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创始人
2025-07-05 06:31:55
0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确,自古以来忠言逆耳,之如岳飞等忠君报国之人不是死在敌人手里,而是死在自己效忠的君主手上。

有这么一个朝代,开国皇帝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开局一个碗,跟随他同乡的兄弟个个都是领兵打仗的好手,身为一个农民的他最后结束乱战,建立了一个王朝。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谁,他就是朱元璋。#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而我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明朝,当时的明朝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是一个差点将明朝分裂成为另一个“南宋”这样的大事件,多亏了忠臣于谦的力挽狂澜才没有造成这样可怕的后果。

经历过明朝五代更替的于谦可以算的上是五朝元老,他对于明朝的贡献也是很大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尽职尽责、为国奉献,被誉为明代第一忠臣的人,为何会被皇帝下旨处死呢?

刻骨学习,志向远大

于谦字延益,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

他的出身算得上书香门第,也算得上官家子弟,其太祖、高祖、曾祖父都曾在当过官,就连他的祖父也曾任杭州路大总管,直到他父亲这一代,才开始隐居不入世,没有考取功名。

有着这样家学渊源的于谦,继承了先辈意志,他想要向祖辈一样入朝为官。

那时的他十分敬佩民族英雄文天祥,并以他为榜样和目标,立志以后要成为像文天祥一样的人。不过,那时的他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会因为忠于自己的国家而被杀害。

于谦没有辜负自己的远大志向,他读书的天赋很高,每天还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刻苦而努力的学习,小时候更是远近闻名的小天才。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使他“小天才”的名号声名远播,有邻居看到小于谦像个小大人似的,就开玩笑逗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他脱口而出回答道:“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一时间人们都被他的机智和聪慧震惊了。

于谦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在父亲的支持下,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考上了辛丑科进士,由此踏上仕途之路。

刚正不阿,正气凌然

开始做官的于谦,他的仕途是很顺利的,四年过后,就被明宣宗朱瞻基亲自提拔为御史,深得明宣宗的信任。

之后,他随着明宣宗一起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

原来汉王不满明宣宗很久了,早在明宣宗还没登基时,就视太子之位如掌中之物,特别针对当时还是太子的明宣宗。多次谋取太子之位失败的朱高煦,没有放弃野心,而是将其压在心底。

汉王虽然性情暴掠,但他在领兵打仗方面特别的出色,在明成祖也就是先皇死后,他就决定起兵造反。

但明宣宗也不是好惹的,很快,他的谋反就遭到了朝廷的镇压,兵败之后被擒。

当时的明宣宗让于谦来列举汉王朱高煦的罪状,性格耿直的于谦火力全开,把汉王骂得狗血淋头,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之后史书上评价于谦当时的表现是,为人刚正不阿,声音洪亮,大气凛然。

随后明宣宗也详细的了解了于谦能力,很放心的给予了他很大的权利,让他巡视江西,专门处理汉王叛乱的后续事情。

果不其然,于谦在巡视期间,奉公执法,后来成为河南、山西两地巡抚期间更是处理了数百起冤案,深受百姓爱戴。

无独有偶,还有一件事表现于谦的为人清廉刚正,彼时年幼的明英宗朱祁镇上位,这位皇帝异常的信任身边的太监王振。

但当时备受明英宗信任的王振,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贪财的他收了许多官吏的贿赂,没有给他送钱的官员会受到整个朝堂的排挤。

以于谦为首的廉洁官员非常不满,但毫无办法,于谦多次上书请求明英宗改变这种风气却遭到了他的不喜,逐渐的于谦在朝堂中备受冷落。

之后有人建议于谦去给王振送点东西,实在不行送点土特产也行,以免被王振记恨。

对此,于谦只是坦然一笑,并甩了一下他的两只袖子,说自己给王振带了两袖子的“清风”,这也是后来“两袖清风”的由来。

从那以后心怀不满的王振真的记住了于谦,没少在明英宗面前穿小鞋,还连同了一些官员挤兑于谦,若不是于谦能力极强,不好处理,可能那时就被贬官了,怎么可能还升到兵部侍郎的位置。

明英宗对于谦的不信任,让王振专权,为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祸根,也为后来于谦的死推波助澜。

惨遭诬陷,无愧于心

土木堡之变使得明英宗被俘,整个朝堂人人自危,主张保命要紧效仿南宋南迁,这时于谦站了出来说:“不能南迁,敢提南迁的人处死。”

