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0年,一位抗美援朝的营长明明立了大功,却被彭德怀亲自降级。得知这个情况后,他所在部队团长亲自打电话询问情况。
谁知电话那头面对质问,直接说了一句:“没有枪毙他就不错了!”
这个立功之人是谁,他又做了什么被降级?
从师长到营长
贾庭玉就是那个在战场上立了功却被降职的战士,对于降职之事他看的很开,认为在哪都可以,只要是能让他上前线打仗,他都可以接受。
而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被降职了,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服从管理,有时候会违反军令带来不好的影响,虽然他做的一切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作为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更重要。
贾庭玉在15岁的时候就参军了,别看年龄小人却很机灵,脑子转的快,鬼点子多,这些都让他在军队有立足之地。
他的这些特质很适合做侦察兵,部队经常派他到前方打探军情,他任务做的也很好,总是能快速、准确的打探到情况。
他也因此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后来他就担任了警卫营侦察排长,多次孤身一人深入敌后获取敌军情报,还有一次进入日军敌占区,将日本高级特务击杀,使得对方元气大伤。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也立下过很多次功劳,曾经最高担任过师长一职,可惜没多久因为犯错就被一撸到底。
在一次剿匪行动中,悍匪杀害了不少我军同志,双方在一系列的对抗后,我军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发出劝降优待俘虏的政策。
投降的俘虏不仅可以跟着队伍参军打仗,吃住还可以得到保障。如果不是因为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有几个人愿意过这种水深火热的生活。因此有不少土匪在看到政策后,主动到队伍上接受改造。
可倔脾气的贾庭玉看见这群土匪,恨的牙痒痒,他为了能给牺牲的战友报仇,不顾部队政策,私自解决了这批土匪。
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证明了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可他的这一做法给部队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让其他一些还在观望的土匪与部队政策背道而驰。他们想着既然降与不降都是死,那还不如拼一把,万一赢了就能活下去。
这一度使得我军劝降俘虏的政策难以推进,使我军与其他土匪兵刃相见,违背了最开始的初心。
贾庭玉因此也从师长降为了营长,在上级一次又一次的批评教育后,贾庭玉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他给部队带来的不良影响。
这件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错,只是大家站在的角度不同。贾庭玉是为了给战友报仇,而上级领导这么做也是为了不引起更大的矛盾冲突,再与土匪对上只会让更多的战士白白牺牲。
正是他的这些特质,个性鲜明,导致他无组织,无纪律。部队里的上级也都知道他这一情况,会经常性找他进行思想教育,希望他可以在做决定的时候跟上级汇报。可这些带来的效果都是短暂的,贾庭玉在安稳一阵子后便又开始了。
从营长到班长
朝鲜战争爆发后,志愿军第39军接到了上级要求进入朝鲜战场的命令。10月中旬的时候志愿军与韩军在云山地区碰上了。吴信泉在向上级汇报后,命令全军严阵以待,消灭韩军。
队伍中的贾庭玉得知要打仗了,兴奋的都睡不着觉。在大部队准备发起进攻时,前方志愿军发现韩军在转移物资,很有可能是要撤退。
吴信泉在重新做了战略部署后,决定命39军第115师在云山南的诸仁桥伏击敌军,切断敌军撤退的道路。与大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圈,将敌军死死捆住。
贾庭玉就是第115师344团二营的营长,在接到伏击敌军任务后,他在当天晚上又重操老本行,带了营里两名士兵趁着天黑悄悄的溜出了营地。
贾庭玉这是又想干什么呢?原来是因为部队形成的包围圈太大,对于敌军的情报都是靠朝鲜的侦察分队获取的。由于朝鲜军队已经跟敌军对抗过了,现在显得有点节节败退的意思,对于敌军情况他们也不能及时、准确的送达。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信息的不准确这双方交战时是一个巨大的致命伤,弄不清楚对方是什么军队、大致人数多少、武器装备力量如何这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就没办法做更加精准的战略部署,对部队来说就更加危险了。
而他正是深知这一切对于队伍的重要性,所以他再一次擅自行动了。贾庭玉悄悄来到侦察队:“你们两个跟我走,咱们去抓一些‘舌头’。”
听到营长的话,这两个侦察兵顿时来了精神。随后三人摸着黑,慢慢靠近了地方的一个防御阵地。
这个防御阵地是在一个村庄里,外围有一些士兵巡逻、把守,空地上停着十几辆坦克,突然枪声响起,三人立即趴下。
三人本以为是被对方发现了,还在思考对策的时候,枪声停止了。等了一会儿也没发现敌军的影子,他猜测对方只是放空枪罢了。
对于对方的虚张声势,贾庭玉反而不怕了,他猛地站起身,大摇大摆的朝着村里走去。在遇见了巡逻的士兵后,还跟他们打招呼,手搭到对方身上,说着对方听不懂的方言。
其他两人见此,也学着贾庭玉的做法,一身搂着一个敌军的肩膀叽里咕噜的瞎说着,一边说一边掺杂着几句“咱们干嘛去”、“去哪”的话,贾庭玉也只是淡定的回答:“跟我走就行了。”
就这样两人稀里糊涂的跟着他走,而这几个巡逻的士兵也稀里糊涂的跟他们说着驴唇不搭马嘴的话,还笑呵呵的把他们带进阵地。
这几个巡逻士兵看着三个人大摇大摆、自由散漫的样子,以为贾庭玉三人是韩国友军来给自己部队送情报来了。
为什么会以为贾庭玉等人是韩军呢?原来他们是美国军队。贾庭玉在经过一个屋子时,听见了里边有声音,便当即控制住这几人,快步进去,将里边正在寻欢作乐的美国军官打晕悄悄带走了。
人虽然带走了,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问题,营地里没有人能听懂这个美军的话,他只好将人带到团部,让团部翻译进行询问。
这一路上美军不停的说着什么,可是没有一个人搭理他,他以为自己要完蛋了,要被拉去解决了。当他被带到团部,终于有人能听懂他说什么了,瞬间感觉看到了救星,把知道的信息全部说了出来。
115师要伏击的原来是美军的第一骑兵师,是韩军发现被包围后找来的救援。美军的这支部队不是韩军能比的,他们参加过二战,立下过无数战功。
面对这样的敌军,得知了对方的一切情况,吴信泉立马改变战斗策略,在朝鲜军队的支援下,加强了包围圈的部署。
没有枪毙他就不错了
在战场上,贾庭玉奋勇杀敌,冲在战场的最前边,多次带领队伍向前冲锋,炸毁敌军坦克,击杀数百名敌军。
在这次战役后,二营获得了“英雄连”的称号,此时的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就在此时,吴信泉得到了将贾庭玉降职为侦察班班长的消息。
这个消息使他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不明白上级的意思。便打电话向上级反映贾庭玉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还没等他说完,电话那头的声音传了出来:“这还只是降职,没有枪毙他都算好的了。”
这个消息的传出,许多战士为贾庭玉抱不平,他们认为贾庭玉在这场战争中功劳最大,不升职也不能降吧。
反观贾庭玉这个当事人,他丝毫不在意,笑着说道:“挺好,我又能干自己拿手的事情了。”
总结:
仔细想想也是可以理解上级的命令,如果贾庭玉在侦察时被敌军抓住了,那整个二营将群龙无首,2营没有完成伏击任务,对整个军队来说将会是多大的危险。这一失误,将会让多少战士牺牲。
可是也不得不说贾庭玉是一个非有情有义,机智勇敢的英雄,他将一身热血都为祖国而奉献了。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不计个人得失的战士,才能有现在的和平时代。向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