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的一生是乐观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他曾写下这样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两句足见其豪迈本色,这两句所说的就是解放军战士拥有着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渡过长江防线,将蒋介石打了个屁滚尿流。
在解放战争的后期,第四野战军有四个师的编制其他三个野战军的编制都不相同。而且他们当成当初入关的时候,号称自己有百万大军,那么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第四野战军又为何能组建如此庞大的军入关呢?
01第四野战军的兵源
在解放战争的后期,蒋介石被打得步步败退,原来在人数上多于我军数倍的国军也被解放军战士们打散。解放军一边打仗,一边进行根据地建设,一边进行文职工作,可以说是多管齐下。当时在山东军区,良崮战役、莱芜战役等都是解放军战士的手笔。
在中原地区屡屡受挫,蒋介石瞄准了东北地区。东北三省是抗日战争的源头,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不仅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厚,而且是处于多国的交界地带,那里地大物博,物资丰富,盛产稻米和其他经济作物。那里可以说是一个全国的大粮仓。
既然我方知道东北地区有这些优质优势,蒋介石也必定会知道,因此在解放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蒋介石早就抢先一步派军队驻扎在那里。但是第四野战军轰轰烈烈的入关,把他们打得屁滚尿赶出了关内,自己驻扎在那里。
第四野战军在入关时说自己是100万军队进驻关内的,那么事实是否真的是如此。其实在解放军战士往东北地区开拔的时候,从山东军区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将近有两万人左右,全都是思想和兵源工作的好手,他们这一路上不光跟着部队行进,而且还出谋划策。
他们不断的往第四野战军上来补充源源不断的兵源,在行进的路上。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们,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发军饷,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跟着部队一起入关。更重要的是,经过了辽沈战役关起门来打狗的方针,在门内的许多国军都没有办法逃出解放军的汪洋大海。
所以很多人顺势而为,也就加入了第四野战军当中,所以说第四野战军更像是一个大杂烩,里面各式各样的兵团、军队都有。不仅如此,在解放军在关内驻扎一段时间之后,国军的将领陈诚,他素有小委员长之称,带领着一众部队前来继续攻打我军。
02林帅和罗将军的扩军之策
但是林帅和罗荣桓将军坚守不出,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一旦和他们硬碰硬,那么吃亏的必然是自己。虽然第四野战军的装备不差,但是不必要在这件事情上消耗太多的有生力量。因此为了能够打开东三省的缺口,陈诚耗费了诸多的兵力。
反而我军这边一直坚守不出,最后陈诚无功而返,东三省被牢牢的掌握在第四野战军的手里。国军攻打东三省的算盘就落了空,这给了解放军战士在关内的喘息之机。他们在关内教化民众,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并且制定各种制度来保证民生休养。
经历了如此多的战争,关内遭到了大量的毁坏。罗将军再次看到了扩充兵员的机会,那就是派遣少数部队前去剿匪,并把匪徒扩编到军队里,给他们做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第四野战军的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步兵军团虽然下辖四个师,但是一个师大约是在十万人左右
这样总算起来也超不过90万人,那为何又声称有百万之众呢?其实根据领袖所写的那个诗就可以看得出来,百万雄师过大江。当年过长江防线的时候,解放军战士并没有百万之众,也不过90万左右,所以它是有一定的艺术性在里面的。
很多的将领在战争打仗的时候会虚张声势,让对方根据人数就吓到腿软,所以也不排除第四野战军号称自己百万雄师进驻关内是为了制造心理战。这一做法十分奏效,自从解放军战士在关内声称自己驻扎士兵有百万之众,蒋介石将算盘打到这边的概率就比较小。
03装备雄厚的第四野战军
因为蒋介石也不敢确定在关内的解放军到底有多少人,经过辽沈战役一战,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被折损殆尽,他更没有能力去试探东三省的机动部队。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第四野战军成为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数最多最为装备精良的军队。
从几十万人扩编到了百万雄狮是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平津战役结束之后,第四野战军正式入关。第四野战军如果没有百万之众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和其他野战军有着不同的编制的。三个野战军的部队下辖的步兵军团是三个师,或两个师,但四野的步兵军团却是有着四个师。
所以从数字上来看,的确能够感受到第四野战军的装备精良和兵强马壮。或许整个第四野战军的军事数量没有达到百万之众,那最少也在90万左右。在东北地区驻扎地林帅和罗将军相互配合,他们尽量减少避免打仗。
04总结
平津战役的一结束,他们立刻采取的就是就地驻扎,开始进行生产生活把军队养的兵强马壮、盆满钵满。而且他们的装备当时也是受到了苏联的支持十分精良,可以说这第四野战军是解放军军队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军队。
不管是几万雄师,甚至是几十万雄师,其实只要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屈的革命信仰,就能够在每一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当然这其中离不开正确道路的指引,只要是按照马列主义的指导和对中国国情进行正确的分析,那么推翻三座大山,抗击外来侵略者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