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后,洪学智从战争硝烟中真正走进和平环境。
回到北京后,先参加军委组织的战役集训班,便乘车南下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或许在他看来,经历过现代化战争后,更知道自己哪一方面欠缺,趁着机会多学习一些知识,也是很好的机会。
就在洪学智学习一个学期后,寒假回到北京与家人团聚,接到老首长黄克诚电话:节后不要去学习了,现在工作需要,马上到总后勤工作。
与彭老总有言在先
我们知道,洪学智不是后勤出身的干部,可他却是一个多面手。
战争年代,从事过政治工作,军事教育工作,军事指挥等。抗美援朝时期,被临危受命,负责志愿军后勤供给任务。
抗美援朝之初,志愿军的后勤供给一直由东北军区负责,随着战争纵深,后勤供应不上粮食、弹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后勤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
谁来担任司令员呢?洪学智与赶到八成自己来担任,因为一进朝鲜,后勤就是他兼管的。他从内心讲,不愿意兼任这个司令员。自己长期干政治工作、军事工作,没干过害怕搞砸。
大家都把目光投到他身上,他推辞让别人干,如邓华、韩先楚,或者从国内再派一个人担任。彭老总听后,拍桌子大声问:你不干?行啊!不用干了!我来干,你去指挥部队吧!
彭总将了他一军!最后觉得这事推辞不掉,就答应了,并对彭总说,干不好撤我;战争结束回国后,别让我干后勤了,让我搞军事。
彭老总说:行!同意你的意见!
洪学智兼任后,把后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打造一条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确保前线指战员粮食、弹药、医药等工作。彭老总曾说:如果有大勋章,一定颁给他一个。
1953年随着抗美援朝的胜利,他回国后参加军事学院学习,想深造一下自己的理论水平。
临危受命,主持后勤工作
回国后的洪学智,马不停蹄去了院校深造,此时上级对总后勤进行人事调整。
黄克诚作为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同时还兼任副总长,主要精力在总参,基本上无暇顾及后勤工作。
随着抗美援朝结束,总后勤的中心工作就是建设后勤机构,建立统一的标准制度,组织全军统一供应。
中央明确指示,就是学习苏联,参照苏联的后勤去体制和标准制度,再结合我们实际,尽快把机构健全。
洪学智在军事学院学习一学期,就被中断学业,到总后勤担任副部长兼参谋长。因为苏军的参谋长是部长的第一代理人,便于协助部长开展工作。
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3年的现代化战争经验,将来的战争就是现代化战争。如何提高总后勤保障水平,相比没有谁比他更有经验了。
出于他的能力,他的经验,他的成绩,当之无愧担任第一副部长。
后来,黄克诚兼任军委秘书长,工作更不在总后,在1956年底接替部长一职。越是不想干,反而越让你去负责。
1959年,因彭老总问题而离开军队,直到1980年重返总后,二度担任总后部长。1990年,这位老将才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