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亲人?是靠血缘维系还是因为亲人之间的那份感情呢?
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没有确定的答案,有人说“生娘不如养娘亲”,又有人说“血浓于水”。
或许这个问题本就是没有确定答案,而是按照具体情况而定的。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的就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孙俩,老婆婆是我国浙江人,而小孙子则是黑皮肤的非洲人。
虽然国籍不同,但是婆孙俩却比很多有血缘关系的人都要亲密无间。
来自非洲的小孙子怎么会被浙江的老婆婆收养呢?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现在的他们又怎么样了呢?
盛家的新家人
2010年春节前,在浙江兰溪的一个村子里,突然来了一个黑皮肤的非洲小男孩,是盛家的盛小阳带回来的,许多人没见过非洲人,于是有不少人都来盛家看热闹。
面对众人好奇的眼神,盛小阳无奈的告诉大家:这是我之前老板的孩子,他跑路了,孩子就丢在我这里了
村民们早就听说盛小阳跟着一个非洲老板做司机,对方还是个大富商,这样的富商又怎么可能遗弃亲生骨肉呢?
村民们表面上呵呵笑着,但还有人小声的议论着,大家心里都觉得,这个孩子就是盛小阳背着老婆在外面偷偷和非洲女人生的。
盛小阳对此百口莫辩,那个年仅四岁的非洲小男孩胆怯的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婆婆走了过来,她是盛小阳的母亲沈美娟。
沈美娟把小孩抱进自己怀里,对着议论的众人大声说道:这就是我的孙子,你们别在孩子面前嚼舌根,有胆量跟我这个老婆子当面来说!
小男孩被老婆婆抱在怀里,感觉到了从未感觉到的温暖和安全感。
之后村民们很快散去了,盛小阳这才告诉母亲:这个小孩名叫巴比,他的父亲就是自己曾经的老板阿里。
阿里是一个来我国浙江义乌做生意的非洲富商,盛小阳则是阿里的司机。
此前阿里在中国已经好几年了,生意也越做越大,在这段时间阿里还找了一个中国女朋友,没多久,这个女孩就为阿里生在了一个小男孩。
说到这盛小阳指了指母亲怀里的小男孩:“就是小巴比。”
之后阿里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阿里开始在事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可是开始忙事业了,就难免会忽略家庭,巴比的母亲终于忍受不了男友对自己的忽视。
在巴比两岁那一年,巴比的母亲一狠心就彻底的离开了阿里和自己的儿子。
巴比的母亲离开后,阿里为儿子请了很多的保姆,而身为司机的盛小阳也经常陪着巴比玩。
因为两人玩的多,所以巴比最喜欢小阳叔叔了,阿里看见儿子喜欢盛小阳,就索性经常让盛小阳陪儿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直以来阿里都对盛小阳很好。
所以当2010年的一天,阿里找到盛小阳,说自己要回国一趟,想把儿子托他照顾的时候,盛小阳丝毫没有怀疑。
因为巴比出生在中国,从来没有回过非洲,先不说能不能适应,仅仅是路途颠簸就足够他受苦了。
说起在中国最信任、巴比最喜欢的人,除了盛小阳,阿里说他找不见别人了。
阿里还给盛小阳发了全部的工资,给了他照顾孩子的费用,还有一笔用来负责小巴比衣食住行的钱。
但是盛小阳怎么都没有想到,阿里从此再也没有了消息,就连电话也打不通了,一连几个月都没消息。
盛小阳终于反应过来,阿里这是不打算回来了呀,他的亲儿子巴比看来他也是不想要了。
可是,盛小阳又该怎么办呀?不仅丢了工作,还要给跑路的老板照顾孩子。
而且当时阿里并没有留下多余的钱,那些钱也仅仅足够巴比一个月的花费。
盛小阳自己带着巴比,没多久就没法继续生活了,可又不能不管巴比,经过这么久的相处,两个人也有感情了。
盛小阳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找到阿里的消息,那些认识阿里的人都说联系不到阿里了。
盛小阳看着年幼的巴比陷入了彻底的绝望,接下来盛小阳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我们接着看下去。
婆孙情深
无奈之下,盛小阳只好带着巴比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盛小阳在老家也有孩子,想着让妻子一起照顾小巴比。
但是谁的生活都不容易,现在盛小阳没了工作,妻子又一直在家照顾孩子,盛小阳还是得出去找工作。
妻子一个人也照顾不了两个孩子呀,无奈之下,夫妻俩决定把小巴比送到一家福利院去。
到了福利院以后,却没想到福利院不愿意接收小巴比,因为福利院收留的都是无家可归的小孩,但是小巴比有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且巴比的母亲还在中国。
福利院建议盛小阳夫妻俩,还是想办法去找孩子的父母吧。
就这样,盛小阳夫妻俩只能继续养着巴比,一边到处打听巴比父母的消息。
只是盛小阳的家境并不富裕,也没有办法好好照顾巴比。
当盛小阳的母亲沈美娟知道这件事情以后,立刻告诉盛小阳,让他把孩子带回老家,自己来照顾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沈美娟其实也只是想要帮儿子分担负担,但是一看见可怜的巴比,沈美娟就真的是打心底里喜欢。
时间一天天过去,沈美娟带着孩子在老家生活,婆孙俩的感情也越来越好,沈美娟真的像是疼爱亲生孙儿一样疼爱着巴比。
巴比也渐渐懂事了,他知道自己和奶奶长得不一样,不是奶奶的亲孙子,但是奶奶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甚至都超过了很多亲婆孙。
所以巴比也非常孝顺奶奶,每天放学都帮着奶奶干家务,忙前忙后的跟个小大人一样。
可是盛家照顾巴比,其实也没名没分的,幼儿园的时候还好,上学的条件没有那么的严格。
到了小学的时候,一家人都犯难了,巴比没有户口啊,又该怎么上学呢?
