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反而要帮助胡亥继位?
创始人
2025-07-01 17:32:39
0

秦朝的二世而亡,在很多人看来都难以理解,明明当时并非真的没有人才了,比如丞相李斯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大人物,他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得到重用,对秦朝发展做出诸多贡献。

按理来说,这样厉害的一个人,心中应该明白扶苏和胡亥谁更合适继位,可是为何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却加入到赵高与胡亥的队伍中,一起害死扶苏、一起狼狈为奸呢?难道是李斯老糊涂了?

李斯一点也不糊涂

李斯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深得其信任,并且最终成为秦朝丞相,秦始皇对李斯的诸多意见都比较认可,比如焚书坑儒就是李斯大力主张的,当时也得到秦始皇认可,不仅如此,李斯还主张继续独尊法家思想,排斥儒家思想。

也正是因为李斯的这些主张,引起扶苏的诸多不满,当时扶苏极力反对焚书坑儒,一直劝诫秦始皇,父子两人因此大吵一架,最终扶苏的太子之位也被秦始皇废除,给了他十万大军去戍边反思去了。

扶苏戍边反思之后,秦始皇也许是心情不好,就打算出去游玩一番,当时胡亥请求一同前往,得到秦始皇的同意,等到返回途中,秦始皇突然病发身亡,当时在场的主要人员就是胡亥、赵高以及李斯等人,这些人都是秦帝国的重要人物。

李斯位居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赵高手握秦始皇的玉玺,算是抓住了秦国命脉,面对秦始皇的突然去世,他们心中突然之间就多了一些小九九,这种小九九则是拥立谁为接班人。

要是当初扶苏的太子之位没有被废除,很明显现在就是扶苏顺理成章继位了,可惜扶苏太子之位刚刚被废除,而且和秦始皇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赵高才有机会搞事情。

赵高的想法也很简单,他只是想要继续保住自己的地位,毕竟扶苏和他的政见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赵高与蒙恬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刚好扶苏与蒙恬关系亲近,一旦扶苏继位,赵高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

考虑到这些利害关系之后,赵高决定矫诏拥立胡亥,可是仅仅靠着自己一人的力量,完全不足以控制整个局面,于是赵高才会去拉拢李斯,至于说李斯为何会同意赵高的做法,主要原因和赵高十分类似。

前边我就说了,李斯在之前就和扶苏产生过矛盾,并且两人主张的治国思想也是完全不一致的,李斯主张继续用法家思想治国,扶苏则比较偏向于儒家思想治国,在焚书坑儒一事上,两人就产生矛盾了,现在一旦让扶苏继位,明显李斯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就算说扶苏不会清算李斯,只要法家思想治国的理念产生变化,李斯一样会地位不保,他用了一生的努力,才坐上丞相之位,现在根本就不想轻易下台,只要有机会或者办法,李斯一定会放手一搏,而这个办法就是拥立胡亥继位,赵高说出来之后,李斯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关系,选择和赵高联手完全就是李斯的聪明之举。

要是仅仅如此,也许还无法充分说明李斯的聪明,下边我还要继续深入分析一下李斯的聪明之处,可以说李斯完全就是一个聪明过头的人,所以才会最终落得凄凉下场。

李斯聪明过头

选择和赵高联手的主要原因就是李斯害怕扶苏登基之后自己地位不保,可是仅仅这样一个理由,还不足以让李斯孤注一掷,结合李斯后来的事情来看,我认为当时李斯心中还有其余考虑。

让扶苏继位,必然是不可以的,可是让胡亥继位是否靠谱呢?答案是相当靠谱,首先胡亥不疯不傻,只要李斯等人好好辅佐胡亥治理秦朝,那么将来的事情一切都不好说,甚至就算是扶苏继位,秦朝后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在当时的人心中都是未知的,所以他们愿意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双手。

其次就是胡亥能力更差一些,对治国的事情不感兴趣,让他成为皇帝,李斯等人就更加容易控制他,可是扶苏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旦扶苏继位,他将掌握实权,李斯等人将会形同虚设。

李斯以往的成功经验,已经让他对政治过于熟悉,在他看来,一切和政治有关的事情都是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自己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都是如此,他认为赵高应该也是如此。

可惜就是李斯这种过度聪明的想法,促使李斯最终被腰斩了。李斯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秦朝丞相,位高权重,只要自己在位的一天,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此外,李斯的儿子驻守在东方重镇,手握重兵,还有章邯也是李斯的人,这两人就是当时手握重兵的主要人物,只要他们手里还有兵权,李斯认为赵高就不可能对自己动手,要不然必然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

