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防和塞防之争,李鸿章和左宗棠到底谁错了
创始人
2025-07-03 13:33:36
0

文/寂寞的红酒

19世纪末,由于清政府腐朽孱弱,列强屡屡入侵中国,清政府内忧外患。面对列强的觊觎和入侵,清政府内部发生了分裂,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和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争执不休。在六七十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后,海防和塞防之争进入白热化。在讨论关于新疆问题的会议上,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认为东南沿海千里海防是国防重点,主张弃新疆,专注海防。而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则主张塞防、海防并重,强调新疆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坚决要求收复新疆。为此,两派争吵不休,谁也不服谁,如果不是慈禧太后表态支持左宗棠,两派还不知道吵到什么时候。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海防派和塞防派到底在争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到底谁对谁错?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塞防和海防。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尤其是边防问题日益严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的国防安全急剧恶化,西北有新疆问题,东南有海疆的边患。李鸿章曾任两江总督多年,对东南沿海之防御,不仅负有责任,而且深有感触。他认为新疆处于边荒地带,如果新疆不收复的话,只是损害了肢体,不会损伤元气。如果海疆不防,外敌可以随时侵扰东南的税赋重地,也可以自天津登陆直插京师,是大清的心腹之患。所以,李鸿章力主海防,重金打造北洋舰队就是他“海防思想”的表现。而左宗棠曾任陕甘总督,长期经略西北,他认为如果新疆不巩固,内蒙古就会不安,西北乃至京畿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他和王文韶大力主张塞防,认为海防和塞防并重。

实际上,两派的争执看似国防政策的争执,实际上是国防资源的争夺。因为清政府内忧外患,国力和财力有限,海防和塞防牵扯到国家资源的分配。谁能在角逐中获胜,谁就能掌握更多的国家资源。最终,难得明白一次的慈禧太后一锤定音,最终站在了塞防派的一边,支持左宗棠收复了新疆,使得清王朝保住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虽然清政府收复了新疆,但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导致海防资源投入不足。这是清政府接连在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当时的大时代背景来看,主张海权的李鸿章毫无疑问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因为近代进入了海权时代,中国最大的威胁主要来自海上,比如英国和日本。后来事实证明,李鸿章对日本的担心没有错,在近代给中国造成伤害最大的正是日本。

不过左宗棠的战略眼光虽然没有李鸿章的长远,不如李鸿章的前卫,但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因为中国是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左宗棠的观点符合中国传统的大陆思维,而俄国也确实是中国的心腹大患。不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干翻了俄国,对中国造成伤害最大的也许就是毛熊了。俄国人的目标不仅仅是新疆,整个外蒙和东北都是他眼里的肥肉,真让它得逞,也许长城就是两国的国界了。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国力孱弱,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走海权路线。连二战时期的德国都搞不出一支强大的海军,只能用潜艇偷偷摸摸地搞偷袭,不要说清政府。十年陆军,百年海军,陆军易成,海军难练,搞海军不仅需要雄厚的国力,而且需要时间。国力孱弱的大清国搞海军,可以说有些好高骛远了。因此,还是左宗棠的主张更实际,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没几年就病死了,塞防从此失去了主心骨,主张海防的李鸿章一派得势。从此清政府的资源不断向海防倾斜,李鸿章耗费巨资打造了北洋舰队。不过在甲午战争中,其倾尽全力打造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从此中国陷入有海无舰的境地。而由于长期的海防政策,陆军荒废,中国陷入了无兵可用、无兵可防的境地。甲午战争后,清王朝清醒了,放弃了海防政策,开始编练新军,北洋等各路新军就这样诞生了。最终,北洋新军为首的各路新军成为了中国现代国防的中坚力量,中国重新回到了陆权方向。作为一个陆权国家,发展陆权才是一个大陆国家的首选。只有陆权稳固了,有了充足的实力,才可以更好的发展海权,才能与世界诸列强争霸。毫无疑问,在这次海防和塞防之争中,左宗棠是对的。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解锁玩水滑冰新体验,来银基畅享... 炎炎夏日,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依托三大主题乐园与酒店集群业态,精心打造了集玩水、滑冰、休闲、康养于...
文体风采(十五)北京残奥冰球队... 2025年6月20至27日,全国残特奥会冰球比赛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举行,共有来自全国5个省...
原创 岳... 公元1140年,南宋大将岳飞挥师北伐,在朱仙镇大战金军,取得辉煌胜利,随后,岳家军将向仅距离二十公里...
原创 1...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吸取了前朝灭亡的经验,所以在位期间勤勤恳恳为百姓谋福利,不但在政治上发展科举制度,...
原创 雍...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知道有多少名将因为这句话成功,也不知道有多少名将因为这句话死亡。在我国古...
原创 精... 精明的唐玄宗挑选的宰相为什么处处跟他过不去? 唐玄宗出行 宋璟的刚直不阿素来闻名,还在武则天当政时...
原创 德... 希特勒敬畏兴登堡,是因为他是能够制约希特勒的人。当时的兴登堡大权在握,作为总统的他拥有合法的政权。出...
原创 “...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明朝的话,都会瞬间联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明朝三百年,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
原创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一个经典故事,也是一个经典的成语,在辞海中,它代指“人虽死,余威犹在,指用死人吓...
原创 浅...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曾经涌现出无数的王朝政权,伴随而来的自然也有无数纷争。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