当时瓦剌欲通过被俘虏的明英宗,兵不血刃的攻入北京,却被早有对策的于谦带兵挡住了。

总归自家的皇帝在别人手上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朝廷就派人谈判想要救回明英宗,但敌军的狮子大开口让众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最后,于谦提议,请太后立朱祁珏也就是明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为帝,也是后来的明代宗,以安人心。由此,于谦也彻底被困在敌军手中的明英宗记恨上了。

在这场保卫战中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徐有贞,此人是当初主张逃跑的一员,危机解除后落下了“逃跑派”的名声,被明代宗不喜。

他嫉妒于谦成为英雄,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于谦没有为他说话,才从中作梗让明代宗不重用他。

由此,他彻底和于谦决裂了,也为后来诬陷于谦埋下了伏笔。

当时景泰八年,明代宗病危无力把持朝政,以徐有贞为首的人支持被放回的明英宗重新继位。

他们成功了,明英宗复辟完成,重新登基。这时于谦一行人便成为了他们的心腹大患,于是对明英宗进谗言诬陷于谦、王文等人。

虽然此时的于谦已经官至宰相了,但也没有能力反抗皇命,更何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于谦被关在监狱里的时候很平静面对一切,他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更无愧于国,就够了。

最终在徐有贞等人的怂恿下,明英宗决定处死于谦并抄家,彻底解决复辟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就这样在“夺门之变”的第五天,一代忠臣于谦被处死在北京街市。历史上是这样描述那天的景象,“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

可见,于谦的为人百姓皆知,他们都为他死感到悲伤。

在于谦死后,还发生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当时行刑的刽子手为亲手杀死于谦,心里感到十分的愧疚,最后忍受不了,自刎身亡。

久居深宫中的皇太后这才知道于谦被处死事情,此时却晚了,为此叹息哀悼了好几天。

再后来,明英宗也后悔了,但斯人已逝,悔之晚矣!

当时的锦衣卫去于谦家里抄家时,发现这位明朝一品大臣的家里什么都没有,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百姓的家里有钱,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看到这里,锦衣卫被于谦高尚品格打动,忍不住落泪了。

于谦的家里唯一特殊的就只有一件明代宗赏赐的蟒袍和一把剑,而这正是当初他守卫北京有功的奖励,但他直到死也没有对外炫耀过,等到抄家的时候才被人所知,这是何其的讽刺!

最后

古时的臣子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忠义如于谦也没有逃过一劫,可见皇权的残酷性。

总的来说,于谦犯了两点皇帝的大忌,第一点为人过于刚正,说话不够圆滑。

在明英宗听来,于谦上书时说的一些话可能就是在嘲讽他,毕竟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和唐皇李世民一样以魏征为镜子。

可能于谦之前遇到的几位皇帝为人比较大气、不计较,反而十分欣赏于谦的做法。

以至于后来他遇到了不吃他这一套的明英宗,却依旧采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他,这样当然行不通了,某种意义上于谦是踢到了铁板。

第二点是他献策。相信于谦自己也明白,一旦他提出另立新皇,以后一定会迎来明英宗的报复。

这一切都是为了家、国和天下,这个计策必须献出,哪怕最后会要他的命,也在所不惜。

这也正应了他偶像的那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有一点是朝堂上,不是一块铁板。派系争夺,关系复杂,再加上“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于谦的品德,大部分还是普通人,他们没有那么强的意志,所以后来于谦被诬陷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那于谦做错了吗?不是。

他是正确的,他完成了幼时许下的承诺:成为像文天祥一样的人,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公元前356年,秦国的贵族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动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变法运动。这...
原创 孙...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预言与誓言成就了后世令人惊叹的奇迹。明末时,著名的爱国英雄孙承宗在临终时...
原创 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辉煌的时期,其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然而,这个盛世背后,...
原创 马... 马未都是一位广受赞誉的文化学者和收藏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多才多艺而享誉文化界。然而,某一时刻他却提出...
原创 清... 从北洋政府到新中国的建立,表面上看似是一段悠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从推翻封建...
原创 1... 1955年4月16日下午,周总理按计划抵达印尼参加万隆会议。当地华人纷纷提前站在路两旁,早早等待着总...
原创 丁... 在旧中国那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很多人物的名字起初并不引人注意,尤其是在蒋系部队中。然而,随着时局的...
原创 若... 若非有他,及时赶到白帝城扼守刘备的后路,赵云若是稍慢一步,刘备早已落在陆逊的铁蹄之下,惨遭覆盖。一部...
原创 李... 李渊与李世民之间错综复杂的父子关系,如同历史上的一出激烈悲剧,令人心疼而深思。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
原创 隋... 大业十四年,杨广巡幸江都时被叛军所害,享年五十岁。令人震惊的是,背后凶手竟是南阳公主的丈夫宇文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