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邓稼先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还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我国军事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早就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其实邓稼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他作为父亲也很好地影响了子女的成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邓稼先的家庭环境,再谈谈他子女的现状如何。
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是北京多所名校的哲学教授,所以邓稼先自小便生长于一个知识氛围浓郁的家庭,而且在很小的时候便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热爱。在邓稼先很小的时候,他便在理科领域展现出令人赞叹的天赋。成年之后邓稼先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远赴海外求学,很快他的聪明才智在国际学术界独树一帜。
邓稼先在很年轻的时候,便拿到世界顶级大学的博士学位。如果那个时候邓稼先选择留在美国的话,那么凭借他的才华,自然是可以享受极高的待遇。当时美国政府十分欣赏邓稼先的才华,于是便抛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希望能够吸引邓稼先永远留在美国。可是邓稼先始终不忘初心,他知道自己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建设祖国,所以他必须回去。
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都给邓稼先提供了诱人的条件,但是邓稼先在拿到博士学位后,便立即做出回国的选择。要知道以我国当时的状况,即便是邓稼先这样顶尖的技术人才回到国内,那么也很难给他提供与海外相媲美的丰厚待遇。可是邓稼先却并不在乎这些外在条件,他觉得他是中国人,他就应该回到祖国为祖国做贡献。邓稼先的选择不仅展示了他的坚韧和勇气,更展示了他对祖国深沉的爱。
正是因为邓稼先的内心有着对祖国深沉的爱,所以他愿意孤独地在戈壁滩上倾注了三十年的时光。幸运的是邓稼先的付出并没有白费,最终在我国的上空成功腾起了第一朵蘑菇云,全国人民都为之沸腾了起来,此举也很快为我国在联合国赢得了一席之地。但是在巨大的成功面前,邓稼先始终没有迷失自我,他立即又沉下心来,继续在科研领域深耕,力求取得更大的突破。
可是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邓稼先的身体状况也很不容乐观。虽然国家想尽办法挽救他的生命,他还是在1986年的夏天不幸离世。邓稼先的离世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从此我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邓稼先的夫人也永远失去了那个相互扶持的爱人,他的孩子们也失去了父亲。
邓稼先与妻子许鹿希一共生育了两个孩子,儿子叫邓志平,女儿叫邓志典。邓稼先的子女深受父亲的影响,他们的身上都完美继承了父亲的聪慧和坚韧。邓志典出生的时候正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所以她的成长过程中实际上父爱是缺失的,很多时候她都不知道父亲身在何方,因为邓稼先的工作都是需要高度保密的。可是邓志典却从小立志要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伟大的人,在高考恢复的那年,邓志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后来也像父亲那样出国深造,学成归国之后过着十分低调的生活。
邓志平始终追随父亲的脚步,从小也十分热爱科研,长大之后更是投身于机械加工领域。邓志平与姐姐一样体验过基层工人的艰辛,但是他却没有选择远赴海外留学,而是坚持留在国内发展。大学毕业之后的邓志平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科研之路,他秉承着与父亲一样的立功强国梦想,在机械加工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或许邓志平的成就比起父亲邓稼先可能显得很普通,但这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