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第一大的贪污案:官风不正清官变贪官,而且最后还事关和珅
创始人
2025-07-01 21:33:08
0

在清朝的历史中,既有过政治文化的繁荣,乾嘉考据学派是我国文化历史研究的一个高峰;但同时,清朝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一直被人们所诟病,除了近代时期晚清政局的混乱导致近代中国饱受欺辱外,清廷还有一个显著的槽点就是贪官太多,尤其是以和珅为代表的“贪官文化”让我们对清朝官场有了一定认识。除了和珅被认为是清朝历史上贪污最多之人外,清廷还有一场著名的贪污案,涉及全省官员,几乎是无官不贪,甚至于还把一介清官变为贪官中的一员。

这桩贪污案早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开始了,隐匿事实真相长达七年之久,是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引发了这桩大案的彻底败露。由于官军不能迅速平定起义,乾隆皇帝震怒,撤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职。一时间甘肃地方官员是人心惶惶,生怕贪污事件败露。当时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为了摆脱困境,就上奏说:“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结果这样做的后果却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怀疑,一个布政使是如何积攒如此多的银两,其中有何内幕,会不会和甘肃捐监一事有关。

清代在甘肃实行过捐监。所谓“捐监”就是凡愿取得国子监监生学历资质的读书人,须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捐交谷粮,遇到灾荒髻可用这些粮食来赈济灾民。只是后来这项制度一度停止。到了王亶望任布政使时期,又将这项制度重新提起,只是他采取了新的办法,让监生将应捐豆麦折为白银。而粮米折换成了白银,则为这些官员的贪污腐败提供的便利。他们将私收的白银借捐灾赈的名义任意开销,从中取利。他们为各县预定灾情,按照各县保灾的比重,定出收捐数额,由藩司衙门预定份数发单给各县,令各县照单开赈,这就是“冒赈”。这样做也为这些官员谋取了巨额利益,当然想要实施成功,必然是涉及全省的统一的,这也就是这场贪污案最让人震惊的地方。

而王亶望调任升职后,王廷赞接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起初发现监粮折银不符合捐监的规定,也曾于总督勒尔谨商议,欲请停捐,但实在经不住利益的诱惑,王廷赞也违规折收白银。在他出任甘肃布政使前,做过安定县的知县,也曾廉洁奉公,为安定县百姓做过不少好事,至今在定西地区还有一座残留的“王公桥”,这也是老百姓对架桥修路,造福一方的百姓的赞誉。但是做了甘肃布政使后,利欲熏心,也加入贪污之流。

在事件东窗事发后,乾隆皇帝便派官员查办甘肃案子,和珅也在其中,并且王廷赞和和珅私交甚好,请他出谋划策。和珅让他交出一些银子,资兵饷,赈贫民,以掩人耳目,减轻罪责,这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王廷赞给和珅递交折子的由来。并且上奏之后,就开始与省内其他官员一起藏匿金银,所以最后查抄他家时,已经所剩无几。

甘肃冒赈案,应该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尤其让速来居功自傲的乾隆皇帝深感不满,在自己的盛世社会中,怎能有这样不当的事件,所以乾隆皇帝震怒不已,只是该案涉及官员众多,如果真要一一查处,清廷几无幸免者。况且甘肃官僚,清一色是和珅的党徒,如果要捉拿元凶,和珅必然为首,实在难以查办。在处死几个主要官员外,其他也是适当办理,并没有多深究,只是甘肃官员肯定是遭到彻查。

在甘肃白银冒赈案中,查十在案中侵吞白银一千两以下者102人,一千两至一万两以下者30人,一万两至两万两以下者11人,两万两至十万两以下者20人,十万两以上者10人。甘肃全省官吏无不染指。但清朝的贪污腐败也绝不会因为这样就消失了,之后的社会中,贪污腐败也是为官必有之事,只是这件事可能给当时的统治者一些惊醒,但因为政治体制的原因,贪污之事在清廷灭亡之前一直都是官场常事。

相关内容

原创 ...
孙策,这位东吴基业的奠基者,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智略,在短暂的一生中留...
2025-07-02 00:33:50
原创 ...
在浙江的某个地域,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家族秘辛,它随着一位名叫叶先生...
2025-07-02 00:33:48
李将仕分享: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掠影9 李将仕分享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
2025-07-02 00:33:45
上海启动2024年度“从石...
在七号桥碉堡迹址追寻75年前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2025-07-02 00:33:36
原创 ...
一、名将单挑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5-07-02 00:33:34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有人活得很嚣张,比如说张飞,孤身一人雄踞在当阳桥...
2025-07-02 00:33:24
原创 ...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里,笔者觉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物。要论智谋,...
2025-07-02 00:33:15
原创 ...
刘备能打败刘璋,并最终迫使成都投降,也不尽是刘备当初入蜀带的部队,...
2025-07-02 00:33:06
原创 ...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
2025-07-02 00:33:02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说到史书,人们一定会想到《史记》。提到《史记》,又不得不提司马迁。公元前110年,司马迁36岁那年,...
原创 春... 作者认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齐桓公生尊事周室、三存亡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原创 山... 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
原创 裕... 明仁天皇的父亲裕仁天皇和母亲香淳皇后有2个儿子5个女儿,目前只有2个儿子2个女儿还在世,2个儿子是明...
原创 杨...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尤其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形成了历史上...
原创 品... 品三国:诸葛亮选刘备,就是因为这4点才跟着他打拼天下的! 文|夜阑听卧风 品读三国,寻找历史真相,且...
原创 1... #优质作者榜# 在1980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府及时拨乱反正,全新的领导班...
原创 西... 谈晋朝的历史,有时简直不知该怎么说。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西晋的羊献容皇后。 其实,她应是个可怜的女人,...
原创 齐...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12) 主笔:闲乐生 春秋初期,齐鲁争霸,最终齐国大胜,鲁国归服了齐国...
原创 他... 大家在看三国的时候应该都注意到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刘备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