收养孩子没那么简单,不管怎么都得先找到巴比的父亲或者母亲,只有一方亲属同意放弃巴比的抚养权了,福利院才能用福利院的程序给孩子上户口。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于是为了巴比上学,沈美娟几乎跑遍了县里所有的学校,想请学校收下小巴比。
但是学校都表示没有办法收,于是沈美娟又来到了当地教育局,向教育局申请。
教育局了解清楚情况以后,针对巴比的事情在教育局做了讨论,都觉得虽然必须要有户口才能上学,但是特事特办,还是不能让孩子没学上。
最终教育局进行了特批,小巴比这才能去小学上学。
但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沈美娟,孩子的户口还是要尽快办理,否则以后是没有办法参加高考的。
当时的沈美娟已经年过六十了,但是为了给巴比更好的生活,沈美娟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自己又开始打工了。
这个年纪的老人在外面打工,无论做什么都非常的辛苦,巴比也看在眼里,他更是加倍的孝顺奶奶。
沈美娟对巴比的好,只要知道的人都佩服不已,就连盛小阳的亲儿子都经常嚷着:奶奶怎么更爱巴比呢?
每当这个时候沈美娟就告诉孙子,孙子有亲生的爸爸妈妈照顾,但是巴比的父母不在身边,也没有任何的亲人,自己肯定要多照顾他一些。
盛小阳一家也经常告诉自己的儿子,要好好照顾巴比,巴比如今在盛家,儿子就要当巴比是亲兄弟。
巴比和盛小阳儿子读书的小学里都是中国人,只有巴比一个外国人,所以可想而知,就算巴比说着熟练的中国话,也会受到排挤。
尤其是巴比的身世,很多不懂事的小孩还总说巴比是被父母抛弃的小孩。
每当这种时候,都是盛小阳的儿子跑出来维护自己的兄弟,将那些敢排挤巴比的同学赶走。
兄弟俩在学校里形影不离,巴比还跟着盛小阳的儿子学会了当地的方言。
很快学校里就没人会排挤巴比了,反而是都喜欢和开朗活泼的巴比做朋友。
巴比很懂事,他知道奶奶和盛家对自己太好了,否则他现在都不知道流落在哪里,巴比也想回报他们,但是他年纪那么小,又能做什么啊?
巴比只好好好的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名列前茅,每学期都会给奶奶带回去好几张奖状。
2018年到了巴比上初中的时候,还有一件大喜事发生了,那就是巴比的户口终于可以解决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因为多年来找不到巴比的亲生父母,巴比是由盛家和沈奶奶养育的,于是巴比的户口就到了盛家,正式成了盛家的养子。
沈美娟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她一直担心因为户口问题,小巴比没办法参加中考和高考,现在终于都解决了。
上户口那天,盛家一家人带着小巴比都去了,孩子的名字沈美娟和盛小阳都想好了,就叫盛天一。
这个孩子虽然被父母遗弃,但是能始终这么开朗活泼,也算是上天的眷顾了。
工作人员听到他们这么说,立刻笑道:上天最眷顾这个孩子的地方,就是让他遇见了你们。
2021年的时候,盛天一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让沈美娟非常的欣慰。
十三年来,许多人都关注到了盛天一和奶奶的故事,也有很多媒体和记者来采访盛家人。
说起以后的计划,盛天一说道:他会在高中继续好好读书,心仪的大学则是浙江大学,因为如果自浙江大学读书的话,以后还能继续在家陪伴着奶奶。
沈美娟则对记者说道:她尊重巴比的选择,如果巴比想一直留在家里,她就会一直照顾巴比,可是如果巴比想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沈美娟也不会阻拦,反而会支持。
记者们也把沈美娟的话告诉了盛天一,盛天一则是摇了摇头,说自己早已经是盛家的孩子了,没有奶奶和父亲就没有现在的他,他不会离开的,更不会去非洲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他会留下来,好好陪伴、照顾奶奶,回报盛家。
是啊,对于盛天一来说,他从记事起就是奶奶带着的,他根本不记得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什么样子,父母都能狠心的遗弃自己,自己为什么又要去找他们呢?
都说血浓于水,但是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亲情,没有血缘却也能成为真正的家人。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们一起祝福盛天一和奶奶,希望奶奶长命百岁,希望盛天一考上理想的大学,婆孙俩能继续互相陪伴。
同时我们也谴责那些遗弃孩子的父母,连亲生孩子都能遗弃,他们的良心将会永远得不到安宁,在自责和愧疚中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