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商鞅从卫国跑到魏国,又跑到秦国?
创始人
2025-07-07 21:04:57
0

卫鞅(公孙鞅)之所以跑到卫国,是成为公叔痤的中庶子,可以掌管公族事务。

当时的魏国非常强大,卫国相对较弱,卫国国君昏庸,不重用卫鞅。在这种情况下,卫鞅在本国(卫)几乎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因此,他选择离开卫国,进入更有发展空间的魏国。

公叔痤是魏国的丞相,对卫鞅的才华非常赏识。他在魏惠王面前多次推荐卫鞅,但魏惠王并不重视这一建议。

尽管如此,公叔痤仍然对卫鞅进行了照顾和保护,甚至在临终前再次向魏惠王推荐卫鞅。这种师徒情谊使得卫鞅在魏国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公叔痤虽然知道卫鞅的才能,但他也清楚卫鞅是一个“刻薄之人”。因此,他不愿意让卫鞅去制造更大的混乱,而是把他控制在自己的周围。在病危之际,公叔痤劝魏惠王杀掉卫鞅,以防他为祸。但由于魏惠王不听从公叔痤的意见,卫鞅并未被立即处死。

在公叔痤病逝后,卫鞅失去了在魏国上升的希望。他决定前往秦国,因为秦孝公颁发了求贤令,吸引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才。秦孝公对人才的需求和重视,使得卫鞅看到了在秦国施展才华的机会。

卫鞅有着强烈的个人抱负和改革欲望,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国家的命运。在魏国,他虽然得到了公叔痤的推荐,但由于魏惠王的不重视,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他选择离开魏国,进入秦国,这是一个更加有利于他施展才华的地方。

综上所述,卫鞅之所以跑到卫国,并成为公叔痤的中庶子,掌管公族事务,是因为他在本国(卫)缺乏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在魏国则得到了公叔痤的推荐和保护。然而,由于魏惠王的不重视和公叔痤的复杂态度,卫鞅最终选择离开魏国,前往秦国,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改革理想。

卫鞅在魏国期间的具体贡献和影响是什么?

政治影响:卫鞅在魏国时期曾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麾下,担任中庶子。这一职位使他有机会接触并影响魏国的政治决策。公叔痤死前,还向魏惠王推荐了卫鞅,认为他年少有奇才,可用之为相。

法家思想的传播:卫鞅受到了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这些人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卫鞅专研刑名之学,立志改革治国之道。他的法家思想在魏国也有一定的传播和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虽然卫鞅最终成为秦国的重臣和改革者,但他在魏国期间的经历和思想对他后来在秦国的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法家思想和以法治国的理念被认为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公叔痤对卫鞅的评价和推荐的详细情况是怎样的?

公叔痤是魏国的相国,他在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了卫鞅。公叔痤认为卫鞅年轻有才,能够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及地区。他对魏惠王说:“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并且强调如果不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这种言论显示出公叔痤对卫鞅的高度评价和极端的忠诚。

然而,魏惠王并未采纳公叔痤的建议。他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因此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这表明公叔痤的推荐可能并未完全基于实际情况,而是出于某种试探或其他目的。

此外,公叔痤在推荐卫鞅时,确实对他的能力和潜力有所认可。他曾经多次举荐卫鞅,但未能成功,最终在病重时再次推荐。这说明公叔痤对卫鞅的能力有一定的信心,并希望通过他来改变魏国的法令。

公叔痤对卫鞅的评价是高度肯定的,他认为卫鞅年轻有才,能够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及地区,并且在病重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魏惠王为何不重视卫鞅的建议,他的个人背景和决策过程是什么?

魏惠王(前400年—前319年),即梁惠王,是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他在位期间,虽然曾经下诏书向天下求贤才,但并未真正重视卫鞅的建议。这可能与他的性格和用人观有关。魏惠王被认为是一个自私且有破坏力的君主,他的个人利益至上,这种性格使得他在用人方面也表现出自我中心的态度。

此外,魏惠王对商鞅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用人观念。尽管宰相公叔痤临死之前力劝魏惠王重用商鞅,但魏惠王却对这位战国时代最伟大的改革家不屑一顾。这种“崇儒抑法”的抡才政策,使得魏国错失了利用商鞅进行改革的历史机遇。

