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世纪婚礼”,宋家姐弟悉数到场,但独独宋庆龄故意去了莫斯科因此缺席。
众人皆说宋家三姐妹关系亲厚,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有着血缘之亲的三人,也成了“老死不相往来”。
宋庆龄因着心脏衰竭,在1981年的5月17日生命垂危,廖承志当即给宋美龄致电,希望她能尽快回到大陆,与自己的姐姐见上最后一面,临终诀别,可宋美龄的回复却是“骨肉虽亲,大道为重”。
拒绝参加亲姐葬礼的宋美龄在2003年的10月24日离开人世,而等着她的也不过是盖上羊毛毯,匆匆转移。
宋美龄与最为亲密的二姐因何反目?蒋介石离世之后,她又是因何执意去美国?其晚年嘟囔的“没有铜钿”又是什么意思?
饮恨诀别的亲姐妹
在宋庆龄与宋美龄的不睦之中,蒋介石是“灵魂人物”一般的存在。
因为是他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选择站在了是非争议的错误一端。
为了个人的利益,蒋介石乐此不疲,但宋庆龄却与毛主席、董必武等人联名发表了《讨蒋通电》。
蒋介石已然沦为历史罪人,但是宋美龄却视若无睹,坚持与之举行了婚礼,政治上的敌人成为了自己的妹夫,宋庆龄是断然无法接受,因此,1927年宋美龄多了位丈夫,却少了个姐姐。
可是,蒋介石依旧觉着不够。
看着频繁指责自己的宋庆龄,蒋介石的心中甚是不快,他恼恨宋庆龄同情共产党,搞民权同盟与自己作对,因此他派出戴笠奉命暗杀,但是因为领命执行的沈醉不敢越过底线,所以暗杀事件才算胎死腹中。
虽是顶着保密的吩咐,可身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浑然不知却是不可能的,她为此没少与蒋介石争吵,在1949年的5月19日,还曾亲自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
“最近,我经常想起你,目前的局势,你在中国的生活一定很是艰苦,希望你平安顺利”。
1948年的11月28日,为了给陷于内战挣扎的蒋介石争取美援,有着几年留学经验的宋美龄离开了中国大陆,她在美国的时候会给宋庆龄写关怀信,但是在1950年1月13日抵台之后,却是与自己的姐姐天各一方。
再有见面的机会,已是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的突然去世。
彼时正是中美关系急速升温的当口,虽然没有直达航班,但是宋庆龄还是获允参加葬礼,宋美龄已经在从台湾赴美的路上,而尼克松也得知宋霭龄也会前来。
宋氏三姐妹在美国的聚首即将变成现实,但因为蒋介石一通“暂不可飞纽约”的急电却让三人失去了最后一次团聚的机会。
论说关心,宋美龄与宋庆龄并非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不睦,但是当病重中的宋庆龄迫切通过友人获知宋美龄更多消息,甚至说出“假使美龄能来看看我就好了”,但是宋美龄却从不在任何公开场合提及二姐的名字,即使避不开,她对宋庆龄的称呼也只是“家姊”。
宋庆龄离世,她说“骨肉虽亲,大道为重”,但据宋美龄贴身秘书所述,得知宋庆龄病危和逝世的消息,宋美龄曾经几度落泪,甚至多次替二姐在“上帝”面前祷告。
说和做在宋美龄的身上出现了矛盾,可其实她跟宋庆龄的感情很深,只是因为政见的不同,需要有很多的避讳,就从宋美龄逝世这则消息传出,国内外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她的反应,其中还有一个人是蒋经国。
面对这位与自己年岁相差不过十三岁的继母,蒋经国与宋美龄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复杂的。
得知父亲再婚,蒋经国是“心敢怨而嘴不敢言”,但为了表示自己的“抗议”,在写给家中的函件中,他总称宋美龄为蒋夫人,仅有一次唤其为“母亲大人”。
外人面前,蒋经国与宋美龄是子孝母慈,但其实背地里,二人都对彼此的所为格外关注,因为宋美龄意欲“伸手参政”,而作为继承人的蒋经国也自是不愿将权力拱手相让。
而这亦是宋美龄执意赴美的原因。
客居纽约的孤独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离世,蒋经国与宋美龄的心中都有悲痛,可一场“呼之欲出的海啸”也在二人的心中滚滚翻腾。
迈出第一步的是孔令侃。
他匆忙从美国赶回台湾,打算与“夫人派”官员拥护宋美龄“上位”,可却遭到了张宝树的强烈反对,而4月28日召开的会议,更是直接确定了蒋经国的身份地位。
伸出的揽权之手让宋美龄在台湾的地位甚是尴尬,虽然其在“对美外交”上依旧有着绝对的威严,但政治权利在蒋经国面前已是小巫见大巫。
宋美龄在士林官邸强撑了半年,可最终还是在1975年9月,做出了去美国疗养隐居的决定。
追溯宋美龄养尊处优,在人群中夺目耀眼的前半生,不上不下的处境她是绝对忍受不了的,因此出国于她而言,是最好的决定。
但是因为有着对权力向往的前车之鉴,所以宋美龄但凡有任何一丝越矩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有心之人的反复揣度,因此宋庆龄的葬礼,她不能去,只能在贴身护士张莉枫的面前念叨“假如我庆龄姐姐还在的话…”。
