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玄宗想废除皇后,王皇后:陛下忘了阿忠卖衣换粉吗?武惠妃:事成了
创始人
2025-07-02 18:33:07
0

公元722年,李隆基暗地里和秘书监姜皎商议废后一事,结果消息泄露姜皎被杀,王皇后闻讯惊惧不安,就对李隆基哭诉道:

“陛下难道忘了当年阿忠脱下衣服卖掉换来一斗面粉,给您做生日汤粉的事了吗?”

李隆基动容便放弃了废后,谁料武惠妃知道后冷笑两声道:“王皇后蠢啊,这不是找着被废吗?!”

公元683年,李隆基出生了,父亲是唐高李治的第八个儿子李旦,母亲是窦氏,作为皇孙,李隆基享受大富大贵的生活。

然而这美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就迎来了家庭的变故。武则天废掉唐中宗李显立李旦为皇帝。

李旦知道母后立自己为皇帝不过是她做皇帝时机还不成熟的权宜之计,早晚自己都会被废。

果然,在武则天当上皇帝建立武周后,李旦的皇位就被废掉了。

李旦被贬后赶紧带着年仅九岁的李隆基来到了潞州,此时李隆基也从楚王降格为临淄王,从亲王贬为郡王,李隆基的生活也是断崖式下跌。

武则天削减了其全家的俸禄,生活相当艰难,耕种、砍柴、生火做饭,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一家人的生活异常艰难。

武则天还派人时时监视一家人的动态,李隆基活得如惊弓之鸟,苦闷异常。

李隆基到了弱冠之年,李旦就为他求娶王氏。王氏和李隆基年龄相仿,是王仁皎的女儿。

王仁皎时任八品晋州司兵,虽然官职不高,但统兵能力很强,眼光也长远。

李隆基虽然在落魄中,但他依然坚定地认为李隆基是龙困浅滩,所以在女儿嫁过去后,处处帮扶李家。

王氏贤惠,上孝公婆,下敬丈夫,诗书也颇通,因而常用历史典故开解郁闷的丈夫,是李隆基精神上的知己。

一日李隆基过生日,但家徒四壁,实在拿不出米肉可做生日宴。

王仁皎提了提空空如也的面袋,叹了一口气,转身出门,当掉了外衣,换回了一些白面,为李隆基做了一碗长寿面。

李隆基看着赤膊的王仁皎热泪盈眶,道:“我若发达,必不负你女儿。”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李隆基把这份恩情记在了心里。神龙之变后,李显复位,不久后李隆基回京。

然而大唐的江山还没等安稳下来,李显就突然薨了,韦后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

李隆基此时已是有能力的人,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李唐江山改姓韦,于是就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宫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等人。然后扶持父亲李旦登基。

在这个过程中,王氏家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旧唐书》记载,王氏“颇豫密谋,赞成大业”。

王氏参与策划,协助李隆基完善了计划,并支持李隆基下定诛韦的决心。

先天元年,李旦传位李隆基,李隆基立马封王氏为皇后。

然而此时虽然李隆基登上了皇位,但权力还在其父李旦手里,姑姑太平公主也是权势滔天,力压皇帝。

李隆基不能做木偶皇帝,他发动了先天之变,这次王皇后出谋划策,其哥哥王守一则带着三百禁卫军,冲锋在前面。

可以说没有王皇后一家,就没有李隆基的皇权,可李隆基拿回皇权不久就要废后,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李隆基有了新欢,这人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

武惠妃非常聪明,手段也不输武则天,自小进宫养在武则天的膝下,耳闻目染学会了驾驭人心之术。

武惠妃自嫁给李隆基之后就得到李隆基全部宠爱,武惠妃肚子也争气,先后生下四个儿子三个女儿。

武惠妃的地位直逼王皇后,位同副后,但武惠妃并不满足,她的野心是成为皇后,扶持儿子当上皇帝,但奈何她是武氏家族后人,群臣坚决不允。

但武惠妃却从王皇后身上动起了心思,她经常出言顶撞王皇后,故意激怒她,让她在李隆基面前失去理智。

王皇后果然上当,一则她没子嗣,二则武惠妃实在太受宠,失去安全感的王皇后开始在李隆基面前出言无状。

李隆基本来就对王皇后有了厌弃之心,见她又如此无礼,便动了废后的心思。

公元722年,李隆基暗地里和秘书监姜皎商议废后一事,姜皎将此事泄露了出去。

姜皎因而获罪流放钦州,死在了路上,王皇后惊惧,马上到李隆基面前哭诉道:“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

意思说,难道陛下忘了当年阿忠为了给您过生日卖了衣服换面粉,给你做汤粉的事了吗?这里的阿忠就是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

王皇后迫不得已提起当年对李隆基的恩情,李隆基听了,心生愧疚,但同时也由愧疚变成恨意,他认为这是王皇后的要挟。

王守一决定铤而走险,他请僧人施行厌胜术,为王皇后祭北斗星和南斗星,又剖开霹雳木,在上面写上天地二字和李隆基的姓名。

然后合二为一,让王皇后佩戴,并祈祷道: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

这下触碰到了李隆基的底线,他毫不犹豫赐死了王守一,废了王皇后。王皇后受不了折辱,抑郁成疾,三个月后去世。

废了王皇后之后,武惠妃也没有当上皇后,她因为害死了李隆基的三个儿子,而夜夜做噩梦,后来生生被吓死了。

这也许正应了那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原创 洪...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如... 假设蓝玉、胡唯庸和李善长三人联手造反,理论上,从他们的武力、智谋和对朝廷的掌控来看,这场造反的成功几...
王允杀董卓后,为何拒绝西凉军投... 公元 192 年,汉献帝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成功诛杀了祸乱朝政的董卓,一时之间,朝野震动,天...
全国统一,古人12部专属的“高... 隋唐时期的印刷技术不发达,科举考生用的教材主要靠手抄,很容易出错。 唐文宗一看这不行啊,答案都不统一...
原创 北...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频繁遭受外敌侵犯的朝代,这种现象究竟源于何处?实际上,靖康之耻期间的朝堂表现早已...
原创 大... 1840年英国人发动了旨在打开和控制中国商业市场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战争期间为降低清朝官兵平民的抵抗...
老兵口述史|从地下工作到智斗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徐晓磊 通讯员 杨文斐 编者按: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为纪念中国人民抗...
原创 刘... 公元189年,何进邀请董卓进宫,董卓随即废除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新的天子,后世称之为汉献帝。 汉献帝...
原创 古... 寒窗苦读十余载,千军万马闯雄关。从唐宋的科举考场到今日的高考现场,公平始终是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的最高法...
原创 唐... 唐玄宗的前半生可谓是大唐最辉煌的时期,堪称大唐历史上最耀眼的帝王之一。那个时候,他英明神武,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