魏惠王的决策过程也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他选择了庞涓作为上将军,这是他希望通过年轻出身清白的人才打破陈旧的用人思维,为国家带来新的希望。然而,这种尝试并未能有效改善魏国的国势,最终导致魏国从中原霸主的位置上跌落。

魏惠王不重视卫鞅的建议,主要是由于他的个人性格和用人观念,以及他在决策过程中的其他考虑。

卫鞅在秦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贵族的强烈反对:卫鞅的改革触动了贵族的利益,特别是土地私有制的引入和赋税改革,这些措施剥夺了贵族的传统利益,导致他们强烈反对。这种反对不仅来自于社会层面,还涉及到政治斗争,最终导致了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

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落后:在春秋时期,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关东六国,如齐、楚、燕、赵、魏、韩等国家及地区。这种落后状态使得实施改革更加困难,因为需要从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调整和改进。

改革的艰难推行:商鞅变法是一个分步骤推行的过程,整个变法准备了五六年才开始实施,这表明其过程之艰难而谨慎。每一步的推行都可能遇到新的阻力和挑战。

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商鞅在变法过程中,不仅要应对国内的反对和阻力,还要面对外部的威胁和挑战。例如,他曾二度率军破魏,但这也暴露了秦国在军事上的不足。

卫鞅在秦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包括贵族的强烈反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落后、改革的艰难推行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头条创作挑战赛#

#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2-8人去张家界当地报团价...
最近我在计划一次2-8人的张家界旅游,想要找一个性价比高又不迷路的...
2025-07-07 14:27:51
京新药业:7月4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7月4日,京新药业(002020)融资买入8064....
2025-07-07 14:27:21
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上榜企业1523家,...
2025-07-07 14:27:20
北京信誉好的旅行社排行榜!...
宝子们,旅游旺季到啦!想在北京找一家靠谱的旅行社,享受一场说走就走...
2025-07-07 14:27:15
石家庄机场增加航班航线,出...
暑运启动在即,石家庄机场积极联合各航空公司,增加航班航线,为暑期出...
2025-07-07 14:27:11
A股规模最大银行ETF完成...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7日,华宝基金公告称,旗下银行ETF(基金代...
2025-07-07 14:26:30
原创 ...
现如今,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不出5年,中国贬值最快的是现金。主要原...
2025-07-07 14:25:48
北京旅游社排行榜揭秘,这些...
宝子们,旅游季又到啦!在北京这么多旅游社里,到底该怎么选呢?今天就...
2025-07-07 14:25:36
香港到深圳的跨境巴士
跨境交通连接着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香港到深圳...
2025-07-07 14:25:32

热门资讯

李政什么的男孩名字,你选对了吗... 给孩子起名字可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姓氏“李”这种大姓,配上“政”这个字,既显得有文化底蕴,又寓意着孩子...
原创 抗... 1950年年底,抗美援朝前线抓获了大量联合国军的俘虏,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审讯,缴获的英文文件也无人能...
原创 诸...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儿子却反对姜维北伐,这是为何呢? 姜维北伐的频率过高,是诸葛瞻难以支持的一个重要原...
民族大揭秘:从古至今,那些你不... 民族大揭秘:从古至今,那些你不知道的民族知识与故事 #李秘书讲写作#这节就讲一讲有关民族的知识。作者...
原创 1... 1994年,一个虚弱的老人躺在床上,他颤颤巍巍地举起手,仿佛要说些什么。 一旁环绕的子女看见父亲的动...
原创 从...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刘邦在起兵反秦之前,似乎是一无是处的,连刘太公都说他是“无赖”,知子莫若父,可见他...
原创 新... 东夷列传 东夷是我国古代对黄河流域下游,即东方各部落的通称,后来延展为对东北亚各民族、国家的统称,主...
原创 粟... 笔者曾经有一个困惑。 1946年6月内战开打,粟裕明明在苏中战役中打出辉煌的七战七捷,为什么后来华中...
原创 刘... 大汉王朝首次面临的重大危机,便是吕后的动乱。 刘邦的妻子吕雉专权,大汉王朝几乎危在旦夕,刘家的天下险...
原创 西... 前言 在西周初年,周王为何能够统辖各路诸侯?答案或许隐藏在周王的武装实力之中。西周时期,周王的武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