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了十大大将,百度网友提得最多的大将是粟裕和陈赓,尤其是粟裕,其知名度堪比元帅,有“战神”之称。其他的8位大将,几乎很少有人提及,知名度远远不及十大元帅,甚至和许世友、韩先楚、邓华等一些有传奇色彩的上将相比,知名度都不够响亮。
我们以粟裕、徐海东、王树声大将为代表,对比下韩先楚、邓华上将,他们在百度搜索指数的热度数据。
明显地可以看到百度搜索指数整日日均值,粟裕大将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百度搜索指数达到3715。但徐海东、王树声大将的搜索指数,则远远不如韩先楚、邓华上将,尤其是战将韩先楚,搜索指数达到了惊人的2635,是徐海东的2.1倍,是王树声的3.35倍。
其实,知名度这东西,真的和功劳以及资历深厚关系不大,怎么样知名度才会提升,主要和如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参加长征的人知名度更高
毛主席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的意义非常巨大,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战略转移。其实,同一时期也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其辛苦程度不亚于长征,陈毅就在南方,没参加长征,至今被某些人说这是陈老总的资历硬伤。
二、中央红军的人知名度更高
中央红军有毛主席这个舵手引导,自然可以有更多乘风破浪的历史伟大事件。相对来说,红二、红四方面军的的知名度要稍微弱一些。
三、八路军的知名度更高
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相当于新四军,总体来说,八路军更为人所熟知。
四、参与三大战役的人知名度更高
三大战役耳熟能详,其实三大战役之外,还有西北战场、西南战场、东南战场等等,但都知名度不如三大战役。
五、军事长官知名度更高
战争年代,军事长官更加具备传奇性,十大元帅真正的政工元帅就只有罗荣桓,可见军事长官的知名度要大于政治主官,因为很多网友都喜欢看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的将领,而往往不太留意繁杂的后勤补给、人事调动、情报统战等。
粟裕、陈赓大将的传奇经历自不必说,所以他们知名度非常高,一直被网友所热议不止。但其他元帅或多或少,都有上述五个方面当中的一些因素影响了知名度。
徐海东是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被授予大将军衔,徐海东曾经借给中央红军5000块大洋,这是大恩。但徐海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没有怎么参与,所以没有大的知名度。
黄克诚主要做后勤、政治工作,甚至在文书工作都是一把好手,虽然指挥部队也确实不差,但次数不多。
谭政,从根上说都是政工干部了,毛主席对谭政有一句非常高的评价,概括了谭政的政治工作特点和出众能力:谭政就是“谈政”。说明谭政其实是天生的政工巨匠。
萧劲光虽然参加过长征,但是抗日战争期间,他一直担任留守兵团司令。基本一直留守后方,很少上前线,主要是防卫工作。
张云逸资历足够老,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但在抗战时期主要在华南地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也是负责后勤工作。
罗瑞卿,也是政工出身的干部,后期主要是在公安部队工作,在战功上,要弱于很多军事将领的。
王树声是四方面军出身,参加过西路军,没参加过我军最辉煌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许光达因为一直在苏联养病,没有参与过长征。后面也一直在后方,参与的大战有限。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这8位大将的知名度相比个别上将,稍微差一点,但历史是很复杂的,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贡献,只是有一些岗位不需要那么张扬,他们只是在后面默默奉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