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的开启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从大秦帝国正式建立以来,封建制度便开始了长达千年的伟大统治。
作为一种制度封建时代的特性便是皇权之上,阶级特征也极为明显,每个阶级当中的人基本都有着独特称号,也正是在那个时代门第观念逐步盛行。
如今关于秦始皇的政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从前在书本上了解到的秦始皇充满暴戾气息,纵然组织修建长城为后来的王朝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暴君头衔秦始皇没能摘下,长城是不计其数百姓们的心血,长城之下埋尸骨,多少铁血男儿当年为此付出了生命健康,足以见得万里长城背后是百姓的血泪史。
封建制度刚刚发展的阶段还有待完善,而且国家尚未建立国内百废待兴,六国大一统之后并不代表万事大吉,相反文化在、生活以及习俗方面都急需改变。
站在这种角度看待秦始皇的残暴行径,并不难理解为何要用极端方式提升国力,不过是因为秦始皇的时间并不多,等待着脱胎换骨改变的方方面面太多。
秦朝的改革涉及到了关于帝王自称的问题,嬴政将朕作为帝王的自称,亦为后代帝王开创了先河。
皇帝对自身的称呼经过了数次演变,这点从古装影视剧中便可得知,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孤、寡人等等都是皇帝的称谓。
当然了很多人也会产生疑问,在人类心中尚且没有统治者或领袖观念之际,这些后世才流行而起的代称,难道本意也是如此吗。
其实并非如同人们想象中的理所当然,像秦始皇嬴政用来自称的朕一字,起初与帝王或是天下之主的身份无关,不过是一个普通至极的字眼。
朕这个字的构成看似也平平无奇,所以当嬴政诞生了用它来自称不免觉得敷衍,简简单单一个字如何能抵得过皇帝,皇帝这个词一听便知是尊贵霸气的象征。
即便是听来也能够觉察到其中的特征,传说中嬴政并不是第一个想法使用朕的人,这个人物实际上是李斯,李斯之名哪怕不熟悉秦朝历史的人也不陌生。
当时李斯的想法并未得到认可,多数朝臣都认为朕一字震慑力过差,饶是嬴政也是这般认为,然而当李斯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后,众人才恍然大悟李斯为何执著于此。
首先要将朕进行拆分,如今人们所看到的汉字,都经历过了无数次的变革,正因如此汉字才变得更贴近于生活,早期的汉字皆是从生活中汲取了灵感。
所以考古曾经的文字作品,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汉字都代表了某种行为,象形文字的出现是汉字历史中的重要部分,亦是汉字文化中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之后的汉字逐步朝向简化改变,而将朕拆分后得到的则是舟与火,虽说与后世人理想中的有所不同,但拆分的规矩也会随时间变化。
先从舟这个字说起,秦朝有关英雄的典故基本上都与水相关,所谓的水德是秦朝信奉的真理,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敬水德,那时候在秦朝流传的神话就提及了此事。
故事讲述了诸侯王在水中抓住了黑龙王,由于秦朝尚没有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念,单看黑龙王被抓的典故,再看水中载舟这种行为,能够体会到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某种程度而言黑龙王的作用等同于舟,为何秦朝皇帝会那般钟爱黑色龙袍,无疑亦是基于这则故事的原因,后来秦朝上下更是传开了水德灭周的典故。
自此以后秦朝看重水德,帝王热衷于身穿黑色龙袍同样成为了规矩,至于火成为必要因素是由于周王朝。
根据记载周王朝崇拜火的能量,这恰恰与秦朝敬水德截然相反,奈何双方争斗过程中周王朝覆灭,秦朝却大获全胜,这令秦朝官员们心中顿生警惕。
自古以来人们信奉着水火不交融的观点,然而在秦朝灭掉周王朝后,火的能量必须考虑周全,毕竟周王朝的领地成为了秦朝的地盘,秦朝势必要学会照顾到火这种能量。
于是乎便有了水火相融的说法,从国家一统的角度来看待这是包容的表现,若非如此想要两块土地真正融合会耗费巨大心血,不过很快秦朝也领略了大火的骇人气势。
势头剧烈的大火会让土地寸草不生,火能为人类带来温暖与健康,还能让巨型灾难降临人间,秦朝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人在火面前意外渺小。
很快秦朝觉得唯有同时掌控水火才能制霸天下,帝王俯瞰人世间自带浑然天成的霸气,水可以替人们灌溉田地,粮食不论何时都是重中之重的存在。
粮食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百姓们的温饱难处便会消失殆尽,足见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火则是人们取暖环节离不开的辅助品。
水与火失去了哪一个都是致命打击,唯一破局保住优势的手段就是同时掌控水与火,而得知了这个道理后再去看朕,一定会明白李斯向嬴政提出建议时的心情。
这个字确实配得上帝王杀伐果决的气势,令人不禁重新审视先人们的超凡智慧,看得出华夏民族一直遵从着内敛含蓄之美,帝王也一样不喜过于外露的风格。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就如朕这个字的外形普通到不起眼,然而它背后隐藏的含义却是那般霸道。
身为帝王爱护万民乃是职责所在,但自身应该拥有的帝王气势同样也不能抛下,很显然朕符合了华夏民族的所有审美观,不张扬却又不失皇帝应有的风度。
千百年来华夏子孙们都在试图超越曾经,秦始皇的伟大之处不只在于他的雄韬伟略,同时他身上那种经过岁月沉淀后形成的定力更具魅力。
仿佛他在华夏文明的未来便始终有着希望,纵然史书对于秦始皇的记载评价呈两极分化,可是性情暴烈却并不能磨灭掉他的功劳。
他是华夏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功臣,可能后世有帝王同样做出了耀眼的政绩,但秦始皇的地位一定不会因此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