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了周末,我们今天来谈谈三国蜀汉的张飞。在《三国演义》中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很多影视剧中,张飞也是个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大汉;戏曲中张飞的脸谱更被勾成黑十字门蝴蝶脸,不同场合,他的面谱可以勾画出笑面,或是怒面,而多数时候张飞的面谱有豹头环眼之态,表现出凶猛、骁勇之相,更多时候是给了他黑脸的形象。而黑脸张飞形象已深入人心,但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真的如此吗?我们会不会被《三国演义》或者影视剧欺骗了呢?有几件事表明,我们可能真的被艺术家塑造的艺术形象欺骗了。历史上的张飞,很可能是位文艺中年,还是个高富帅。
张飞,字益德(小说为翼德),汉族,涿郡涿县(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蜀汉名将,身高八尺(三国一尺约23.1cm,约合现在1.85米),雄壮威武,颇有胆识,被称为“万人敌”,跟随刘备起兵,曾率领20骑阻挡了数千虎豹骑追兵,长坂坡上执矛立马,怒目圆睁,一声怒吼:“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吓破百万曹军,助刘备脱险。历任别部司马、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巴西太守、右将军、车骑将军、司隶校尉等职,取西川、擒严颜、败张郃,封新亭侯、西乡侯。张飞性格豪爽,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曾义释严颜,又爱鞭挞部下,与关羽、诸葛亮并称“蜀汉三杰”。220年6月死于部下暗杀,谥桓(huan)侯。
“纵横国史”为什么说,历史上张飞可能是个高富帅,还是个文艺中年呢?从以下这几件事判断,我们认为大家可能被艺术作品或影视剧欺骗了。
一、张飞是个书法家,擅长草书,还是个画家,擅长画仕女图。《三国演义》及一些影视剧中把张飞描绘成屠夫、黑脸、一介武夫的形象,粗人一个,实际上张飞是个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人的。他既是画家,又是书法家,还是个诗人。有几点迹象表明张飞兼具这些文化素养:1.明代的《丹铅总录》中有一条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2.明代的《画髓元诠》也记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3.元代吴镇有诗名《张益德祠》,诗中说张飞擅长书法,连钟繇、皇像也未必比得上他。4.张飞曾留有墨宝《立马铭》,又叫《八蒙摩崖》。1985年修阆中市锦屏山时,曾见达州渠县八濛山下有一块勒石,上刻“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其字如行云流水,隽永秀丽。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清代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关于张飞传补注引自《方舆纪要》所述等书皆有此记载。
《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郃领兵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逸待劳,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当时他非常高兴,便以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蒙山石壁上,刺凿下与这通“立马铭”正文相同的两行隶体大字,以示纪功勉士并兼羞曹军。此方汉代摩崖石刻,惜因年代久远,山石裂崩,刻文损毁。今陕西岐山县博物馆就收藏有一幅张飞“立马铭”手书碑石原拓,字体、大小均与史载吻合。
上述4点证据表明,尽管第三点中诗人难免有些浮夸,但是张飞书法不赖,当是定论,同时,张飞不仅擅长草书书法,而且能画仕女图,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中年男。
此外,据说张飞还会写诗作赋,在打败张郃后,他率部巡游真多山,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十九字的游经,情景交融,言简意深,体现了张飞的个性。
二、张飞其实是个高富帅,并不是个粗糙汉子。关于高富帅这点,小伙伴们可能对“帅”这点不怎么好理解。“高”这点毋庸置疑,无论是历史还是小说,张飞都是个“身长八尺”的高大汉子,“雄壮威猛,亚于关羽”;而“富”这点相对不怎么好理解,因为《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张飞的简介是“河北涿郡屠夫,以杀猪为业”,这表明张飞是个市井之徒,放在今天顶多是个“小老板”。但在《三国志》中并无此记载,而在其他相关记载中,张飞其实是“河北涿郡豪绅”。有一点《三国演义》也不敢否定的是,张飞散尽家财为刘备打造兵器和招兵买马,要做到这点,说明张飞自身家底的经济实力还是有的。当然,后来张飞做到车骑将军,刘备在平定益州时,按功劳赏赐众人,张飞因为“飞所过战克”,功劳大而被刘备赏赐“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不仅钱财赏赐多,还做了地方大员,“富”这点应该还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张飞的“帅”,因为《三国演义》及各戏剧影视中都表现张飞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而戏曲中张飞黑脸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这就让大家先入为主,都认为他长得不好看;同时《三国志》等正史中对张飞样貌没有记载,仅有一句“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的记载,这也让大家固定认为张飞作为一介武夫,大有魁梧威猛粗犷之感,毫无“帅”之感。实际上,在2004年时,我国文物部门人员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的一个石人头像,该石像大约高四米,宽三米多。据当地人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扎寨处专门雕塑的,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与《三国演义》和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张飞形象大相径庭。据四川一带出土的文物中显示,张飞很可能是个面如美玉,神采飞扬的美男子,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个彪悍的粗人。
“纵横国史”有三点理由判断认为,张飞很有可能是个“美”男子。一是张飞的出身,这与他的富有关,即历史上的张飞也算是河北的一个小小名流;二是张飞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即前面说的,张飞爱好练书法,并且写得非常好,同时张飞还是个画家,也会作诗;此外,张飞是个敬重有文化的人,这表明他是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张飞“粗中有细”的评价也可侧面佐证,而《三国志》评价张飞“并有国士之风”,品貌应该不会太差;三是与张飞的女儿有关,张飞两女均为蜀汉后主皇后,倘若张飞真是豹头环眼,生出来的女儿遗传了父亲的相貌,恐怕刘禅也不敢娶。
因为,如果各位认为刘禅与张飞两女的结合是政治婚姻,因此张飞两女长得美丑无伤大雅的话,其实“纵横国史”认为也未必,以张飞与刘备结义兄弟的情谊和张飞甘愿一生追随刘备颠沛流离的情况看,如果刘备觉得张飞之女样貌不行也没有必要强加婚娶,而不婚娶就会导致刘、张两家关系破裂,这个可能性倒不至于产生;此外,古代皇后一般都要母仪天下,而如果刘禅两皇后都丑,可能是选不上的,因为古代似乎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的样貌很注重,比如古代为官除了选拔有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看脸的,比如钟馗考中状元却因相貌丑而不被接纳因而自杀的故事,号称“凤雏”的庞统也因为样貌丑陋而不被东吴重用,这说明古代对品貌很重视,还不要说一国之皇后。因此推断张飞相貌应该不会太差,甚至还可能长得有点“帅”。以上是作者一点小见解,若有不对请指正!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你所认知的历史上的张飞有怎么一个人呢?欢迎留言、评论、指正!
您的关注、转载、分享、收藏是“纵横国史”创作的力量,您的评论、交流和指正是“纵横国史”进步的推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注:本文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三国志》《三国志集解》《三国演义》等书及考古发现,内容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图文编辑:纵横国史
文章作者:一枚爱好历史的小青椒。
作者简介: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教师,历史学硕士,“纵横国史”《周末说三国》特邀嘉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