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皇后去养心殿探望生病的同治,哭着说婆婆慈禧又骂她,同治拉着她手安慰,“你暂且受着,我将来总有出头之日。”怎料,这话竟被站在门外的慈禧听得一清二楚,她气冲冲闯进养心殿。
原来,慈禧从开始就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因此时常派人监视。
那天,她一听皇后要去探视同治,就跑到养心殿东暖阁外,想听听儿子儿媳私下都聊什么,会不会说她坏话,结果就听到了皇后给同治告状。
慈禧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冲闯进养心殿,一把揪住皇后头发,抬手就打。
即便这样也不解恨,还把内廷也叫来棍杖伺候。
同治见状吓得昏厥了,皇后因此逃过了内廷的棍杖。
没想到的是,慈禧竟将同治生病、昏厥,全怪到皇后头上。
没多久同治就驾崩了。同治一死,皇后就过得更惨了。
慈禧不仅将她软禁,后来甚至下令不许任何人给她送饭,皇后熬了2个月就死了。
让人意难平的是,阿鲁特氏当时已经身怀龙嗣。
然而,即便皇后死了,慈禧仍然余怒未消,就将皇后的父亲,清代唯一的旗人状元,侍郎崇绮革了职。
1876年,有个御史上了本折子,说皇后乃悲伤过度,追随先帝而去,应该表彰呀!
慈禧看后气愤不已,直接革了御史的职。
其实,这个因为“悲伤过度”死去的皇后,就是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三等承恩公、户部尚书崇绮之女。
也算得上出身高贵了,可慈禧为何会那么讨厌她?
这要从给同治迎娶新娘,确立皇后说起。
当时,慈安和慈禧的意见不同。
慈安看好阿鲁特氏,觉得这女子端庄贤淑、精通文墨,是个当皇后的料,只是比同治大两岁。
但慈禧看中的,是刑部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满族人,觉得这女子品貌好、有修养,比同治小两岁。
选秀那天,慈禧和慈安两人争执不下。
没办法只好决定让同治拿着玉如意自己去选。
同治刚拿上玉如意,慈禧就信誓旦旦地说:“皇儿啊,为娘可提醒你,咱们大清朝两百多年都没出现过蒙古皇后!”
可同治却怼了一句,孝庄文皇后就是蒙古人,她还辅助圣祖康熙亲政了呢!
就这样,同治与慈安意见一致,选了阿鲁特氏当皇后,慈禧看中的富察氏则成了惠妃。
大婚之后,同治时常待在中宫皇后那,两人很是恩爱。
因此,惠妃每次去拜见慈禧总会哭一鼻子,慈禧因此不大喜欢皇后,每次皇后去请安她就甩脸色。
同治去请安时,慈禧就劝说,让他不要老待皇后那,影响政务,多去去惠妃那儿。
同治听得生气,反而更不愿去惠妃那儿。
这就惹得慈禧发火,凶同治,“你是翅膀长硬了,不把我放在心上了,我说的话你都不听了?”
同治不敢忤逆慈禧,只好下跪认错,求原谅,说好话,费了半天劲,才让慈禧消了气。
可他真的不喜欢惠妃,但待在中宫就会被慈禧训斥。后来,他便在载澄贝勒的带领下开始逛青楼,夜夜笙箫,久了身体便垮了,后来又得了天花。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九仙月】
同治每每在慈禧那里受了挫折,就会去圣母皇太后慈安那里求安慰,仿佛慈安才是她母亲,而慈禧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的父亲。
慈禧与儿子同治不和,是因为她舍不得放下手里一丁点的权利,她希望做大清朝最有权威的那个人。
而皇后阿鲁特氏,就是同治挑战她权威的结果,这就注定了慈禧永远不会喜欢阿鲁特氏。
如今看来,身为皇后的阿鲁特氏实在让人心疼,自从嫁给同治,慈禧没有给过她一个笑脸,身怀龙嗣还被囚禁,终因受不了折磨吞金自尽。
倘若她的婆婆是孝庄,那么她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阿鲁特氏的经历告诉我们:女孩子,不要嫁进从开始就不喜欢你或看不上你的家庭。要嫁,就嫁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尊重的家庭。
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