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后的文章
文/孟红
陈毅元帅,不仅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军事家,还以其卓越的诗才闻名于世,此外,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棋类爱好者。无论是围棋、象棋,还是其他棋艺,他都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民主人士柳亚子曾称他为“兼资文武此全才”的将军。事实上,陈毅的棋艺并非仅仅是为消遣,他从中汲取深刻的哲理和道理,认为“棋盘即战场,战局须慎思”。他总结出:“如果把棋当儿戏,举棋不定,乱投子,必定失败。下棋如做人,棋品也与人品息息相关。”而在新中国建立后,他更是将棋艺融入到国家外交战略之中,推动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
钟爱棋艺,见性情
早在陈毅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时期,他便对围棋产生了浓厚兴趣。1921年9月,由于参加爱国运动,陈毅与其他百余名学生遭到中法两国政府联合遣返,10月13日,所有人被迫登上了“波儿特加”号邮轮返回祖国。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陈毅依然没有忘记将自己在兵营院子里亲手捡来的黑白石子拼凑成的围棋盘带上了船。
一次,川湘两地的学友举行围棋大赛,陈毅代表四川出战,对手是湖南的李隆郅(即李立三)。比赛初期,李隆郅逐渐感受到陈毅的猛烈进攻,局势变得异常紧张。围观的学友们开始嘲笑李隆郅,最终他情绪失控,愤怒之下将棋盘一掷,抛入了大海。待怒火稍微平息,二人依然如故,继续保持着深厚的友谊。李立三后来回忆时表示:“年少气盛,好胜心强,越争越烈,最终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在战时,陈毅时常携带棋具,无论是在战斗间隙还是旅途之中,棋盘成为他精神的寄托。为了方便携带,他制作了两个小布袋,分别装着黑白棋子,随时随地准备对弈。尽管战火纷飞,敌机盘旋,爆炸声不绝于耳,陈毅依旧面不改色,专心致志地下棋。他时常将围棋中的战略思想与军事战术相结合,在新四军中培养了许多围棋爱好者。陈毅曾说:“围棋充满了军事辩证法,从细微之处看到全局,能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关心围棋事业,倾注心血
建国后,尽管工作繁忙,陈毅仍然关注中国围棋的兴盛与发展。他不仅多次接见围棋和象棋界的知名棋手,还在1960年6月28日亲自接见了围棋、象棋及国际象棋的代表们。与这些棋手的交谈中,陈毅深刻指出:“下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活动,它有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对国际文化交流以及促进人民友谊具有积极作用。”他强调,要摒弃宗派观念,发挥个人才能,推动棋类活动的发展。
陈毅的支持与指导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棋手。1960年7月4日,《体育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开展棋类活动,普及棋艺,尤其是在公园、文化宫、俱乐部等场所增设棋局,使棋类活动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随着这股热潮的兴起,棋类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962年,中国围棋协会成立,陈毅被推选为名誉主席。1960年,陈毅亲自关怀中国围棋事业,并促成了《围棋》杂志的创刊。他每期必看,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在1963年,他特别指出:“围棋,虽属技术性内容,但也要有政治思想的引领。我们要发掘围棋的历史和文化,并对年轻棋手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
他对围棋的高度重视,不仅表现在关怀棋艺的技术层面,还强调棋手的品德修养。1963年,他在上海市高等学校观摩赛的题词中写到:“棋虽小道,品德最尊”,深刻表达了他对棋手品德的重视。
与叶飞的棋局,深厚友情
有趣的是,陈毅与叶飞自抗日战争时期起便经常对弈,从解放战争的硝烟中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设时期。无论在战前的短暂闲暇,还是战后的胜利庆祝,二人都少不了围坐一桌,共同对弈。尽管政治生活繁忙,陈毅仍能在政治运动之中抽空与叶飞下几盘棋。
记得1961年,叶飞的女儿楠子从福建到北京上大学,每年周末她都会和父亲团聚。但有时,陈毅便出现在他们的休息时间,带着棋盘和叶飞一起开始新的对局。楠子虽然期待着父女俩一起去看京剧或话剧,但每次都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打发:“你自己去吧!”于是,父女俩常常这样度过他们难得的团聚时光。
每一局棋,二人都十分专注,几乎没有任何闲聊,只有棋子落下的“啪嗒”声和偶尔的交流。当比赛结束时,两人都显得心满意足,通常不多言语。时常,他们会突然注意到站在旁边的楠子,陈毅便会问:“看完戏了吗?”这种专注与乐趣,显露出他对棋艺的深厚热爱。
围棋外交的历史篇章
最为人称道的,是陈毅担任外交部长期间,他成功地将围棋作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通过“围棋外交”加强了中日两国的友谊,成为中日外交史上一段宝贵的记忆。1959年,松村谦三率领日本代表团访问中国,陈毅与他结为棋友,并在一次非正式的会谈中提议:“围棋、乒乓球、书法、兰花等可以成为交流的桥梁,不谈政治,只谈友谊。”
陈毅的这一建议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松村谦三随即响应,表示愿意为促进两国友好关系作出贡献。通过围棋的对弈,陈毅与日本领导层建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成功推动了中日围棋交流。
象棋也如纵横洒脱
除了围棋,陈毅对象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1933年,红军在江西永丰县的体育大会中,陈毅与李福槐进行了一场象棋对局。李福槐虽然年长,但棋风老道沉稳,而陈毅年轻气盛,步步紧逼。最终,陈毅凭借出奇不意的攻势胜出,李福槐不禁赞叹:“真是一位无敌的将军。”而陈毅则谦虚地回应:“遇到像你这样的高手,真是难得。”
在1941年,陈毅与一位私塾老师的对弈也别有一番风味。经过几局棋,陈毅从一开始的胜利到最终的失利,深刻体会到“谦逊是制胜的关键”。正如他后来所写:“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要翻车。”
棋如人生,棋品见人品
陈毅元帅不仅为中国围棋事业倾注了无尽心血,也通过围棋与国内外各界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棋局,不仅仅是一场场的比赛,更是他的智慧、人生哲学以及外交手段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