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许多人看来,毛主席天不怕地不怕,无所畏惧是我们的伟大领袖,但在毛主席去世后据他身边的警卫员李银桥透露,即使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毛主席,也有“三怕”。
而毛主席这“三怕”又是什么呢?
毛主席并不害怕死亡,不仅如此还经常以平常的态度面对死亡,当被问到生死问题时,毛主席也曾说过:无论人活多少岁,最后都是要面对死亡的。
在毛主席去世后,他身边的警卫员李银桥曾说:毛主席并不惧怕死亡,而他却有“三怕”,而他的这“三怕”却皆是为人民所怕,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感情,时时处处为广大人民群众考虑。
毛主席一“怕”眼泪:
1934年,红军长征艰难进行的时候,毛主席带领部队经过贵州剑河县时,偶然发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婆婆正带着一个年幼的孙子在讨饭。
毛主席走近前询问后才了解到,这位老婆婆的儿子被国民党强行征走,而家里的粮食也被地主抢走了,为了维持生计,她只能带着孙子四处乞讨。
得知这一情况后,毛主席感到无比心痛,泪水不禁涌上眼眶,他立刻脱下自己的毛衣,又让秘书拿来两袋粮食,一同送给这位老人,他不仅关心人民的苦难,更是以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1947年,毛主席决定将李银桥留在自己身边担任警卫员,李银桥具备一定的武功底子,能够有效地保护毛主席的安全。
然而,一开始李银桥对这个提议是拒绝的,后来,毛主席与他提议可以先在身边待段时间,最后自己决定去留。
李银桥作为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他亲眼目睹了毛主席的领导风采和为民着想的情怀以及对人民的关怀与关注,随后在毛主席身边一待就是十五年。
毛主席在平日里很少流泪,但他曾告诉贺子珍,他最受不了的是穷苦老百姓的眼泪,一旦听到他们哭泣,他自己也会忍不住流泪。
1948年,毛主席乘车前往西北坡的一次行程中,李银桥担任毛主席的安全保护工作。他始终紧绷神经,毫不松懈。
毛主席察觉到了李银桥的紧张情绪,他笑着对李银桥说:不用这么紧张,我自己都不害怕会有埋伏,放平心态。
在听到毛主席的话后,李银桥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在这时,附近有几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毛主席让李银桥下车查看情况,李银桥走近一看,发现一位母亲抱着她的七八岁的女儿。
李银桥察觉到小女孩生病了,他迅速回到毛主席身边,向毛主席汇报了情况。
毛主席听闻后立刻下车查看,他走向人群,来到母女面前,毛主席轻轻摸了摸女孩的头发,感觉到她的体温异常高,而且脸色发黄,看上去非常虚弱,毛主席便询问孩子的母亲,孩子的病情已经持续了多久。
虽然孩子的母亲并不认识毛主席,但在看到毛主席后,她感到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她毫不犹豫地向毛主席描述了孩子的病情。
毛主席了解情况后,立即将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心翼翼地抱起她,仿佛她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按当时的条件只有西柏坡才能救治这个孩子,毛主席迅速驱车前往。
在途中,李银桥看着毛主席紧张的神情,眼角似乎还参杂着泪水,不太明显,而且还安慰着小女孩,让她不要害怕,一定会把她治好的。
一到达西柏坡,毛主席立即通知李银桥去叫医生。李银桥急忙奔向医务室,告知女医生朱仲丽,让她做好准备,有一个小女孩病情十分严重。
随后,毛主席抱着小女孩走向医务室,经过检查后,医生发现女孩需要特定的药物才能治好,而这些药物是为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领导层准备的,不能随意使用。
毛主席坚定地说现在就是紧急情况,立即让医生给孩子使用药物,经过药物的救治,孩子终于苏醒过来,在一旁的母亲高兴得抱着孩子大哭,而毛主席也流下了眼泪。
毛主席看到事情已经好转过来,为了确保母女的安全和健康,安排医生使用他的车辆将他们送回家。
二“怕”血:
众所周知,毛主席在指挥过百万军队的战斗中表现果断坚决,但事实上,毛主席本人很少亲自持枪,而且对于血腥场面十分害怕。
当时他刚刚进入北平城时,香山上聚集了许多领导人,其中一些曾经是从军出身的,一些领导干部每天不打仗手就痒痒,于是一些人便拿起武器在山上打麻雀。
有一天,一声枪响打破了香山宁静的氛围,此后效仿者络绎不绝,一些警卫员纷纷加入其中,然而,有一次,毛主席开完会返回住处时,刚好目睹了几个警卫员他们手中提着的麻雀。
毛主席充满好奇地询问他们手中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回答说是麻雀,他们的手上还滴着鲜血,毛主席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他要求以后不允许再射击麻雀。
李银桥对此感到好奇,他问道:“毛主席,您为什么害怕血呢?”毛主席回应道:“看到血就像是看到那些曾经牺牲在战场上的英雄,为了保家卫国而献出了生命,平民百姓们为了掩护我们也被残忍地杀害,一想到这些,我就感到万分心痛。”毛主席深深地理解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牺牲,这种深沉的感情使他不忍见到血腥的景象。
三“怕”求饶:
毛主席还有一个忌讳,那就是对于求饶,作为领导人,毛主席一直以果断行事而闻名,但他最害怕的就是别人向他求饶,在毛主席的眼中,求饶是对信念和革命精神的背叛。
有一次,红军在陕北时的生活极其艰苦,缺乏粮食和物资。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名来自警卫班的小战士无法忍受这种苦痛,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逃离了。
如果这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离开,大家也许还能理解,然而,这位小战士所在的是警卫班,与首领们经常接触,了解许多重要情报,万一他逃到敌人那里投降,那将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警卫部队迅速组织起来,朝着小战士逃跑的方向展开了追捕行动,为了能够追回他,大家付出了不少努力和心思,经历了艰辛,最终成功将他抓回。
一些人喊着“枪毙,枪毙”,毛主席听到喧闹声后,走过去查看情况,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身影瘦小的战士,他吓得蜷缩在地上哭泣。
毛主席询问后,这名小战士哭着解释说:他只是因为思乡,并没有打算成为逃兵,毛主席理解年轻战士的情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深知战争对士兵的考验和折磨,当毛主席看到这个小战士狼狈不堪的样子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他立刻下令释放这个小战士,表示不再追究他的责任,毛主席还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些粮食,让他在回家的路上能够充饥。
毛主席深知,革命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他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信只有与群众紧密联系,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因此,他害怕出现任何使群众受苦、吃亏或被忽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