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令和珅总理丧事;正月十三日,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几天后,嘉庆赐和珅家中自尽。
和珅真的罪大恶极,有二十条大罪,条条致死吗?我们先来看看正史记录的罪状:
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去世后,朝中只剩下刘墉和董诰两个暗中反对和珅。乾隆帝已经进入垂暮之年,上朝时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旁边,因为只有和珅才明白乾隆在说什么。所以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摄政,满朝文武上奏什么,他就“听取”乾隆说话,自己下判断,
乾隆、嘉庆两帝受到和珅很大的限制,因为无论是太监、官女或者是随从身边的官员都有可能是和珅派来的间谍。嘉庆侍读吴省钦、吴省兰兄弟就是一例。
和珅权倾朝野能掌握官员的生杀大权,所以刘墉装老,董诰装傻来瞒骗和珅,但是两人仍被和珅一党孤立。
就连嘉庆也得小心行事,因为和珅曾在即位初期赠予嘉庆玉如意,所以嘉庆写下《咏玉如意》数首,故意扔给太监小德子。小德子便将《咏玉如意》献给和珅,和珅看后即说:“嘉庆智不及我!”但是嘉庆仍不放心,下令和珅除了公开场合外,不需行三跪九叩之礼。
又赐和珅良田美宅,奴仆婢女。就连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去世,嘉庆亦不能流露感情,七日之内嘉庆每天焚香三回,就连眼泪亦没有流。和珅倒台后,嘉庆写他当时恨不得立刻斩了和珅。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他留下的这首绝命诗,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0岁。
此诗却耗尽了无数小说家的心血。意测引申到和珅的前身和后世上,说和珅的前身是乾隆宠爱的妃子马佳氏,而后世便是霍乱大清的慈禧太后。当然此说法毫无道理,只是编故事之人的痴人说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