帝。内阁学士甚至首辅,是没有这个权力的,他们只能票拟,就是干活。

票拟制度是宣德皇帝开创的,重要政事由内阁先拟定办法,写在票签上,交给皇帝,皇帝然后批复。

但是这项制度确定,是正统初年,因为朱瞻基突然去世,儿子朱祁镇只有9岁,朝中大事由三杨和张太后掌控,需要这套制度保证权力的平衡。

其实内阁就是担着丞相的活,可没有丞相的权力。

明孝宗弘治年间,他对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采用“平衡并重”策略。

到了成化年间,开始出现了首辅,内阁的领头人,它的权力也扩大了,不再是票拟,开始插手政务。

到了明世宗朱厚熜,首辅成了皇帝手中的一杆枪,这个皇帝腹黑得很。

嘉靖皇帝不断的扶植忠于自己的首辅,扩大他们的权力,让自己在幕后便于掌控朝廷。

嘉靖一朝,流水的首辅,铁打的嘉靖,可见首辅的覆灭只是皇帝的一念之间。

制度的平衡

大明为了制衡内阁,也制定了制度,保证皇权。

内阁票拟,本质上是建议和处理权,皇帝最后决定权,只有皇帝批红才能下达到各个部门去执行。

皇帝手中的权力可以批或不批,他可以留中、中旨内批,改定的方式绕过内阁,保证自己的权力。

留中就是留下暂不回答,这些奏章存档备用,或者等等皇帝再看看,再交办。万历皇帝后半辈子消极对抗文臣时,所有的奏章他都留中,耽误了多少事。

中旨内批,就是皇帝绕开内阁,的一种形式。中旨是皇帝端,不需票拟,皇帝或者司礼监,直接下达指令给各部门。内批是大臣端,直接绕开内阁,直接将事情呈报皇帝。

改定,就是字面意思,修改票拟内容。

还有一重保护,就是司礼监,它对内阁有着制衡的作用。皇帝内阁司礼监一个三角形,最稳定。

朱元璋是不允许太监干涉朝政的,还立了牌子再宫中。到了宣德年间,朱瞻基为了制衡内阁,想出来让太监读书,正统年间,司礼监权力大涨,他们也拥有了票拟的权力。

太监是皇家的人,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个好工具,司礼监逐渐变成了一个内朝廷,权力之大,超过内阁。

司礼监掌印太监,领导与内阁、六部、都察院分庭抗礼的机构,双方势均力敌。

皇帝左手内阁,右手司礼监,自己居中控制。这就是老朱当初的理性,权力掌握在朱家人手中。

万历年间张居正,为什么大权独揽,皇帝年幼、太后信任,最重要一点就是他和司礼监冯保是盟友。

三角形固然稳定,相权没有了威胁,但大明中晚期的斗争十分激烈,太监、内阁在内耗中将大明拖向灭亡。

#朱元璋#

相关内容

2-8人去张家界当地报团价...
最近我在计划一次2-8人的张家界旅游,想要找一个性价比高又不迷路的...
2025-07-07 14:27:51
京新药业:7月4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7月4日,京新药业(002020)融资买入8064....
2025-07-07 14:27:21
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上榜企业1523家,...
2025-07-07 14:27:20
北京信誉好的旅行社排行榜!...
宝子们,旅游旺季到啦!想在北京找一家靠谱的旅行社,享受一场说走就走...
2025-07-07 14:27:15
石家庄机场增加航班航线,出...
暑运启动在即,石家庄机场积极联合各航空公司,增加航班航线,为暑期出...
2025-07-07 14:27:11
A股规模最大银行ETF完成...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7日,华宝基金公告称,旗下银行ETF(基金代...
2025-07-07 14:26:30
原创 ...
现如今,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不出5年,中国贬值最快的是现金。主要原...
2025-07-07 14:25:48
北京旅游社排行榜揭秘,这些...
宝子们,旅游季又到啦!在北京这么多旅游社里,到底该怎么选呢?今天就...
2025-07-07 14:25:36
香港到深圳的跨境巴士
跨境交通连接着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香港到深圳...
2025-07-07 14:25:32

热门资讯

原创 军... 谈起清朝的大将军年羹尧,很多人对他都很熟悉,年羹尧在军事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清军依靠年羹尧率领的军队...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这个乱世之中,有三位人物的命运却让人唏嘘不已。他们本可以在历史的舞台...
《曾国藩解散湘军之谜:如日中天... 在清朝末年,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手握 30 万精锐之师,然而他却并未生出异心,最终选择遣散湘军。这一...
你没看错,非洲正在成为AI出海... 文 | 四分仪Quadrant,作者 | 一十,编辑 | 孙迩溪 曾经被人认为是相对落后的非洲大陆...
原创 岳... 靖康之变后,赵宋宗室的漏网之鱼赵构,逃到了南方建立南宋。金兵并没有放弃追捕,常常会派兵南下搜山捡海,...
原创 乌... #百度秋冬打卡挑战赛# 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乌拉盖是一位哥萨克贵族将军,于1876年10月19日...
原创 成... 文|老达子 本文共2379字,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前言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原创 朱... 自古以来,分封制容易造成国家内乱,这已经是近乎是常识了,对此从贫民一路爬上皇帝高位的朱元璋不可能不清...
原创 1... 北方四岛可谓是日俄之间最为严重的问题,虽然实际上由苏联所占领,但日本却始终不肯承认,并坚持将要回北方...
原创 徐... 民国时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时代,封建制度不断瓦解,西方各种思想体系引进,产生了许多离奇荒诞的故事。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