再说了,秦始皇去世之后,秦朝爆发了各种起义,不管是陈胜、吴广起义,还是项梁等人的起义,都需要军队进行平叛,当时主要平定叛乱的军队就是章邯管理的,在李斯看来,不管怎么样,赵高为了国家大局以及个人利益着想,也不会对自己下手,毕竟一旦对自己下手,军队就会出问题,军队出问题,平定叛乱的事情就黄了,一旦起义继续下去,秦朝就亡了,到时候赵高和自己不仅不能保住现有的地位,反而还可能成为历史罪人。

以李斯的聪明和政治头脑来看,他坚决认为赵高不会这样做,可惜就是李斯这种过度聪明,导致自己被赵高轻易陷害并且腰斩了,这是李斯的悲剧,也是整个秦朝历史的悲剧。

当然了,从整个历史进展来看,李斯的政治智慧并没有什么毛病,错就错在他高估了赵高的能力,才会狼狈为奸,而赵高这个人呢,不得不说能力确实一般,而且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不顾一切铲除李斯,随后自己便控制不住大局,为了防止胡亥追究责任,他居然抢先一步将其害死,不过这种做法一样没有改变赵高的悲剧。

秦朝属于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在胡亥去世之后,秦帝国没有了大脑控制,赵高根本无法得到他人支持,无奈之下他才找子婴出来当秦王主持大局,奈何子婴早就看穿赵高的真实面目,出山之后直接将其杀掉,结束了这个大奸臣的一生。

结语

李斯并不糊涂,反而是因为过于聪明才会导致被赵高出其不意而迫害,要是李斯没有那么聪明,当时也不会轻易支持赵高和胡亥,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人生也是如此,你曾经种下的恶因,终有一天会结出恶果,就算你机关算尽,最后结局还是逃不过悲惨二字!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下有趣的思想。

相关内容

原创 ...
孙策,这位东吴基业的奠基者,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智略,在短暂的一生中留...
2025-07-02 00:33:50
原创 ...
在浙江的某个地域,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家族秘辛,它随着一位名叫叶先生...
2025-07-02 00:33:48
李将仕分享: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掠影9 李将仕分享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
2025-07-02 00:33:45
上海启动2024年度“从石...
在七号桥碉堡迹址追寻75年前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2025-07-02 00:33:36
原创 ...
一、名将单挑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5-07-02 00:33:34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有人活得很嚣张,比如说张飞,孤身一人雄踞在当阳桥...
2025-07-02 00:33:24
原创 ...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里,笔者觉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物。要论智谋,...
2025-07-02 00:33:15
原创 ...
刘备能打败刘璋,并最终迫使成都投降,也不尽是刘备当初入蜀带的部队,...
2025-07-02 00:33:06
原创 ...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
2025-07-02 00:33:02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纷杂的世界上过得舒坦些,最有用的事情,无非就是学习一些别人没有的技能来傍身。在中国古...
原创 此... 说起清朝的开国大将,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鳌拜和多尔衮,他们为清朝灭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实在清朝初...
原创 武... 合璧宫内,武则天和李弘紧盯着面前的两杯酒,其中一杯有毒,转盘在转动着,李弘哀戚地看着武则天:“母后,...
原创 被... 正当明末清初之际,天下大乱,各方势力一时之间纷纷崛起,企图问鼎中原,并且接连称王称霸。除去明朝宗室和...
原创 明... 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圈分为三个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区域,以南澳为中心的漳潮贸易区,它包括漳州南端的诏...
原创 康... 150万元人民币多吗?答案因人而异。也许在一些三四线小城市,150万是很多了。不过,在一些一二线大城...
原创 关... “武圣”以忠、孝、义、兵、武、德、仁、智等方面为评价准则,不仅要得到官方认可,也要得到民间百姓的认同...
原创 希... 犹太人自古以来一直是欧洲主流社会歧视、憎恨与迫害的对象。那为什么会使犹太人这么惹人讨厌甚至仇视呢?我...
原创 为... 公元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永远沉睡,另一个房间里,传来嫔妃们悲痛欲绝的哭声,她们是在哀悼自己。 洪...
原创 李... 李陵以五千步兵斩五万骑兵,以少胜多,他真的投降匈奴了吗?俄罗斯考古发现揭开秘密! 纵观我国历史,军事...