没能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宋美龄的心里也是不好受,但这并不影响她在美国养尊处优的生活。
位于纽约长岛占地37英亩的寓所,距离纽约不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饮食起居都有人员的悉心照顾,活成“人上人”的宋美龄每天只需要读书、看报就够了。
自打赴美之后,宋美龄就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接见来自台湾或美国友人的次数也是很少,她将自己锁在别墅之中,可起初的时候,宋美龄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因为她的身边总是有人的。
虽然与蒋介石没有自己亲生的一儿半女,但是蒋纬国、“铜钿事件”主角孔令伟、孔令杰以及孙子蒋孝勇和孙女蒋孝章都常来纽约看望。
每每有人来的时候,宋美龄都是开心的,她会一早就起床打扮,可最后还是需要护士们给她的妆容收尾。
不是说宋美龄的化妆技术不好,而是因为上了年纪的她,化妆时总是止不住地手抖,不是将眉毛画得一低一高,就是将口红涂的歪歪扭扭。
不见人的时候,宋美龄自己画得高兴,护士们也就不好说什么,可真正见人待客的时候,护士们就会帮她画得更好一点,以保住宋美龄“优雅一生”的体面。
可是,一年有365天,可有人前来探望的日子,却总是十分之一都攒不够,孤独感还是缠住了宋美龄。
为了打消她的郁郁寡欢,护士们会陪她打麻将,本来一群人是商量着适当放水,让宋美龄赢个高兴,可事实是,他们根本不用让,也是在宋美龄面前把把皆输。
别看上了年纪的宋美龄眼神不好,手也颤颤巍巍,但她却是打麻将的高手,会算牌,赢的是盆满钵满。
这些时候,娱乐活动还能打消宋美龄心中的烦闷,但是当1994年孔令伟因直肠癌去世之后,宋美龄的精神却迅速萎靡了下来,干什么都毫无乐趣,最常对贴身护士说的一句话也成了“没有铜钿,再也不会有铜钿了”。
铜钿事件背后的故事
铜钿指钱,可宋美龄实在是不缺。
离台赴美的时候,宋美龄的行李用了三年、三个架次的飞机,古董字画,家具物件个个都是价值连城。
蒋介石在世之时,没少送给宋美龄财产,而这些钱,也全部被她用在了投资,盈利不少,曾经有人就蒋介石与宋美龄的资产做过评估,得出的结论竟是宋美龄比蒋介石富裕两倍往上。
赴美之后的一天,物业接到邻居举报说家中出现大批蟑螂,于是就对附近的住户挨家挨户地进行了检查,可轮到宋美龄的住所,警察的表情却比发现了蟑螂还要吃惊。
因为宋美龄的橱柜里放的不是碗筷,而是成堆的金条,亮晃晃的金子甚是夺目,但宋美龄却全然不在乎。
她不缺钱,可为何对“铜钿”如此在意?
事实上,宋美龄在乎的根本不是铜钿,而是给她铜钿的孔令伟。
在很多人的眼中,孔令伟都是“叛逆”的典型,明明是个姑娘,却梳着大背头穿长衫西服,俨然一副假小子的模样,但在一众小辈中,宋美龄最为疼爱的就是孔令伟。
1932年的时候,孔令伟爱上了玩车,宋美龄二话不说,自己出钱直接给被自己收做干女儿的孔令伟买了一辆,后来驾车的孔令伟在灯火管制时对拦车的警察不予理会,直接将人撞出路外,依旧是宋美龄给之收尾。
1946年孔令伟与“云南王”龙云的儿子龙绳在公园持枪相向,几名无辜群众因此受伤,最后为此兜底的依旧是宋美龄。
别人都说孔令伟不知轻重,但宋美龄却就是看重她身上这股不同寻常的飒气,逢人遍夸“我这干女儿虽是女生,却一点不输男儿,和我很像”。
实际之上,宋美龄与孔令伟也算得上是“双向奔赴”,因为孔令伟救过宋美龄的命。
那是1973年的时候,宋美龄要去前线慰问前线战士,论说习惯,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宋美龄总是要坐在第二辆车上,但是孔令伟却非说让她垫后。
若是旁人,宋美龄肯定不会答应,因着这显得她降低了身价,可是面对孔令伟,她却选择了顺从。
所有人都不理解孔令伟为何这样做,她自己也说不出个缘由,可是在回城的路上,天上却突然冒出三架日本飞机,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在第二辆车上。
车子千疮百孔,司机当场死亡,但坐在最后的宋美龄仅是受了一点擦伤。
救命之恩让宋美龄与孔令伟越走越近,而等其赴美之后,孔令伟虽然留在台湾,但总会时不时地给宋美龄寄去一些钱财,知晓多名亲人的离世让之感受到孤独,孔令伟还与孔令侃一同在市中心给宋美龄买了一套公寓。
宋美龄送走了自己的长姐和二姐,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孔令伟会死在自己的前头,可面对病魔,谁都没有办法,宋美龄唯一能做的就参加自己干女儿的葬礼,送她最后一程。
人之已老,最为念旧,宋美龄不缺钱,但是孔令伟给之打钱的习惯已经维持了多年,陡然间没有,实际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她孔令伟已然不在的事实。
这让宋美龄无比的难过。
她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亲人,也终于在2003年阖上了自己的双眼,再也没有醒来。
赴美的宋美龄,留给国人的是决绝,但送给自己的,却是无尽的孤独。
她的一生起承转合经历太多,许多人认她是蒋介石的夫人,可宋美龄人之将老却依旧化妆打扮,想要维护的根本不是为人妻子的身份,而是年少之时“上海名媛”的赞誉,所求的不过是活成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