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一直以来争议不断。李世民是为国为民,大义灭亲;还是为了一己权欲,手足相残。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呢?其中又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玄武门事变之谜
玄武门之变,其实就是李世民篡权。不过,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遭受灭顶之灾的就是李世民,历史也将会被改写,不会有后来的唐朝盛世了。史书是由胜利者撰写的,所以世人也就认同了这次政变夺权。
其实在李渊起兵反隋的时候,李家兄弟几人,还算是齐心协力,配合默契的。李世民,麾下能人异士众多,在沙场上建功无数,为李唐天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李渊的长子李建成,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觉得自己的战功,是和弟弟李世民不能相提并论的,在军中的威信更是相差甚远。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只能玩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试图除掉李世民。
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沆瀣一气。在朝堂上排挤构陷李世民,让李渊对李世民怨言颇多。李渊因为也害怕李世民功高盖主,在魏征的建议下,卸了李世民的军权,任用裴寂去领兵。但是裴寂接连打了败仗,让唐军遭受了重创。李渊迫不得已,只能把军权还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重新掌握军权后,李建成坐不住了。不仅屡次向李渊进献谗言,还让李元吉到处拉帮结伙,散布李世民的谣言。李建成的一系列操作,让李世民的幕僚们很是担忧。再加上他们的母亲,长孙皇后固执于立长不立幼,让李世民十分被动。
在李建成设计暗杀李世民的阴谋,被戳破以后。李世民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议下,决定先发制人,干掉李建成和他的党羽。唐高祖九年六月初四这天,历史温柔的落下了血腥的一笔。李世民为了自保,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自射杀了太子李建成,消灭了太子党。
自保之言,是胜利者涂抹上的彩绘。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正常人,玄武门之变,其实就是篡权。毕竟这李唐天下,是李世民带着他的功臣集团打下来的,没有为他人做嫁衣的道理。
逼李渊下台的好戏
不是好演员,是做不了好皇帝的。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李渊正泛舟湖上,好不惬意。当看见奉李世民之命,披着铠甲,拿着长矛的尉迟恭上船后,李渊惊恐万分。
在得知李世民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犯上作乱,正在诛杀他们的消息时。李渊面色十分难堪,他预判到了一切,随即对裴寂说:“今天这个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呢?”陈叔达按照剧本的设定,对李渊慷慨陈词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干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自己没有功劳不说,还嫉妒李世民,三番四次陷害他,早就该死了。我们的主子李世民,功劳可以盖住整个宇宙,我们都是忠于他的,赶紧立李世民为太子,国家大事都交给他,你自己赶紧退位养老去,要不然你也别想好过。”
李渊听了陈叔达的话,看了看裴寂等人的神色,知道大势已去。想着李世民连自己的兄弟手足都能诛杀,还是不要刺激他了,于是面色温和的说道:“把皇位传给我儿李世民,是我的心愿,你看我儿子多棒啊!”
李渊接受了现实的消息,很快传给了李世民,才把这场事变给平息了下来。李渊随即召唤李世民前来谈话:“我的好儿子,我对不起你啊,我近来听信了小人污蔑你的谣言,让你受委屈了。”
李世民听了李渊的话,像个乖孩子一样,扑倒李渊怀里,嚎啕大哭起来。那时的李世民,真的是一个好演员。他的心里肯定想着:“你老人家现在知道怎么做了就行,你以前对我干得那些事,我就不和你计较了。”
玄武门事变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把权利全部移交给了李世民。在两个月后,李渊自动退位,当起了太上皇,李世民正式成了大唐的皇帝,开启了光耀中华历史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为何敢拉李渊下马
其实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中,已经把皇位的竞争对手都干掉了,包括他们的子嗣也都诛灭了。只要把李渊给熬死了,皇位自然是他的了。可是他为何在事变两个月后,非的把李渊拉下马呢?
实力,永远是最有分量的话语权。李世民带兵打天下以来,战功赫赫,身兼军政大权数职,已经到了除了皇帝,没有什么可以赐封的地步了。再加上他的麾下,能人异士众多,有着绝对的实力,让任何人对他低头,哪怕是他的父亲。
民心,李世民作为武将之首,治军严明,不仅战功赫赫,不扰百姓的做法,让他深得民心。同时李世民也是大唐的尚书令,文臣之首。他推行的政令,让老百姓看见了李世民,可以开创盛世的希望,普通老百姓,都愿意把美好生活的期许,寄托在他身上。
实力强悍,民心所向,就是李世民敢发动玄武门之变,逼李渊交出权利,退休养老的底气。
关于李世民为何敢拉李渊下马的故事,就分享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
创作不易,请大家点赞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