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帝国》的电视剧中,我们对大秦的变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商鞅的变法可谓是一场大相径庭的改革,因此必然会面对重重阻隔,甚至面临失败的命运。
在电视剧中,商鞅的变法给我们一个直接的感觉就是严厉与残酷,一言不合就杀人,给人一种法令的威严。虽然,变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秦国也慢慢改变了自己的贫穷处境,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在万人的尸体之上成就的,因此,很多人可能就会发出感慨,商鞅变法到底是一场残酷的暴政还是一次为民请命的变法。
我们知道,商鞅的变法是建立在秦国当时的社会问题基础之上的改革。商鞅曾经花费三个月的时间,走遍了秦国的大小河川,对秦人的生活处境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这就成了他变法很大的依据。所以,我们能经常看到,商鞅的改革能够贴合国情,顺应民意,为当时的下层民众谋取了很大的利益,原来社会的贵族利益当然也就遭到了削弱,可以说商鞅的变法是为了当时的生民立命,打破了传统氏族的垄断地位与权力,尤其是为下层人民谋取了许多合法的权益。
但是,变法既然对传统氏族的利益进行了破坏,也就自然而然会遭到当时一些贵族的抵制,甚至破坏变法进程。记得变法刚刚开始实施,就有国人私斗的现象发生,商鞅在变法中已经严申了私斗的处罚措施,因此,这一次的私斗结果,就是商鞅对参与私斗的主要人物进行处罚,处以死刑的有七百多人,确实是十分残酷的。还有就是太子杀人的时候,商鞅为了秉公执法,对太子的老师、秦公的哥哥处以了劓刑,也就是割掉了鼻子,要知道,这可谓是奇耻大辱。当时,也就很多人提到了商鞅变法的暴政行为,好像变法就是有点不近人情。
但是,我们要知道,商鞅的变法是对社会制度的一次大的变革,有了许多全面的创新,尤其是对利益分配的问题有了重新定义,可以说是时代的奇迹。当然,商鞅的法的思想,也被后世所继承。同时,商鞅时期制定的法律与措施,为后世历代社会所继承,他的度量衡和一些跨时代的政治措施,也被人们接受。虽然在变法过程中有许多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尤其是变法过程中的严刑峻法,虽然不近人情,但也是无可奈何,毕竟是对社会的一次突破,必定会有流血现象的发生。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商鞅变法提出了一定的质疑。说商鞅的变法“毁”了中国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宏杰认为,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人形象最好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个个都强悍好战,尚武风气严重,商鞅的变法对私斗现象进行制止,尤其是一些法令制度,连坐制度,让人们的民族风格进行了一定限制,侠客遍地的社会慢慢演变成文雅的社会,甚至最终到了明清时期的麻木懦弱,毫无创造力,与商鞅的变法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也可以说是他“毁”了中国人,但是也就仅仅只在品格上对商鞅的变法进行一定质疑。
不管变法的结果如何,商鞅本人最后也遭受了车裂的结果。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分析,当时的社会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就好像谭嗣同所的一样“古今变法总会有人流血牺牲。”商鞅的结局也许他本人早已预料到,但在当时的位置上,他已经没有了回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